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法律禁止买卖私盐,那咸鱼怎么算?官府这招真是绝了

从古至今,一直都规定着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去干涉市场。因为如果干涉了,就会影响市场的自我调节,会让一些私有企业受到很大的影响,也会让人民群众陷入迷茫。

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盐都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人的生活中基本上都很需要盐。

但物以稀为贵,由于以前盐的稀缺,朝廷怕有资本家私自涨价,所以,盐的制造和销售权一直被朝廷控制着。但后来,朝廷自己却成为了私自涨价的人。

不过,据现有资料记载,在20世纪50年代,就出土过一些制作盐的工具,这就说明了在五千年前,一大部分人就已经会自己生产盐了。

后来,由于朝廷对盐业的控制,人们才不敢制作盐了,因为如果被发现了,就会满门抄斩,没人愿意冒这个风险去制作盐。

最后,一些渔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虽然不可以生产和售卖盐,但是咸鱼应该是可以售卖的吧。

于是,他们就把盐涂在鱼身上,用来延长鱼的保质期,以便将鱼卖到更远的地方,但是后来,渔民们又发现,卖鱼的钱还不够买盐。

这可怎么办呢?就在附近卖鱼,卖不了几个钱,想卖到远的地方,收益还不够成本。

这时候,朝廷就采取了很多措施。清朝有一个措施就是,让渔民用鱼盐来做咸鱼,而且鱼盐比官盐便宜。但是怕有人借此措施偷偷卖官盐,所以还将鱼盐进行了染色。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铤而走险。其中有一部分人,不仅偷偷拿盐去卖,还收买了官员,最后富甲一方。

而在元朝,则是只要发现有人售卖咸鱼,就会按私自售卖盐处理,现在看来,我觉得这一措施还是太过于严厉了,根本就不考虑老百姓的实际情况。

盐的成本本来是不高的,是朝廷的控制和改价格,才让那么多老百姓都买不起。

如果价格被调的太高,肯定是不可以的,现在也是一样的,国家不能轻易去干涉市场和改动物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咸鱼   私盐   满门   官府   渔民   朝廷   老百姓   古代   成本   措施   买卖   发现   地方   法律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