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大清的傲慢与偏见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公元1793年,英国政府正式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以向乾隆帝祝贺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欲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场。这是西欧国家首次向中国派出国家名义的正式使节。

马戛尔尼

(乔治·马戛尔尼,出生在北爱尔兰安特合郡,曾出任过数个英国殖民地的总督。)

马戛尔尼率领一个庞大的外交使团,乘坐一艘六十门炮舰“狮子”号和两艘英国东印度公司提供的随行船只抵达天津白河口,之后换小船入大沽到达天津。马戛尔尼名义上是为乾隆庆祝八十大寿,实际上是为打开中国的贸易关闸而来。

1793年9月13日,使团抵达热河,随即向清廷重臣和坤递交了国书,但是双方就礼仪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中方坚持要英方行三拜九叩大礼,英方不愿意,在数次谈判后,双方最终达成协议,英国使节只需行单膝下跪礼,不必叩头。

英国人詹姆斯·吉尔雷描述此事的漫画

之后,乾陵安排马戛尔尼来到圆明园等候召见。马戛尔尼得以来到圆明园,他立刻为这里的胜景所折服,于是在随行的日记中留下文字进行记述,文中对圆明园赞口不绝。

不久后,乾隆便在圆明园接见了马戛尔尼使团。马戛尔尼呈上为乾隆帝精心准备的礼品。

马戛尔尼介绍了一大批可以充分展示英国工业实力的礼品,其中包括:前膛枪等武器、望远镜、地球仪等天文学仪器、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等。

乾隆皇帝

但清朝当时已经闭关锁国几十年,所以乾隆皇帝和大清官员很是傲慢,只是将这些礼品作为贡品和玩具收藏,或玩赏,或鄙薄,从未想过其中的科技含量和军事价值。

马戛尔尼曾盛情邀请清军将领观看大炮操练,清军将领们却觉得没有看的必要,火器操作并不稀奇。

接下来,马戛尔尼提出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允许英国商人在京设行买卖、税收优惠等一系列要求,均被中方拒绝。最终,马戛尔尼只得空手而返。

和珅

10月7日和珅向使团交呈了乾隆帝的回信和回礼。次年,使团于3月17日离开中国,9月6日回到英国朴次茅斯军港。后拉,马戛尔尼总结这次访华的过程时曾说:“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

到了1840年,在乾隆死后仅仅41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用大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使团   鸦片战争   圆明园   乾隆   炮舰   英方   使节   傲慢与偏见   英国   天津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