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专机抵达莫斯科前夕,普京在中国媒体发文,拜登再提与华对话

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中国高层于近日赴俄进行国事访问,就在中方专机抵达莫斯科前夕,普京特地就中俄关系在中国媒体《人民日报》上刊发了一篇署名文章,以欢迎此次中俄友好交往互动。

普京开门见山地指出,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此次中俄互动意义非凡,充分体现出两国伙伴关系具有高度的互信基础,俄方高度赞赏中方坦诚又务实的交往方式,希望两国能像亲兄弟一样发展中俄友谊。

俄罗斯总统普京

与俄罗斯的盛情邀请不同,虽然美国政府多次呼吁中方进行沟通,但有总是一边寻求对话,一边在背后搞小动作。

据塔斯社报道,继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之后,白宫国安委员会战略协调沟通员柯比近日也转达了拜登的立场,称美国总统想和中国高层保持适当的沟通渠道

但同时,美国近期又“拉黑”了数十家中企,并默许蔡英文的窜美计划。因此,中方在回应“中美高层是否有对话可能”时,直接提醒美国应该首先拿出诚意来

美国口口声声不寻求与中国对抗,却一直停留在口头上,始终没有为创造对话条件采取务实行动。

美国总统拜登

当然,中方从大局出发,并没有回绝美方的提议,只是强调不能为了沟通而沟通,而是要通过沟通管控分歧,缓解矛盾。

但美国的主要目的显然不是为了缓和中美分歧,在佩洛西窜台之前,拜登就信誓旦旦地表示尊重“一个中国”原则,不干涉台湾问题,结果依然是言行不一。

现在拜登故技重施,如此急切的催促中美对话,很可能是在策划又一场针对台湾问题的挑衅行动,不排除就是和近期蔡英文计划“过境”美国有关。

对此,中方的态度很明确,不会关闭沟通的大门,但也劝诫和警告美方停止损害中方利益,正如秦刚外长所说,“美国不要指望我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台湾问题没有妥协的余地。

中国外交部长秦刚

虽然中美关系陷入僵局,但中方的外交破局却捷报频传,不仅成功斡旋了伊沙关系,还和乌克兰就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建立起了沟通渠道,而现在,中俄之间的这次互动也将再次为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新的动力。

国际社会之所以高度关注此次访问,就是因为中国促谈俄乌冲突的前景已经引起了外界普遍期待。

此前以美国为为首的西方国家多次污蔑中俄关系,中方多次予以澄清,并向国际社会重申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三不”原则。

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明确指出,此次访问的主题将是友谊、合作、和平,在当今变革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中俄成功开辟出了一条有别于任何形式的新型大国互信关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不论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中俄关系始终经得起检验,双方将携手为国际多边主义事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在国际社会关心的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将坚持在“三不”原则的下与俄罗斯进行合作,坚持劝和促谈,以客观公正的立场推动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

至于个别国家造谣“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的言论,到底是谁在拱火递刀,相信各国看得清清楚楚,中俄关系关明正大,用不着躲躲藏藏,更不受任何第三方的胁迫和干扰。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俄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东欧、中亚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石。

中俄关系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认识到,随着美国不断挑拨俄欧关系、推进印太战略,局部地缘冲突外溢的风险正在不断增高。

这也要求中俄关系需要稳定向前发展,才能在变局之中从容应对外部挑战。

当然,在美国的阻挠下,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并不能一蹴而就,中国的优势在于此前伊沙和解的案例给了冲突各方极大的鼓舞。

眼下,国际社会开始期待,只要各方能够相向而行,不继续推动局势升级,完全有可能实现停火对话。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

当然,化解冲突的过程势必是漫长而艰巨的,需要足够的耐心,现在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已经明确表示愿意考虑中方提议,并就台湾问题给予了中方对等的尊重,相信俄方也能理解中方,并以实际行动回应各方的关切,完全可以期待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中亚地区   中方   中国   乌克兰   莫斯科   中俄关系   中美   专机   美方   友谊   俄罗斯   台湾问题   外长   美国   发文   高层   冲突   和平   媒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