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大教授组成的“外交天团”如何捍卫我方权益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北大按照正常流程整顿教学秩序,解聘了一批包括外籍克德莱教授在内的几名不合格的英籍教员,没想到竟然引来了外交事件!北京大学为了维护国家和学校的荣誉,派出北大教授组成的外交团跟英国驻华大使据理力争,最终以胜利告终,维护了中方正当权益。今天,来一览这些大师的风采。

外交事件起因

原来这个克德莱是英国贵族的后裔,他给当时的英国首相写信,状告北大校长蔡元培毁约,歧视英国公民,并要求北京大学给他以及其他被解聘的英籍教员道歉赔偿并且恢复职务。英国首相让英国驻华使馆公使全权处理此事,英国大使便向民国政府发出了外交照会,对北大解聘英籍教员一事进行外交干涉。

面对英国无理的诉求,北大校长蔡元培坚决反对。毁约肯定是不存在的,北大教员的聘任书上写的明明白白,不能胜任工作或者违反学校规定,都是可以解聘的,难道不应该他给学校赔偿吗,由于他不能胜任工作,反而给学校造成了损失。

由于本事件已经上升为外交事件,所谓外交无小事,一旦处理不好,已经不是个人尊严的问题了,而是涉及到学校威信、权威,以及一个国家的国格公理了。

以至于陈独秀激动的说道:

我们北大,一手托着国格,一手托着公理,失掉了哪一个,都是对这个国家的犯罪。

妥协还是抗争?

北大校评委会第二天就召开紧急会议,主题是 妥协还是抗争?

陈独秀(仲甫先生)第一个发言,首先表示非常愤怒:

“我听了蔡先生的介绍,我感到非常的愤怒!这一下子让我想起了7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是怎么欺负我们中国,掠夺我们中国的。那个时候,英国政府他们就以保护在华侨民的利益为借口,动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我们中华民族由此开始沦落。今天他们又来这一套,又以保护在华英人利益为借口,竟然干涉我们北京大学内部事务,这是什么赤裸裸的强盗行径,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的意见很明确,北大绝不妥协!妥协了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胡适(适之先生)接着说:

“我不远万里从美国回到我的祖国,我为的就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英国人的做法太荒唐了,如果连这样无耻的要求,都要我们屈从的话,我们还谈什么主权和国格,就连我们基本的人格都没有了!”

最终大家意见一致,就是要抗争到底!并积极准备材料,准备组成教授团和英国驻华使馆进行谈判。

“文学大师外交天团”

电视剧到这里走向了高潮,由北京大学教授团组成的谈判代表和英国驻华使馆人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外交会议。北京大学教授代表团人员如下,胡适、陈独秀、李大钊、辜鸿铭,看看这阵容,堪称“文学大师外交天团”。

值得一提的是国学大师辜鸿铭(精通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清朝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在英国人圈子有很大的名望。但是他个人和其他三位私交不深,同时还是学术上的对头,因为辜老宣扬传统文化,而其他三位则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主张白话文,文学改革等。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还是形成了统一战线,一致对外,令我辈钦佩。

谈判中,英国驻华外交人员全程以一种傲慢的态度和语气,要求中方退让。但是,中方几位教授据理力争,驳斥了英方无理诉求。

中方带来了教育部和北京大学颁布的条例,条例足以证明解聘克德莱是合法的,另外,还有一些证据说明,克德莱先生根本无法胜任北京大学的教学工作,而且严重违反了北京大学校规校纪。 然而,英国人却以条例不同人颁发的为由,说中国人每个上任都自己定制一个规则,如同儿戏,不知道该听谁的。明显是诡辩,针对此,辜大师直接指出“您身上的那种傲慢偏见与无理,在我们中国人身上很少发现的。” 英方接着说,英国是一个尊重人权,遵守契约的国家。言外之意,是我们不遵守契约?

辜老听完哈哈大笑,直接要给英国人补习历史!1886年爱丁堡大学曾经开除了两名因为酗酒闹事的教授,1889年牛津大学裁撤了十多名外籍教授,其中有8名还是没有到期的教授。1902年等等,一下子有理有据的列了很多英国大学解聘事件。既然你们能这样做,为什么我们不行呢,这就是你们奉为神灵的 民主、自由、平等吗? 英方无言以对了,却以已经影响到国家层面的合作再次威胁,明显的强盗逻辑,没有理的时候,就拿这些威胁。

英方代表恼羞成怒了,直接威胁中方代表

好在中方代表承受住了压力,针对英方威胁直接回应: “如果我们可以放弃原则,屈从权势,那我们今天就不来谈判了”。

最后

经过一层外交谈判,其实还是有很大作用的,直接让英方外交人员放弃了通过外交途径给中方施压。克德莱那边仍然不死心,决定将北大告上法庭,但是北大也早有准备,一方面是由政府外交部门出面聘请了专家级律师,另一方面还在报纸上将英方干预此事的详细公之于众,英方那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开始退却,并主动示好。

本事件最终以北大胜利告终,值得庆贺。在当时国家积弱的情况下,民国政府也秉持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想让北大服个软解决问题,“莫伤了和气”。殊不知,一旦服软,以后学校如何自处,教育改革还改不改?英国人如此傲慢与偏见,如果此事屈服,丢掉的却是中国的国格和公理,无异于签订不平等条约。

所幸,中国还是有民族脊梁的,北大蔡公以及陈独秀,胡适,辜鸿铭,李大钊等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与英方智慧抗争,不仅维护了我方权益,也让英方付出了应有代价,从此不敢小觑我们。是民国期间,属于不可多得的外交胜利事件。

感谢前辈们的对公理、国格的坚持,这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如今也时刻激励着前行中的我们。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胡适   外交   北大   国格   英方   教授   北京大学   英国   我方   中方   中国   权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