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食壮火,午泄残精,命短阳衰 这句古语有道理吗?

古代人均寿命很短,平均才三十几岁,活六七十岁就算是高寿了,才有了人活七十古来稀的说法。

古人平均寿命短,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连年战争,青壮年人口牺牲很大,生肓难免补充不足,二是各种灾荒也是使人寿命减少的重要原因。

那么古人就不重视个人养生吗?然而非也。

古人不但重视养生,还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晨食壮火,午泄残精,命短阳衰”这句古语就是对不按正常规律生活的有益提示。

“晨食壮火”,古代没有现代生活水平这么高,不可能每天都肉面沾牙,鸡鸭鱼肉如家常便饭似的。

晨食说的是早晨早饭,壮火指的是容易发火的食物,壮是助长的意思。

早晨空腹不易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如韭菜,蒜,辣椒等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还有些吃了容易上火的肉类,如狗肉等等。

早晨空腹若大量食用易上火的食物,会对胃产生刺激作用,不但不宜消化,还会引发感觉不适和胃肠消化紊乱的现象。这样长期下去,对身体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午泄残精,午字应当指的午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更半夜。

古人十分重视人们的阳气和精力的积蓄,阳与精乃人身之固本。保持阳气充沛,身心才能健壮。

人劳累了一天,身体精力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到了午夜时分,想做的和该做的基本也都做完了,人体的有限精力也都渲泄得所剩无几。

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去勉强做一些劳心费力的事,性趣也要适当节制。否则就会把本来剩下的一点精力都耗费殆尽,很难再恢复如初。天长日久就会阴盛阳衰,身体机能也会逐渐衰弱。

“晨食壮火,午泄残精,命短阳衰,”是有一定道理的。人进食与休息是为了补充身体损失的能量,能量充足才有动力,人才有精神头。

如果饮食不当休息又不好,就成了过度消耗的负能量,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所以生活中,每天都要合理支配每天的各项活动。养精蓄锐,生命才能永葆青春活力,才不至于过早衰落。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阳气   古语   古人   寿命   能量   午夜   精力   早晨   重视   食物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