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法西斯意大利的,银行法

文|皮特休

编辑|皮特休

关于非现场监督和文件披露,商业银行必须将其文件(即资产负债表和电话报告)发送给投资理事会,投资理事会将及时提醒它们,以防它们不遵守规则。

有时,BoI会通过其当地董事向受监管的银行要求额外的文件,如单一资产负债表项目组成的详细信息,如“投资组合票据”和“其他债务人”的记名和风险敞口,或“证券”清单及其在资产负债表中定价的名义价值与市场价值。

这份文件没有转交给财政部,尽管可以应要求提供。

调查委员会的官员将利用收到的信息编制一些标准化的监督表格(维吉兰扎这提供了银行状况的快速总结。

这些报告是在每次提交会计报告时起草的(股份制银行每两个月一次,私人银行家每年一次)。

这些表格的目的是提供银行状况的快速概览。

这些表格的内容和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细节和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

这些表格有助于表明银行正在经历存款大出血或可疑资产负债表项目的突然波动——这些事件本应由当地董事强调,但这允许投资银行总部进行双重检查。

虽然法律赋予投资理事会明确的权力,在检查期间要求提供有助于“履行其职责”的文件,但对于在非现场监督期间,即通过邮件披露哪些文件却不太明确。

对非现场监管的分析揭示了一种趋势,即向监管者披露的信息越来越多,甚至超出了法律的文本内容,向公众和监管者披露的信息也越来越标准化。

观察到现场监管的操作限制和负担后,很容易认识到通过相对更有效的非现场监管来加强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根据法律,银行只需向监管机构提交资产负债表和会计报告(分别为每年和每两个月一次)。

这些文件被送到投资理事会当地分支机构的主任那里,他将把这些文件连同一份意见一起送到罗马。

开始时,收到的会计报告是实际的股份制银行已经必须每月向地方法庭提交的公开月度报告的副本(根据《商业法典》第177条)。

此外,投资理事会很快意识到,银行使用的会计标准非常多样化。

在1928年末投资理事会和财政部讨论之后,解决办法是采用两套会计报告:一套用于公众,一套用于监管目的。

根据1928年12月20日第3183号地方法令,所有股份制银行都采用了新的公共会计报告标准格式。

当财政部要求对新的公共表格发表意见时,国民经济部回答说:

这一[新格式]旨在尽可能使会计报告清晰明了,以便公众能够对其进行有益的解读,并考虑到银行会计实务的现状,以及不需要因要求提供额外文件而给银行造成额外费用,最后是不披露不便披露的信息的需要。

这似乎是解决冲突问题的公平办法。

新的公开形式比以前的更具综合性,显然披露的信息更少。

然而,由于缺乏标准化的会计准则,银行经常错误地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分类,以掩盖其不法行为。

极少数银行填写了“不良贷款”项目(索费伦泽)正确,而大部分银行把这一项留空,把不良贷款伪装在其他项下。

国民经济部报告说,法西斯银行协会在研究采取的解决办法的委员会中,“承诺确保银行将填写新表格的所有项目,而众所周知,在目前的表格中这些项目大部分是空白的”。

就公开报告而言,在更多但不太准确的信息和更少但更确定和同质的信息之间进行权衡,最终选择了后者。

银行完全同意采用这个解决方案。

然而,与此同时,还引入了一个更详细的表格,仅供监督之用。

事实上,该监管表报告了全部信息(例如,包括“未实现损失”和“坏账”等项目)。

特别是,在以前的公共表格中,银行可以将不良贷款分配到不同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中,而在新的表格中,它们将被包括在“其他信贷”项目中。

在监管表中,“其他信贷”项目将以分类形式显示,以便监管当局了解不良贷款的确切数额。

这一解决方案凸显了监管当局的务实态度:它们没有试图从零开始强制实施完全披露(这将为银行不合作创造强大的激励),而是采取了一种折中的解决方案,保证银行合作,向监管者完全披露信息,并使公开信息更加同质和一致,尽管不那么详细。

除了“不良贷款”,存款是另一个有问题的问题,在官方和监管报告中被区别对待。

出于税收目的,银行经常将家庭存款隐藏在商业存款(代理账户)中。

为了确保银行与监管当局合作,投资理事会允许银行继续在官方报告中这样做,但在计算资本与存款比率时计入变相存款。

这种做法让人想起银行监管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市场披露和向监管者披露之间的权衡(Prescot 2008)。

