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曲/春风里,泉水边

文/曙光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度春花红。草木不违时令,人不违天命,万物萌生的春日,不去户外走走,更待何时?居住大明湖畔多年,我深知泉边知春最早,本打算去趵突泉,转而又想,“天下第一泉”名气大,典故多,文化太深厚 ,以我拙劣的文笔怕难以尽兴抒怀。于是,临时起意去一路之隔的五龙潭。其实,泉城处处藏春色,春日融融的时节,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从趵突泉北门下车,古朴精美的高大牌坊上,鎏金大字“五龙潭”赫然醒目,不知聚拢了多少游人目光。尽享着阳光的爱抚,绕过精雕细琢的五龙壁,驻步五龙潭畔。目光遍览,一潭碧水,明镜可鉴,波光粼粼;泉池溪流、楼阁亭台,相得益彰;纤细柳条泛着嫩绿,梅红樱白,桃李争妍,共同装点着春天的绚烂。泉畔春深的氛围,让我顿觉心下澄明,浮躁尽去。

五龙潭公园不大,却凝聚了园林水景园精华又不见局促。园内的五龙潭泉群与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泉群,一衣带水,汇成护城河、大明湖,使济南成为中国北方最柔软的地方,也让一些外乡人不甘只做天下泉城的一个过客。五龙潭水面宽阔,看似平静,却潭深莫测,隐藏着太多的奥秘与谜团。元代,潭边建五方龙神庙,自此称五龙潭。如今,“神庙”了无踪迹,只有东门入口处五尊神龙石雕,还在历史的回音壁上铮铮作响。五龙潭以形态各异的自然石驳岸,清澈的泉池里,一串串珍珠般水泡,一粒接着一粒往上冒。水面清明如镜,泛着道道波纹,闪着蓝盈盈的光,水中景物倒影亦真亦幻,让人目光无法收拢。

惠风和煦,大地慢慢回暖。起初是梅花绽放得灿若云霞,阵阵梅香扑鼻而来;迎春花连叶子都来不及长就绽开了金黄,迫不及待地展现春天的色彩。紧接着,各种春花次第开放,杏花灿若织锦,桃花姹紫嫣红,玉兰白如雪,红似霞,清香四溢。这些花的美,无需绿叶衬托。我在想,泉边花卉粉嫩娇艳,灵气满满,或是被泉水滋润的缘故吧?虽然金银木,对节白蜡等才抽出嫩绿新芽,一些树木、藤蔓尚未吐绿,一些嫩芽还藏在泥土里,却在暗蓄能量,等待来日一展身姿。虽然一些花还尽是花骨朵,先别急,或许一夜之间它们就会整齐的绽放开来。尽管有的花不名贵,却有最怒放的姿态,有的花花期很短,似乎刚绽开就被风吹落,落英缤纷,但人们爱慕花绽放时的绚丽,也接受花凋落时的苍凉,世上永不凋谢的花,一定是假花。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花蕾层层叠叠,一茬未谢一茬又生的樱花,成为时下最抢眼的风景。多少次深情呼唤,才迎来春天缓缓的脚步声。刚度过一个难捱的寒冬,送走来势汹汹的疫情,远行的脚步受到羁绊,憋闷了很久的人们,怎肯辜负这姗姗来迟的春光呢。脚随心动,穿梭于若断若续的人流中,我不介意身边的嘈杂,只流连于春光醉好,花香沾襟中。“龙潭观鱼”久负盛名,潭中锦鲤成群结队,岸边游人喂鱼观鱼,这幅人鱼相亲的画面,让人缠绵。潭北岸,凌霄攀上了石壁,藤蔓依附着古亭,一块自然石上,孔孚先生的诗“鞠一捧清泉,洗一洗眼睛,心也绿了!”惜墨如金,却把赏泉的心境写得如此生动。

“清风留燕影,翠柳荡春波。”春天是一年中最抒情的季节。漫步泉边,泉水泊泊,柳色青青,春花烂漫。春的颜色,点在枝头,也点在人们心头,把所有烦扰心情一扫而光。名士阁屋檐下,几只麻雀欢鸣,似在唱着春天的歌。登阁环游一周,缕缕吹面不寒春风,拂过花瓣,掠过柳梢,送来花的芳香。那满园万物吐故纳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真是叫人心醉。

