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在东北插队落户的第一个元旦,他做了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在东北插队落户期间,身为知青集体户户长的王洪生老师曾经做了一件丢脸的事情,时间虽然过去了五十多年,可每当回想起当年做的那件事,王洪生老师还觉得有些难为情。

事情的经过,还要从王洪生老师下乡插队说起。

图片来源网络

王洪生老师是1969年4月初从上海来到吉林延边插队落户的,当时王洪生他们十五名上海知青被分在了朝阳川公社梨树沟三队,临时住在了队部里的三间草房子里。

梨树沟三队一共四十户人家,三十七户人家是汉族,一半以上的人家是从山东迁徙过来的。另三户是朝鲜族,两户姓崔,一户姓李。这三户朝鲜族老乡都会说汉语,汉语很标准也很流利,除了生活习惯和穿衣打扮,其他的感觉和汉族人家区别不大。

三队的队长姓赵,叫赵东升,典型的山东人,一口纯正的山东话,五十来岁,走路喜欢倒背着胳膊,一说话就像吵架似的,嗓门老洪亮了。乡亲们都喊他山东赵,也有人喊他山东棒子。小队会计叫李相春,朝鲜族,四十岁上下的年纪,说话很有礼貌,对知青们也很热情。知青们吃的第一顿晚饭,就是李会计的媳妇和他家女儿李英玉给知青们做的。

李会计的女儿长得很漂亮,给人一种特别温柔特别淑女的感觉,知青们对她的印象特别好。李会计的媳妇特别讲卫生,做饭很好吃,给人留下了一种干净利索、勤快能干的好印象。

东北的四月乍暖还寒,林子里随处可见还未融化的残雪,村前小河沟里还冻着一层冰,冰面下能看到流动的溪水。当时还处在农闲时节,知青们除了四处转转,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淳朴善良的赵队长赶着队里的那头老黄牛给知青们拉了一天烧柴,就基本堆满了队部大院,足够烧三个月的了,知青们根本就不用上山打柴。

烧柴不愁,吃粮也不愁,可知青们的吃菜还真是个大问题,当时就算手里有钱,也没地方买菜啊。好在赵队长家还有一些储存的秋菜,知青们来到梨树沟大队的第一天,赵队长就为知青们挑来了一筐萝卜和半筐土豆,还有两棵大白菜。第二天上午,赵队长的老伴又给知青们端来了半盆酸菜。

刚开始的那几天里,知青们几乎是天天有菜吃,可到了月末,赵队长家储存的秋菜也没有了,知青们也只能上顿咸菜下顿咸菜了。咸菜也都是乡亲们送来的,要不是乡亲们帮衬着,知青们连咸菜也没得吃。

五一过后,天气逐渐转暖,一年一度的春耕备播生产也就拉开了帷幕。第一天干农活是往田间运送牛粪,考虑到知青们刚参加生产劳动,不太会挑担子,赵队长就让几名男知青用架子车往田间拉牛粪,让女知青们用大筐抬粪。看知青们参加生产劳动还戴着口罩和手套,赵队长很是看不惯,但又不好意思说他们,只好装着没看见。

赵队长赶着牛车都往地里运了两趟牛粪了,五名男知青才把半车牛粪拉到地头。可刚到地头,车轮又被陷住了,一名男知青就来求助赵队长:“赵队长,借你的牛拉一下车吧,我们的车陷住了。”

看看车上的半车牛粪,再看看五名男知青喊着号子在那拉车,赵队长走过去,对驾辕的王洪生说:“你让一下,我来。”赵队长说着,把王洪生扒拉到一边,他架起车辕,挂上车襻,一个人一口气把架子车拉出去了几十米远。

那一幕,惊得知青们目瞪口呆,五个人一起加油喊号子,架子车纹丝不动,赵队长一个人没费吹灰之力,竟然拉着半车牛粪轻松快走。赵队长把架子车拉到地方,双手抬起架子车车把,把半车牛粪扣在了地里,回头对知青们说:“都把那粪兜子给我扔了,捂着嘴喘气都不顺畅,能干活吗?”

从那以后,知青们干农活再也没人敢戴口罩了。那天收工的时候,赵队长还跟大家赔不是:我就是个大老粗,想说的话不说出来憋在心里难受,你们都是有文化的人,别往心里去就行。

经过了几个月的接触了解,知青们都摸清了赵队长的脾气,他人很善良,也特别关心疼爱上海知青,就是说话不温柔,看不顺眼就大喊一通,随后再赔不是道歉。

到了八月份,天气越来越热,因为队部后院就是牛棚,知青们都说他们居住的地方太臭,希望赵队长能改善知青们的居住环境。赵队长没二话,立马让李会计安排了几名会建房子的老社员,在村东一块空地上,给知青们盖了三大间房子,搭建了火炕,垒砌了灶台,知青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李会计带领社员们新建的那三间房子就成了三队的知青集体户,赵队长点名道姓让王洪生担任知青集体户户长,还亲手教他使唤牲口,教他赶牛拉车,赵队长想培养一位有文化的年轻副队长。在赵队长的领教下,知青们慢慢学会了干各种农活,也渐渐适应了东北的生活习惯,知青们也学会了挖野菜采蘑菇,大家渐渐喜欢上了这片美丽富饶的黑土地。