在这些年里,很明显,投资理事会为了加强后者而牺牲了前者。

这是以牺牲财政合规性为代价的。

在1927年7月23日致意大利银行协会主席的一封信中,BoI行长Stringher明确保证监督检查不会向税务当局透露泄露信息。

正如我们在中提到的第二节与1926年的法律相比,银行有义务提供所要求的任何内部文件或信息,并通过邮件转发给投资理事会官员,这可能是执法实践中最相关的创新。

最初,受监管的银行试图拒绝投资银行要求提供额外文件,如客户名单和投资组合的详细资料。

在最初的抵制之后,投资理事会设法将现场监督的大量信息要求也扩大到非现场监督。

这是在都灵的一家银行拒绝通过非现场监管披露其客户信息时实现的,该银行哀叹说,法律授权投资理事会只能在检查期间要求提供这类信息。

投资理事会抵制了Associazione Bancaria Italiana的游说,并通过类比论证说,这实际上符合银行的利益。

过于频繁的检查会损害他们的声誉。

这个典型的插曲(描述于附录B.3)举例说明了银行监管运作的一些有趣方面及其职能演变和巩固的方式。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这表明监督的实际实施利用了投资委员会微妙的论点,将实际规定扩大到远远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

投资理事会不仅在现场监督期间,而且通过非现场监督可以要求的文件类型是尽可能广泛的。

然而,与此同时,投资委员会并没有武断地这样做,而是巧妙地运用分析推理,通过类比来扩展法律已经阐明的内容。

第二,必须强调的是,投资理事会不仅保证最高程度的保密,而且非常清楚地表明,在任何情况下,通过监督获得的信息都不会用于税收目的。

在与意大利银行协会和Turinese银行的通信中重申了这一点。

第三,这一事件突出了投资委员会,或至少是Stringher,在游说淡化法律颁布后的不妥协立场。

由于银行承认在检查期间充分披露的合法性,但拒绝通过邮件充分披露,银行被逼得走投无路:如果它们不想通过邮件提交信息,那么投资理事会将利用其现场检查的权力来获得同样的结果,但对于顽固的银行来说,这可能会丧失信誉。

第四,不妥协伴随着圆滑:当检查有可能在都灵传播恐慌时,斯特林厄选择优先考虑金融稳定,而不是证明他的观点。

最终,投资委员会得到了它想要的,并获得了远远超出法律条文的监督权。

强制披露非现场监管所需的任何文件成为一项统一的惯例,并最终在1936年成为法律。

本文研究了1926年法律之后意大利银行监管的建立。

尽管以现代标准来看,这种监管机制在规模和范围上并不完整,但在当时,这种监管机制在欧洲并不常见。

我们强调,狭隘地关注监管,而不考虑日常运营和规则的实际执行,有可能无法掌握监管和监督框架的全部内容。

我们记录了投资理事会进行的越来越多的现场和非现场监督,尽管其行动因规模和技能方面的人员短缺而受到限制。

从这个意义上说,意大利的情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特点是边做边学,并受到政治可行性的制约,这与现有的文献是一致的我们还确认并强调了监管权衡的相关性,从公开披露到根据银行规模分配资源,银行规模的微妙平衡对于监管选择至关重要。

规则的执行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从零开始建立监督机制这一复杂而棘手的任务的结果。

关于众所周知的基于规则与自由裁量的困境(White,引用2011),我们认为我们的论文提出了一个相当具体的解释。

很大程度的自由裁量权允许更好地执行法律内容(法律的“精神”)和填补法律的一些空白和模糊之处(法律的“文字”)。

我们所说的自由裁量权并不意味着任意性,而是指一种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超越了对法定资本和风险集中度的机械检查。

这一点特别有意义,因为一般来说,任何监管框架都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完整性和模糊性。

酌处权的这一微妙版本似乎是监管与执法之间关系的一个决定性方面。

在我们的案例中,它包括强制信息要求,允许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甚至个人信用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以及将出于税收目的而伪装的家庭存款纳入资本存款比率。

甚至执行先前存在的条款(如《商业法典》规定的损失保险)也有助于促进资本充足率法律的目的。

尽管缺乏强有力的制裁机制,但通过道德劝说,似乎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执行。

经过最初的一段时间和对信息保密的保证后,受监管的银行似乎基本上是合作的。

这从银行业成员在二战后制宪会议工作报告的调查中对监管的总体积极判断中得到证实。

然而,这种合作是以银行保密方面的实质性让步来保证的。

在建立新的监督机制时,正确收集信息的能力成为关键。

最大限度地减少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人想起赋予央行监管权力的最重要理由之一,即信息与最后贷款的协同作用。

该功能主要依赖于在金融恐慌事件期间区分非流动性银行和资不抵债银行,以帮助前者而不是后者。

参考文献

[1]姜晏.欧洲银行跨境并购的现状与前景——兼评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兼并德国HVB[J].国际金融研究,2005,(08):4-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法西斯   银行   目的   资产负债表   意大利   理事会   表格   现场   文件   法律   项目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