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1700亿,富士康美梦彻底破碎,郭台铭后悔莫及

富士康借助大陆市场的东风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拿下苹果的订单,生产最多的iPhone手机。

富士康想要的不只是这些,这些年富士康跟随苹果的脚步在海外频繁投资,修建一座又一座生产线。可结果未必是富士康希望看见的,海外市场的各种问题使其损失1700亿元,美梦彻底破碎,郭台铭后悔莫及。

1998年,富士康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专注3C产品的代工生产。在2007年拿下苹果第一代iPhone手机订单,从此平步青云。

苹果手机需求性大,对品质有很高的要求,而富士康凭借实力和大陆充足的劳动力人口,与苹果保持密切合作。每年的iPhone旗舰机型都是富士康拿大头,有些Pro机型更是富士康独家生产。

随着苹果手机市场越来越大,富士康的追求同样水涨船高。美国、越南、印度等市场都有富士康的工厂投资,只不过有些投资却未必顺利。

比如富士康曾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修建,主要用于生产LCD屏幕,没想到LCD市场需求下滑,富士康美国工厂遭遇窘迫,不但没拿到多少补贴,工厂也未能顺利运转,落得一地鸡毛。

不甘心的富士康来到了东南亚市场,不过富士康没有贸然投资,而是根据苹果的需求调整市场布局。

当苹果要加大印度市场布局的时候,富士康确保能得到苹果订单支持,所以在印度南部等地修建工厂,生产iPhone零部件和整机组装。

在越南,同样迎来富士康的投资。由于越南试图打造世界级制造基地,对外企的投资保持开放态度,给补贴,给土地,给各种优惠政策,所以富士康很顺利地把工厂建在越南。

到这一步,富士康的东南亚布局基本大局已定了,再加上中国大陆已有的40多个生产基地,百万级员工,已经很难动摇富士康全球最大代工厂的地位。可富士康真的能高枕无忧吗?恐怕未必。工厂虽然建成了,可代价同样不小。

在印度市场,劳动力人口素质不高,时不时出现抗议停工。当地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建厂成本超出预想。

在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印度无法满足富士康的iPhone生产需求,产能大幅下滑。于是富士康把产能回流到中国大陆,招募大量工人,才逐渐把产能稳下来。但事情并没有结束,富士康大陆郑州工厂一度遭遇员工出走事件,产能再次下滑。

当富士康人手恢复时,也影响了苹果的iPhone14 Pro系列出货量。自此,富士康失去了iPhone14Pro系列的独家代工厂身份,部分订单被苹果交到了立讯精密手中。

富士康在多地市场都遭遇了变局,产能受外部不可抗力因素下滑。有人统计,加上美国市场的工厂投资失败,和印度,大陆市场的产能受挫,前前后后损失约1700亿元。

富士康平步青云,投资获得巨额回报的美梦彻底破碎。恐怕郭台铭后悔莫及了,郭台铭说过,在大陆建厂是给大陆人赏饭吃。若在大陆受到威胁,随时都能搬离大陆。

所以郭台铭不断把富士康的产能转移到海外,看起来是为了产业链多元化,其实是想降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

大陆市场的产能足够满足富士康的需求,即便苹果有转移生产线的想法,但只要富士康坚持内地生产,苹果也无可奈何。

毕竟苹果很难找到比富士康体量更大的代工厂,短期内也未必能达到富士康的产能。结果却是富士康紧跟苹果步伐,宁愿承受投资损失的风险,也要坚持下去。

在印度市场 ,富士康继续加码,计划拿出7亿美元投资建厂,未来十年在印度创造10万个工作岗位。另外还有消息称,富士康打算在印度首次为苹果生产AirPods,招募更多的印度工人。

富士康不打算回头了,对于印度,越南市场的投资不降反增,或许是苹果的授意,或许是富士康本身就有出走的想法。但不论出于怎样的目的,都很难改变富士康依赖大陆市场的事实。

如果没有大陆,富士康很难走到今天,是大陆给了富士康赚钱的机会,而不是富士康给大陆人赏饭吃。如果富士康铁了心要走,迟早会被竞争对手替代。

中国市场庞大,不会因缺少谁而停止运转,能在大陆获得怎样的未来,就看富士康的选择了。

同意的请点赞,欢迎转发,留言和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越南   印度   后悔莫及   美国   中国大陆   产能   美梦   损失   工厂   苹果   需求   大陆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