“芯片战”方向出错?中芯国际见缝插针,美媒:我们制裁了谁?

#头条创作挑战赛#

自对华为“断粮”后,老美针对大陆已发起多轮制裁:5G、光刻机、服务器……凡是涉及到高端进程的,统统不能出货。按老美设想,经此重创,大陆半导体注定一蹶不振,然而没料到的是, “芯片战”的关键压根不在高端芯片。显然,芯片战似乎正沦为闹剧,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据悉,起初老美“芯片战”,主要聚焦于14nm乃至7nm以下,毕竟本国的高通、英特尔等巨头离不开中国市场。然而,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老美在高端芯片进程搞事情,大陆就换道去做成熟制程芯片。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7nm以下高端芯片多用于消费电子领域,而占市场份额九成以上的还是传统芯片,主要用在汽车、医疗、机械、军工等民生行业。对此,中芯国际早已“心知肚明”:缺少高端芯片,只影响一块;若没有传统芯片,将影响一片。在此背景下,中芯国际调整了发展方向,对28nm及以上芯片发起“进攻”。

公开资料显示,近两年,当台积电、三星等因芯片库存堆积如山苦恼不已时,中芯国际却屡屡出台“截胡”动作。而投资1700亿启动四个成熟制程项目,正是这家国产巨头雄心勃勃计划的一部分。对此,美媒忧心指出,只要实现量产,中芯国际的产能将会直接实现翻倍。


无独有偶,日媒也表示,中国芯片可能会成为成熟制程市场的主力军,最终将“淹没”全球市场,使得美欧传统芯片没有生路。果不其然,短短两年,国产芯就交出了亮眼成绩单:仅2022年,就砍单了1000亿颗进口芯片,甚至连韩媒都不忍不住呼吁“中国帮帮我们”。


随着美芯巨头陆续暴雷,美方才醒悟过来:28nm及以上芯片才是问题根本。不过,在外媒看来为时已晚,因为年初中芯国际14nm生产线已初现曙光,量产只是时间问题。所以现在老美很着急,而拉拢日荷组建光刻机联盟就是明证,甚至连中档DUV都被纳入了出货限制清单。

众所周知,大陆是全球芯片消费大户,每年超过七成芯片被我们“吞下”,一旦跟着老美拒绝大陆市场,可谓是“钱景堪忧”。而这也是高通、ASML、英企等30多家芯片巨头,对老美芯片禁令比较抵触的根本所在。对此,不少美媒直言:我们到底制裁了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制造加持下,大陆“去美化”比预想中进展更快:目前已将国产化率提升到了30%。事实上,在国产替代潮流下,其他领域的进展同样再给国人带来惊喜。比如国产操作系统鸿蒙、 “黑色黄金”碳纤维等领域,国内科学家们正不断撕开欧美“卡脖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近任正非再度“露面”:制裁三年,华为完成了13000多颗器件替代开发,4000多只电路板开发。而如此提振民心的背后,华为科研人员堪称拿着“手术刀”去“杀猪”进行战斗。显然,国产替代的崛起,华为、中芯国际不再玩虚的,正如人民日报所呼吁的:抛弃一切幻想,脚踏实地才是最主要的。

资深专家分析,未来可能会出现“两极”:美方主导先进制程,中国主导成熟制程。若此设想成真,恐怕才是老美真正的噩梦。如今,ASML似乎开始“回心转意”,抗住老美压力要向大陆出货100台DUV光刻机,而如此转变的背后,恐怕还得益于华为无数拿着“手术刀”去”杀猪”的科研人员默默付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芯片   华为   光刻   手术刀   见缝插针   可能会   出货   中国   巨头   成熟   方向   大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