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校行丨现代化智慧校园长啥样?跟着校园小导游一起揭秘

视频加载中...

在装有三四只“眼睛”的操作台,学生们的每一步实验,都能被“眼睛”精准捕捉。同时,操作结束后,还能通过“最强大脑”进行AI评分,短短2秒钟,就能对刚才的10分钟实验进行评分。如此神奇的场景,就在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上演。近日,现代快报“向往的学校·2023梦校行”栏目走进中华上中,跟随该校学生徐梓涵,沉浸式体验智慧校园。

△校园小导游徐梓涵

依托AI设备,2秒就能为实验精准打分

校园初探的首站,来到了物理AI智慧实验室。物理教师王照坤正在与学生们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在装有“眼睛”的操作台前,学生们通过安装实验设备、测算实验数据、收纳实验器材等环节,完成实验过程。被“眼睛”捕捉后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已被同步上传到云端,并通过AI赋分、教师评分、同学互评等不同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打分。其中,就拿AI赋分来说,短短2秒钟就可以对每一步实验进行打分。这既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程度,又能帮学生掌握自身的学习成果。

王照坤说:“作为教师,当学生完成实验后,除了我们评判,AI设备也能给学生打分,评价方式更多元化了。”

△教师指导学生做物理实验

物理教研组组长余晟晟介绍,引入AI智慧实验室,为物理组对实验教学的理解,打开了新的思路,在传统实验授课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变化。依托AI设备,物理组申报了省实验项目学校,立项了市级规划课题。“平时的教学中,除了开设课标要求的实验课程,还积极尝试举办了学生实验操作大赛、校本社团课等。”

△化学实验进行中

探索智慧化校园的第二站,小导游徐梓涵又来到了化学AI智慧实验室。化学教师林爱华正在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随后用镊子将石灰石装入试管中,倒入稀盐酸,收集气体……通过智能设备,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能够通过眼前的屏幕,清晰地看到实验过程的每一个步骤。

借助校园自然环境,打造特色校本课程

一湾浅浅的小河穿越了校园。守仁亭、上关亭、螺丝桥,一眼望去,满是江南古典园林的景象。

△校园一角

除了物理和化学,依托学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还专设“水文化”校本课程。一进入“水文化”教室,一座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的沙盘映入眼帘。

主讲教师刘宗晓说,在“水文化”课程中,学生不仅能认识长江流域的珍稀动植物,还能学习如何通过水质检测仪监测水质。

△“水文化”课程

得益于智慧化校园,学生也拥有更多实践机会,他们能够走出校园,在实地探索。化学、生物、地理三科老师也会融通教学,带着学生研究校外的长、湿地,校内的小河、植物等,提升创新能力。

“在全新的AI智慧实验室,我们掌握的是带得走的能力!‘水文化’校本课程,也借助实验室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徐梓涵坦言,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感谢我的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流的实验环境,让我们有更多实验创新的机会。相信未来的我们一定能圆梦。”

打造智慧化校园,提升教学质量

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校长陈履伟表示,近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和中考质量迈上了新的台阶,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校长陈履伟

提起学校质量全面提升的秘诀,陈履伟透露了三个内容。一方面,学校确立了‘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光明少年’的培养目标,践行行知精神,解决学生为谁学、为什么学习的问题。同时,学校摸索了一套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的教育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有效保障学习质量的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让AI技术进入了传统的实验室,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在学与思的结合、动脑动手的结合上,在‘做中学’上,走出了一条新路。这些都保证了我们学校培养目标的实践。”陈履伟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与锡鼎智能联合搭建AI智慧实验室。通过 “AI+大数据技术”,提供从教学、实验操作、考试、AI实时赋分等一系列的信息化、智能化的实验教评解决方案,让学生们都能充分实践实验过程,提升科学素养。

通讯员 朱佳佳 现代快报+记者 黄艳 李楠/文 施向辉 顾闻/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新河   智慧   校园   初级中学   水文   中华   导游   实验室   物理   眼睛   过程   化学   教师   中学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