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志 每日更新126

第二节农业区划

县委、县政府于1979年建立农业区划办公室,淇县有史以来第一次对各类地区全面调查,于1984年8月完成。将全县划分为四个农业区:

一、西部山地林牧区

林牧区位于县境西部,包括黄洞乡全部,庙口、桥盟、北阳乡西部共22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总面积200.4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108人,占全县总面积的34.5%,是全县面积最大,人均耕地最少的区域。农业人口2.1万人,总耕地23047亩,人均耕地只有1.1亩。该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海拔200—1000米。林木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多为山间梯田,常受旱灾威胁,产量不稳。1981年粮食总产量953.6万斤,人均449斤,平均单产只有246斤。粮食以玉米、谷子、红薯等杂粮为主,小麦只占26%,经济作物面积只占3%。

二、山前丘陵粮林经济作物区

该区位于山区东侧,京广铁路以西。地貌类型属缓坡丘陵地,全区分南北两部分。(一)北部丘陵棉粮果区︰包括庙口乡大部分和高村乡西部,总面积105.5平方公里。共有26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农业人口3.6万人,总耕地71942亩,人均耕地2亩,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粮食单产水平次于平原、泊洼地区。除粮食生产外,也是淇县重点产棉区之一。棉花播种面积约1万亩以上,占全县四分之一。花生、芝麻等油料居全县首位。西部沿山11个村,牧业较发达,东部果园面积大,是淇县苹果主要产区。

(二)南部岗丘粮油林枣区﹐包括桥盟、北阳两个乡的中部,总面积54.4平方公里,共21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农业人口1.1万人,总耕地3.4万亩,人均2.7亩,是县人均耕地最多的区域。但地貌条件恶劣,土壤瘠薄,多砾石,林木覆盖率低。以种植杂粮为主,产量很低。油料作物面积大,居全县之首,该区是淇县名贵特产无核枣生产区。

三、东部平原粮棉区

包括高村、桥盟乡东部、城关镇大部分、西岗乡北部和北阳乡铁路沿线地区,总面积152.9平方公里。人口稠密,每平方公里高达622人,农业总人口8.6万人,占全县46%。耕地14.4万亩,人均1.7亩。共有75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本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全县富饶的地方。盛产粮、棉,总产单产均居全县之冠。90%的耕地可以灌溉,粮食总产占全县一半以上,棉花总产占全县70%。人多地少的矛盾较突出。

四、东南泊洼粮食区

包括西岗乡南部、北阳乡东部、桥盟、城关的一部分,面积59.9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0.3%,是4个农业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全区27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耕地6.5万亩,农业人口3.26万人,人均耕地2亩。本区地势低洼,东有淇河,南有共产主义渠和卫河,思德河从正中穿过,是省内著名的滞洪区,经常受洪涝灾害的威胁。本区盛产小麦,麦播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90%。每年约有2万亩晒旱地,只种一季小麦。水源丰富,地下水位只有1—3米,人均水浇地1.9亩,居全县之首。土地平坦,地块较大,适于机械化耕作。人均粮食贡献大,1983年夏季全县售粮万斤户,多出现在本区。

第二章种植业第一节农作物分布

淇县农作物分粮、棉、油、菜4大类。因山、丘、平、泊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在数千年种植历史中,自然形成了明显区分。过去东部泊洼地种高粱、黑豆和黄豆。西部山区多种耐旱的谷子、红薯、芝麻等作物。1949年以来,东部泊洼区因连年兴修水利、大挖排水沟除涝,消灭了沼泽。高粱、黑豆面积减少,玉米面积扩大,棉花、花生、油菜面积有所增加,90%的耕地种小麦。山区、泊洼区经济作物只占9~15%。平原区和北部丘陵区以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经济作物仅占30%左右。油料作物大部种植在南北丘陵区。进入九十年代城关镇和西岗乡出现了一些蔬菜区。

第二节耕地面积与丰产方

一、耕地变化

淇县耕地数量,最早的资料为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2年),全县有耕地19.1万亩。崇祯十三年(公元1641年),有耕地12.1万亩。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8年),有耕地18.6万亩。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有耕地26.56万亩。民国初期,有耕地24.43万亩。1945年有耕地24.98万亩。新中国成立后,全县耕地又不断发生变化,1949年有耕地39.6592万亩,1962年降为36.5359万亩,1989年降为33.1623万亩,比1962年减少3.37万亩,比1949年减少6.49万亩。耕地大量减少使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丰产方

丰产方,即大面积稳产高产田块。是在五十年代后期提出来的。开始叫“实现园田化”,继而叫“大寨田”、“丰产田”、“高产田”、“吨粮田”。1979年,稳产高产田作为一项农业现代化指标长期固定下来。1979年,全县稳产高产田达到9.3万亩,1982年达到10. 19万亩,1989年上升到14.78万亩。1994年又上升到15万亩。

第三节种子及品种改良

一、小麦

小麦源于黄河流域。据武丁卜辞的《告麦》记载,约公元前1238年,小麦已是淇县重要粮食作物,商周已广泛种植。淇县历年播种小麦面积占总耕地面积80%左右。传统品种有“和尚头”、条麦、蚰麦等,适合当时生产条件,但产量低下。新中国成立后,从1950年起,开始淘汰劣种,推广良种。主要品种共换了7次。第一次始于五十年代初期,将条麦、蚰麦换为平原50麦,五十年代后期又推广“碧马1号”、“碧马2号”等良种。第二次品种更新,从1962年开始,推广了济南2号、北京8号。“辉县红”、“徐州438”等。

第三次更新换代是1965年,从西北农学院引进了赵洪璋教授培育的新品种“丰产3号”3斤,在新庄农场摆播1亩,到1967年,全县推广种植达4万余亩,单产达到150公斤左右,有的高达225公斤。当年向外地调出1500多吨,淇县成了“丰产3号”良种基地。与此同时,引进阿尔巴尼亚的“阿夫”、“阿勃”耐水肥、抗病优良品种。在北阳、西岗、高村等地种植,单产达300公斤以上,产量虽高,但面粉质量低,未能持久种植。第四次品种更新,为1970年以西北农学院引进矮丰1号、矮丰2号两个品种。1973年,又从西北农学院引进矮丰3号和矮丰4号。1974年,新引进毛阿夫、矮丰、安选5号、九兰39、7023、郑州6号、濮阳5号等,经多方种植对比,发现“矮丰4号”适应性强,具有低杆、高产、质佳的优点。实行麦棉间作,既不影响棉花生长,又能增加小麦收成。

第五次更新,主要是发展高产、抗倒伏、质佳品种。1977年,从西北植物研究所引进“小偃4号”。1978年又引进“百农3217”,亩产千斤左右。1980年“百农3217”占主导地位,丘酸地区仍种“小偃4号”和“丰产3号”。1981年“濮阳5号”、“宝丰7228”在全县推广。八十年代后期,又进行了第六次小麦品种更新,“偃师9号”成为主导品种,同时种植的有“宝丰7228”、“西安8号”、“晋麦21”等。1990年,锈病、白粉病大流行,不得不进行第七次品种更新。.除“宝丰7228”、“西安8号”保留以外,主导品种更换成“矮早781”、“郑州891”等。1994年进行10万亩小麦高产开发,单产达440.8公斤。主要扩大推广的小麦品种是:温2540、周麦9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淇县   单产   自然村   行政村   耕地   全县   总面积   小麦   品种   面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