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人人皆知 耳朵的外形筛查也莫忽视

听觉是人类最主要的感觉之一,大自然美妙动听的声音给人带来无穷的愉悦,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听觉。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和发生率在1‰~3‰之间,发生于新生儿期的听力损失可影响儿童的言语、认知及情感发育,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项检测新生儿是否可能有听力损失的测试,筛查过程很简单,时间也很短——通常只有几分钟。

目前,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大多在出生前几天内由接产医疗结构完成。如果宝宝没有通过听力检查,应当在42天内到筛查机构进行复筛。如果仍然没有通过复筛,需要在半年内赴定点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进行诊断性听力检测与治疗。

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耳廓和耳道畸形、极低体重、高胆红素血症等,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仍建议在权威机构进行诊断性听力测试。

目前,耳朵形态筛查也受到全国越来越多机构的重视。耳朵由软骨和皮肤组成,正常的耳廓结构赋予每个人独特的外表。它收集声波并将其导入耳道(外耳道),在那里声音被放大。异常的耳朵外形不但会引来很多异样的目光,而且可能会影响声波收集的功能。耳廓畸形发病率在20%,其中仅有1/3左右能够自愈。

形态畸形是耳朵外形异常最常见的情况,占绝大多数。一般是指耳廓肌肉发育异常或异常外力作用使耳廓产生的扭曲变形,不伴明显的软骨量不足。常见的耳廓形态畸形包括招风耳、隐耳、猿耳、环缩耳、杯状耳、垂耳、耳甲异常凸起、耳轮畸形、精灵耳等。由于没有耳软骨的缺失,可以在宝宝出生早期通过佩戴耳模型进行物理矫正。

对于新生儿耳朵外形畸形耳模矫正技术,目前医生们比较认同的原理是新生儿出生时体内含有大量母体雌激素,因此耳软骨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较好。雌激素在出生后6周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软骨的可塑性和延展性也随之降低,因此强调早期进行耳模矫正。

目前,很多家长对耳朵外形异常的了解、认知、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很多会持“等待+观望”的态度。而耳廓畸形早期实施耳模矫正术疗效明显,但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出生后2个月),则需要后期学龄时通过手术进行整形。

傅窈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新生儿   听力   外形   耳朵   耳廓   人人皆知   声波   软骨   畸形   异常   损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