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新朋友”的幸福

本报记者 张洪旭 通讯员 谭丽

“见到新面孔,一定要多拍几张……”2022年末,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摄影爱好者巴特在拖拉海草原湿地内,发现了一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黑鹳,让他激动不已。

黑鹳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要求非常高,只有良好的生态条件才能吸引它们到来,“我做鸟类调查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在这个区域内发现它。”巴特说,他还在这里拍到了黑颈鹤、蓑羽鹤等不少珍稀鸟类。

据监测显示,随着候鸟迁徙进入高峰期,拖拉海草原成为很多鸟类迁徙过程中的暂息地。比如,每年十月初左右,少则数百只、多则数千只蓑羽鹤即会聚集于此,享受着水草丰美的湿地为它们提供的舒适“歇脚地”,待补充能量、“整理行装”后,便继续南飞。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巴特常年行走在格尔木境内的昆仑山脉和柴达木盆地,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自然。然而,捕捉到野生动物的踪影并非易事,时常要经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生存考验。“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拍摄对象,不管拍摄哪种动物,都要花费一周左右的时间去蹲守、观察。”

常年拍摄的经历,无形中增强了巴特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激发了他观测生态环境的兴趣。2015年,巴特成立了一支民间野外保护团队,呼吁更多人保护环境,吸引到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加入,其中有生物学、地质学等领域的教授和野外生存专家等。从此,巴特从一名摄影爱好者逐渐转向生物多样性调查者,开展对单一或多个物种的观察记录,逐渐扩展到对一条条生物链及其所在的生态系统的观测。

“近几年,随着格尔木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野生动物种群多样性更加丰富,拍摄到珍稀物种已不是一件稀罕事。”巴特点开电脑中的一个个文件夹说,“你看,这是我前年用红外线拍到的雪豹、赤狐,这是去年拍到的猞猁和豺……”一年又一年,巴特电脑里的野生动物照片和视频越来越多。在他看来,常常遇见“新朋友”所带来的惊喜,也令他的生活更多姿多彩。

巴特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让动物们受益,也是人类的幸福,我们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生活环境会越来越美,人的内心也会得到更丰富的滋养。”

《青海日报》(2023年01月30日 第8版:生态)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脉   格尔木市   海草   青海   鸟类   野生动物   生态环境   爱好者   自然   幸福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