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游华山(附当时写生画8幅)


华山之险峻为五岳之首,更遗留下种种神话传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人十分向往,是陕西最值得旅游的地方,我先后四次游过华山,但1963年第一次游华山印象最深。

大学毕业后在单位的凤县农场劳动一年多,1963年3月底返回工作单位。休整几天后,与我的同班同学教相约游华山。

4月5日。上午10点10分坐火车到华山站,走到玉泉院已经下雨了。那时华山处于自然状态,没人管理,也没人收费。沿一条小河向山上走,河里水不多,水很清,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好像是千百年来从山上冲下来的。冒雨登山,极少遇见游客,雨越来越大,过了沙罗坪以上,雨变成雪了,雪花飘洒,路也越来越滑,衣服湿透了。听说走到山上有40里,至少要走4个小时,只好中途返回,住于仙姑观。

4月6日。早晨雨停了,天仍阴着。有了在凤县农场每天走山路的锻炼,蹦蹦跳跳上山,也未觉得累。一路雾气迷蒙,不知走了多少时间登上北峰,顿觉开阔,远望苍龙岭,这名字起得好,走在上面战战兢兢,犹如走在苍龙的脊背上。经过金锁关时,画了一张速写画。这张画很有意义,因为若干年后,华山经过开发,原来的金锁关不见了,新建起一座殿宇式的建筑,极其平庸,远不如原来的金锁关雄浑自然。

这时雪雾越来越大了,游完西峰、中锋在去东峰的途中,从崖壁上不断有大片的冰雪滑落,声如雷鸣,雪雾弥漫,令人恐惧。只好返回北峰,北峰的的重要建筑是真武宫,建筑精巧,雕梁画栋,是华山最精致的建筑。据说当年蒋介石登华山时即住于此。可惜后来文革时,红卫兵烤火把真武宫烧掉了。很多年后,我从照片上看到修复后的北峰建筑,总觉得简陋,没有原来的精致。这时天很冷,正下大雪,当时在此画了一张速写画,我的画上写着:“写生时,大雪正纷纷扬扬落到天井中,手冻得有些麻木,当晚即住于图中左侧的房间中。”在登天险百尺峡的时候,作了一首打油诗以对古代开山劈路者的致敬:

崖壁欲崩一线天,陡阶百尺没云烟。

从来最险华山道,谁是开山劈路人?

4月7日。晨仍降大雪,一直到下午二时稍停,又起风。因山上食宿费特贵,只好放弃游南峰和东峰,冒雪下山。几年后又三次登华山,才把华山游遍。到山下玉泉院时雪停天放晴。徒步去华阴城,这时天已经昏黑,回首远眺看西岳华山,如一株莲花亭亭玉立于群山之上,在一弯月光之下,熠熠生辉,是那样的纯洁幽美,恍如仙境。当晚住于老站街上的新新旅馆,这旅馆给我极深的印象,至今不能忘怀。仿佛穿越回中世纪的旅人客栈,一个方形大院子,一圈平房,每间房很小,仅容一张单人床(两个条凳加一张床板),一桌一凳,再容不下他物,晚上院子大门就上锁了,房间没有卫生间,外面院子中间地上放了一个大尿桶。可能没住几个人,整晚上非常寂静。

4月8日。游西岳庙,这庙规模很大,据说有小故宫之称。四周有城墙,登上城墙,四下一望,见殿宇破败,屋漏瓦残,到处堆着些杂物。城墙四角原有角楼,已经无存,只剩石礎和残砖断瓦,很是凄凉。在这里我又画了一张速写画。2012年我再去游西岳庙,庙宇多已修复,角楼是三出阙形式,规格很高,很壮观,我拍了一张照片附在文后。游完华岳庙回玉泉院,忽然成了一个大集市,人很多极热闹。卖锅盔等小吃、各种小商品、农产品、祭祀用品,甚至有拉洋片的。人还不断的从四面涌来,一打听,才知道今天是清明节有集市。游逛了一阵,已到中午,走到华山站乘中午火车返回西安,我的第一次华山之行结束了。

下面的几张钢笔画,是回来后根据当时的速写画稿重画的,绝对忠实于原稿,没有添油加醋。仅华阴县城墙那幅是依据印象画的。复建的金锁关、真武宫图片取自网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华山   凤县   华阴   玉泉   殿宇   崖壁   速写   城墙   大雪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