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风采录 - 先导技术榜单(绿色低碳领域)


为强化“科创中国”品牌建设,中国科协设立“科创中国”系列榜单,推荐一批产学研融合典型成果、机构、任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树立产学研深度融合风向标,着力打通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关键环节。

先导技术榜,面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六大领域的产业需求,遴选代表本领域前沿水平,具有开创性突破和广阔应用场景,可转移、转化、交易的先导技术成果。


2022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绿色低碳领域)

黄金湿法冶金氰化物减量及治理关键技术与装备

推荐单位: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团队: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

该技术体系制造“定制化环保浸金剂”,实现了氰化物“源头减量”和“原位治理”;制造“矿浆和贫液体系中氰化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技术”,研发“四维负压回收和再生氰化物系列装备”,实现了氰化物“闭路循环”的持续利用;研发“非均相体系三废原位协同治理新技术及系列配套装备”,实现了“烟气”“废水”和“固废”在生产车间“原位达标”;制造“氰渣尾矿库淋溶液应急超低净化技术”,研发了系列核心装备,降低了极端天气下(强降暴雨)的安全环境隐患。


技术成果将应用到企业生产中进行实践检验和产品优化,实现技术端与生产端的“紧密结合”与“相互促进”,其各项发明点已分别应用到辽宁排山楼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精炼厂、辽宁新都黄金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多家企业。另外,依托本项目编制的《黄金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解决了氰化工艺企业面临的燃眉之急,不仅为国家节省了5000亿元的“危废”处置费用,而且唤醒了黄金生产企业的环保意识,推动企业付诸实际性的行动,积极排查、解决存在的安全环保隐患,在黄金行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华龙一号”核工程大直径双层筒体先进建造技术

推荐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团队: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

“华龙一号”是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技术”,通过科技自主创新和融合,从“工艺创新、绿色建造、数字建造”等方向引领,形成了5项先进技术的创新成果。开创了“‘华龙一号’双层安全壳建造技术”,并将“开顶法”思路应用于“华龙一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研发了“‘华龙一号’钢衬里全模块化建造成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造性研发了“核电站自动焊施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发了“‘华龙一号’大吨位倒U型预应力建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出“数字华龙数字建造”理念,攻克了“核工程吊装全过程仿真及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华龙一号’20万吨钢筋构件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华龙一号”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创新性地采用了“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技术、双层安全壳技术等,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6号机组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福建漳州核电一期工程建设1号、2号两台机组,是国内“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项目。


技术实际应用场景——福建漳州核电一期工程(“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项目)

含油气盆地CO2地质利用与封存工业化关键技术

推荐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团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技术简介

团队以“含油气盆地”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高效驱油封存、经济驱水利用、有效驱气助存”为核心的“地质封存利用技术体系”。揭示了不同类型“油藏CO2驱油主控机理”,提出并发展了“CO2非完全混相驱替理论”,研发组分数值模拟软件及协同优化方法,极大拓宽了“陆相油藏CO2驱油封存技术”的适用范围;建立了“分级分类选址及潜力评价标准”,形成了“CO2长期封存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探索了“咸水层和天然气藏CO2封存利用技术”的可行性,有效丰富了“地质封存利用技术体系”的多元途径。

该技术探索了“深部咸水层CO2驱水与封存技术”的可行性,明晰了“采水降压”“高压低采”等驱水与封存机制,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苏北盆地咸水层的封存潜力;揭示了天然气藏CO2“垫气增能”“慢速混溶”驱气及埋存的特性,探索了在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提高“天然气藏CO2采收率”的经济可行性。构建了“含油气盆地‘四尺度、三层次’分级分类潜力评价方法”,评估了中国石化油气区“地下碳储”的资源空间及综合潜力,为我国“百万吨级CCUS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我国“CCUS”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有序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技术实际应用场景——中国石化“CO2封存示范项目”分布


大型燃煤电站规模化处理多源固废耦合发电关键技术

推荐单位: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团队:华能长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

团队自主研发了对“多源废弃物”进行“炉外干燥、炭化、粉碎和除酸”的一体化处置和能将“产物全组分”直接送入锅炉焚烧的工艺系统及关键设备一体化处理机,实现了在单一设备对各种“固废”的“炭化及微米级”粉碎处理,突破了燃煤电站“难以规模化处理多源固废”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固废’焚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双下降”,系统简捷、处置过程无二次污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本技术在“燃煤耦合污泥发电”领域进行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目前已累计投运及建设14台(套),污泥“日处置”量累计达到了3130吨。同时完成了风电叶片、废旧布料、RDF、生物质、橡胶及生活垃圾等“多源废弃物处置”的中试研究,目前已经为我国湖南省、天津市、山东省、河南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及湖北省的“美丽中国”及“无废城市”建设贡献了力量,有助于将燃煤电厂打造为城市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助力我国“长江大保护”“黄河大保护”及“双碳”目标等战略实施。


技术实际应用场景——华能岳阳电厂中试平台/华能杨柳青电厂“500吨/日”污泥耦合发电项目


节能长寿命铝电解槽阴极制造技术及装备

推荐单位: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团队: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简介

本项目创造了“‘高抗热震炭块结构-生铁浇铸-大截面钢棒-钢棒突出炭块-炭块端部绝缘’的节能长寿命阴极组关键制造技术”,可大幅降低“阴极压降”与“水平电流”;创新性研发了能匹配阴极结构与材质的“非线性升温及浇铸工艺”,浇铸成品率>99.9%;创新性开发了“多温度带协同强化精准控制技术”,研发了“宽阴极同步移动式燃气预热技术”,具有生产流程短、适应范围广的特点。


该技术以“电解槽”为核心进行工艺本质升级,采取大幅度的节能技术措施,提高了电解槽的数字化控制水平,并为电解铝行业达到“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提供了技术支撑。自2013年以来,已先后应用于广西华磊、广西银海、印尼Inalum铝业、土耳其ETI铝业等国内外10个系列,浇铸组装“石墨化”及“石墨质阴极炭块”40000多块,覆盖宽度包括“515mm”“660mm”“680mm”和“740mm”各种规格的阴极炭块。可实现每年节省电费2.3亿元、降低人工成本费1050万元、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费1647万元、减少CO2排放量70万吨、降低大修渣量15.9%。近期,项目组在中铝股份率领所属的5家电解铝企业开展“铝电解槽节能技术集成工业试验”,2022年10月通过“中铝股份项目验收评价”,采用“石墨化”结合“普通钢棒”浇铸的试验槽,其“吨铝直流电耗”平均值达到12248kW·h;采用“石墨化”结合“加铜钢棒”浇铸的试验槽,其“吨铝直流电耗”平均值达到12160kW·h,达到考核指标。


技术实际应用场景——广西华磊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应用现场


来源:科创中国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中国   氰化物   阴极   核电   技术   石墨   盆地   先导   团队   风采   领域   黄金   项目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