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消费者权益,法治是终极武器

资料图

一年一度3·15,在这个属于广大消费者的盛大节日里,一如既往地迎来了各种“曝光式”重击。这一天,中消协发布2021-2022年度“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聚焦时下消费热点、维权难点,涉及消费者的获得赔偿权、公平交易权等诸多方面。最高法发布十件网络消费典型案例,涉及负面内容压制合同效力、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充值等问题,进一步维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

当晚20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3·15晚会”开播,今年的主题是“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包括调出来的假香米、“打脸”化妆品、苦情戏的局中局等节目,不出意外地引发消费者的高度关注,以及职能部门的迅速介入处理。

成千上万的消费者,需要一个这样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主角只有一个,就是广大消费者;主题也只有一个,就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富有仪式感的节日,体现了对消费者群体的尊重。那些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的侵权行为,被系统地曝光和查处,由此产生的震撼性,更能给那些不良厂商、不法分子以警醒和触动。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众多消费者们也上了一堂深刻的集体维权课,更加看清肮脏伎俩潜藏猫腻,在媒体和职能部门的帮助下,进一步增强保护切身权益的能力。

法治是常态化的、可预期的保护。对广大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需要打一场持久战。值得称赞的是,我国已形成了以《民法典》为基础,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骨干,以《电子商务法》《食品安全法》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据统计,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全国12315平台、电话、传真、窗口等渠道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2940.77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19亿元。司法机关审理了一系列侵权纠纷案件,依法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从立法到执法、司法,中国法治的不懈努力,营造公平公正法治消费环境,而这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所在。

不可否认,在颇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经济走过了尤其艰难的一段路程,消费者的信心,还有待进一步提振。但是,只有更加公平、更加公正的法治消费环境,才能让消费者吃下定心丸。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还比较突出。

据统计,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受理消费者投诉1310.38万件,同比增长43.84%,其中售后服务问题增长最快,群众反映最强烈,同比增长57.67%。消费者诉求主要集中在不退款、不发货、不履行“三包”承诺、不落实七天无理由退货措施、送货不及时等方面。此外,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老生常谈问题,也在各地媒体曝光中屡屡出现,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权益的无视与侵犯,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要求。每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众多典型案例的发布,以及晚会对一些突出侵权乱象的曝光,让消费者感受应有的“上帝”待遇,更释放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强烈信号。还应关注的是,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既是一项长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也需要广大商家强化法治理念,摒弃侵权小伎俩,但更多的还需要职能部门常抓不懈,以立法、执法、司法的常态努力、久久为功,营造更公平、更公正的法治消费环境,推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让公众享受经济回暖的福祉。

文l柳宇霆(法律学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法治   消费者权益   公平交易   中国经济   常态   职能部门   伎俩   市场经济   司法   典型   消费者   武器   案例   环境   全国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