那年的秋收,知青们虽然还有国家供应的口粮,队里也给知青们分了足够的秋菜和新粮,冬春季节的吃菜就要靠储备秋菜,知青们也要像乡亲们一样,储备好秋菜,不然到时候就没菜吃。

秋收结束后,队里没什么农活了,社员们基本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队里有零活就出来干一点,没啥活社员们就到山上拉点柴火,或下套子去狩猎。李会计是三队出了名的狩猎能手,哪个冬季他都闲不住。知青们也跟着李会计进林子下过套子,但大家都吃不了那份苦,后来也就没人去狩猎了。

转眼就到了1970年的元旦,元旦那天吃过午饭,有知青问王洪生:“户长,今天元旦了,咱们不改善一下伙食庆祝元旦呀?”另几名知青也随声附和,都要求改善伙食庆祝元旦。

大家都有这个强烈要求,可当地乡亲们根本不把元旦当节过,知青们之前也没准备啥,除了菜窖里的白菜、萝卜和土豆,还有院子里的那几捆冻葱,拿什么庆祝啊?王洪生虽然也有这个愿望,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一名叫吴东明的男知青给王洪生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去找李会计。李会计家院子里的雪堆里冻着不少野兔和野鸡,听说还有两只狍子呢,这些猎物都是李会计在林子里下套子套来的,是准备过春节吃的。李会计家房前的外墙上还挂着一串串的野蘑菇,随手摘一串,那就是一道上好的野味呀。

李会计家的人虽然都很和善亲切,可让王洪生张口去要吃的,他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了,王洪生思考了一下说:“再等一会,等黑天了,我去李会计家的院子里拿两只冻兔子,再拿点干蘑菇,咱吃夜宵。”

天黑以后,王洪生果真出去了,可一会又空手回来了,吴东明问他咋空手回来了,王洪生说李会计家屋里还亮着灯呢。大约又过了半个小时,王洪生又出去了,这回是满载而归。脖子上挂着一串榛蘑,一手拿着一只肥硕的冻兔子,一只手里提着两只小野鸡。

那天到了半夜,知青们才吃上了香喷喷的炖兔子肉和野鸡炖蘑菇,手巧的女知青还用白菜心加佐料拌了凉菜。来到东北的第一个元旦,知青们吃了一顿山野味大餐。

第二天快吃中午饭的时候,李会计的女儿李英玉端着半盆炖好的狍子肉给知青们送来了。当第一眼看到李英玉时,王洪生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他以为李英玉是来兴师问罪的。那天傍晚,李英玉又给知青们送来了半盆朝鲜族风味的咸菜,她笑着问王洪生:“我妈妈炖的狍子肉好吃?还是你们炖的兔子肉好吃?”那一刻,王洪生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从那以后,李会计一家人谁也没再提过兔子肉好不好吃的问题,他们一家人看到知青们还是一样亲切和热情,可知青们每当见到李会计一家人时,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羞愧和内疚,他们总想找机会跟李会计说声对不起,可谁也张不开这个口。

1973年春天,王洪生被招工到开山屯化纤厂工作,离开梨树沟的时候,赵队长笑着跟李会计开玩笑:“李会计,让王洪生当你家的上门女婿怎么样?”“可以呀,只要王洪生愿意就行。”李会计笑着说道。

王洪生赶忙摇了摇头,苦笑着对李会计说:“李会计,我可不配,之前那事我错了,请你原谅。”“哪有原谅,我们都没当回事,你们那是看得起我家。还有啊,你要是愿意,我真想招你做我家的女婿。”李会计笑得很真诚,他还伸手拍了拍王洪生的肩膀,弄的赵队长一头雾水。

1974年秋天,李会计家的女儿李英玉结婚,王洪生他们多名知青都赶回梨树沟参加了李英玉的婚礼。那天王洪生喝多了,他再一次向李会计道歉。站在近前赵队长又是一头雾水,他疑惑地问:“你俩到底有啥秘密呀,连我也当外人啊。”“看赵队长说的,能有啥秘密?不就是酒后吐真言吗,他说后悔没做我家的女婿。”李会计对谁也没说过当年元旦炖兔子肉的事情,村里人谁都不知道这件事,包括赵队长在内。

离开东北回上海的时候,王洪生又回到梨树沟看望了赵队长和李会计一家人,赵队长还追问王洪生和李会计之间的秘密,李会计笑着说:秘密是不能说出口的,说出口了就不是秘密了。那个秘密,成了赵队长一辈子也没解开的谜。

图片来源网络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在东北度过的第一个元旦,王洪生还记忆深刻,可一想起当时自己做的那件丢脸的事情,他还觉得有点难为情。当初幸亏李会计一家人人品好,替他们一帮年轻人守住了这个秘密,要不然,他们美好的知青形象也就毁于一旦了。


作者:草根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知青   朝鲜族   秋菜   架子车   插队落户   元旦   梨树   牛粪   咸菜   丢脸   队长   往事   事情   会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