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服务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链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经贸新声

核心观点

营商环境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主体生存、发展之所需。当今,产业发展空间聚集,营商环境建设也需要在重点领域、环节和区域先行探索,逐步形成经验再推广。建议“以点带面、以线带片”,推动我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赵福军

近年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扩大开放,开拓创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从2013年的第96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31位。市场主体对我国营商环境优化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比如2022年12月我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2.02小时和1.03小时,分别比2017年缩短了60%和90%以上,进出口通关更加便利快捷。今后,在营商环境建设上,以服务打造独具特色产业链为重要使命,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加注重系统性,更加注重发挥以优化高水平开放平台的营商环境为点、以优化特色产业链发展的营商环境为线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我国营商环境不断完善。

围绕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更加注重营商环境优化的系统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今后,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我国各地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绿色产业。以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作为载体,优化营商环境突出“五性”。

一是针对性。围绕打造独具特色产业的需要,以产业聚集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增强吸引要素的针对性,更好发挥人才、项目、资金、技术、智力等服务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

二是及时性。不仅要从市场主体的注册、经营等发展全过程所需的环境,还要从提升进出口的自由性便利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物流成本,以及市场主体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此,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诉求响应机制,及时回应企业关切,不断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满足企业相关需求。

三是系统性。产业链上下游是否配套,是营商环境是否完善的重要表现。产业越配套,营商环境肯定越好。因此,在优化营商环境时,要围绕产业链招商引资,以创新创业方式孵化产业链,补齐产业链发展的短板,不断完善产业链上下游。

四是社会性。企业员工的子女教育、医疗和父母养老等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营商环境时,不仅要注重解决企业员工子女教育等问题,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也需要探索养老问题,真正解决企业员工后顾之忧,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人才,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是动态性。市场主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对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及时关注企业需求变化,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建设的层次性。随着产业发展,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品牌、平台建设、标准制订等,有更多的需求和期待,为此,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制度创新,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等,致力于品牌、平台、标准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不同的市场主体由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营商环境建设关注的重点和相关诉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要注重针对企业多样化的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不断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市场主体需求。

更加注重发挥“以点带面、以线带片”作用,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营商环境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主体生存、发展之所需。当今,产业发展空间聚集,营商环境建设也需要在重点领域、环节和区域先行探索,逐步形成经验再推广。建议“以点带面、以线带片”,推动我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以高水平开放平台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点”。当前,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已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地,也是我国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园区。今后,要重点围绕这些开放发展平台或园区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设施建设,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创新等要素向园区集聚。与此同时,也要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园区在金融、研发、进出口通关、创新等方面的功能,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比如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建立企业研发、创新所需要相关的公共服务、科研平台和各种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升集聚金融、研发、人才等各种资源、要素等能力。

二是以促进特色产业链发展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线”。服务特色产业链上下游,是营商环境优化的主线。产业链包括种植区、加工、研发等多个环节,加工、研发环节可能在产业园区内集聚,而种植环节则分布在农村。市场主体经营活动范围在哪,营商环境建设就应跟进到哪。因此,在优化营商环境时,围绕特色产业链发展的各种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既要重点针对产业园区,又要服务产业链在园区之外的其他环节,包括种植环节。

三是充分发挥“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优化高水平开放平台的营商环境为点,以优化特色产业链发展的营商环境为线,不断提升我国营商环境建设的整体水平,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点、线、面”格局。通过高水平开放平台等重点产业园区、特色产业链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摸索与实践,形成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经验,逐步将其复制推广到所在的省区市甚至全国,不断辐射带动我国营商环境的优化。

四是打造好营商环境的公共服务平台,更好服务产业链上的相关市场主体。随着特色产业链的发展,产业链部分环节可能拓展和延伸在高水平开放平台或产业园区之外。尽管如此,这些在平台或产业园区之外的产业链环节,对产业发展仍很重要,也应成为营商环境建设的服务对象。“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产业链上相关环节发展好了,平台或园区的产业才能发展好。因此,只要产业链上的企业有相关服务需求,平台或园区就应提供相关的服务。适应产业链发展需要,平台或园区加快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将相关服务不仅仅覆盖本区域范围内的所有市场主体,还能覆盖到产业链所有环节,尽可能按照同一标准对产业链相关市场主体提供服务。近年来,部分地方积极探索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此公共服务平台上集合进出口、投资、金融等各种服务。今后,不断适应服务特色产业链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相关功能与服务,将其建设成为功能更强、服务内容更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不断优化我国营商环境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独具特色   产业链   环境   以点带面   线带   市场主体   环节   需求   特色   重点   我国   产业   人才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