袅袅泉水茶香,从茶社氤氲而出,沁人心脾。茶,中华民族的国饮。约几个谈得来的好友,临泉品茗,豪情畅谈;打一桶泉水,回家煮一壶清茶,这种生活的确很雅致。“得月亭”旁,树荫下藏着一泉。乾隆年间,学者桂馥建“潭西精舍”时掘出此泉,取名“第七十三泉”。如今,“精舍”旧址上建的园中园,被辟为“武中奇书法篆刻作品展览馆”。书法是世上最神奇的文字艺术,大师虽已作古,他的墨宝尚在,思想光辉永存。

我是一个容易被生活细节感动的人。展馆旁,几位喜欢在楚河汉界厮杀的棋痴,围坐石桌对弈,他们是来找乐子的,自然不会有莫名的心累。世间最令人艳羡的事,莫过于年迈古稀时,依旧可以牵着彼此的手。一对脸上笑容像春风一样和煦,扶掖而行的白发老人,让我理解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正含义。琴瑟和鸣,爱火在黄昏燃烧同样炙热,哦,我记住了。

赋诗弄文的灵感,往往来自泉水的灵性。“古历亭旧址”石碑,藏在不易被窥见的西南角落里。遥想当年,五龙潭曾是大明湖一隅。“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杜甫在此即兴写下这首不朽诗篇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世事沧桑,历下亭几经变迁,最终落座大明湖湖心岛。石碑旁文化长廊里,一些文人骚客的墨宝,牵引我的思绪穿越千年。也许,在你还没转到的角落,也有值得倍加考量的东西。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武中奇故居”紧邻南门,院内树影婆娑,颇具看庭前花开花落的闲适意境。小楼内,笔墨纸砚摆放在桌案上,墙壁悬挂字画,散发着浓郁墨香。家居虽无贵重摆设,却不失古朴温馨。“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置身于与墨为伴,与书结缘的境地,我仿若见到大师挥洒笔墨,妙笔生花。

风雅别致的“双亭游廊”,建在清流潺潺之上。回马泉、古温泉等泉分布周边,泉声叮咚入耳。“泉水亭榭依旧,故人不知何处?”旧时,这里曾建“漪园”,红色门窗二层小楼,是“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机关旧址”,记载着一段凄凄风雨中的历史,也留给人们意味深长的思考。历史是一面镜子,小楼南侧,新建的“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穿越历史风云,激励人们在筑梦路上稳健前行。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塑像,矗立“美铭广场”松柏掩映中,碧血忠魂,濡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塑像旁,镌刻着党徽、入党誓词的碑刻,时刻警醒人们,把初衷一直谨记于心。

古时,这一带溪流交错,长年水流不息,街因此得名东流水街。众泉之中,月牙泉是济南水位最高的泉,丰水期,泉水从池中蘑菇石顶部倾泻而下,泉水击石,水花飞溅,激荡出清脆悦耳的水声,呈现“月牙飞瀑”景观,蔚为壮观。

风轻盈,吹绿了树木,绽开了百花,点点嫩芽破土而出。我很喜欢柳丝飘逸,翠竹青青的样子。泉边河畔,绿如丝绦的垂柳,蔚然成林的翠竹,构成一道绿色屏障,将城市喧嚣挡在园外。人在花径走,花在心间留。脱下臃肿棉衣的男人,换上靓丽春装的女人,天真烂漫的孩童,都露出了纯真的笑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几个衣着新潮的女孩迷于花间,浅笑嫣然与粉嫩桃花来张自拍,花艳人美。

草木单纯,没有人心的繁杂,流连于花草间,就拥有一片花香在心底。清泉润心,听一听泉水欢歌,心灵就变得淡泊宁静。我于文物是外行,在我眼里,唐代风格“秦琼祠”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在青史留名的历史人物中,秦琼这个名字,在同乡济南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分量。他与五龙潭的传说,虽有点太过牵强,却流传千年,并由之引发出一系列故事。秦琼年少成名,后在唐太宗鞍前马后效力,纵横驰骋,成为肱骨之臣。又有传言,富贵加身后,秦琼在五龙潭建府第,后人就地建祠,以求得这位“门神”的庇佑。祠内,全园独一株湖北海棠繁花满树,在众香国里傲视群芳。秦琼塑像眼神透着逼人的锐气,铮铮铁骨,好一个大将风范。兵器陈设,“忠义千秋”匾额等,使人感觉尚武之风扑面而来,一脚踏进兵剑相击的历史漩涡里。

青石板铺成的路,弯弯曲曲,平平仄仄,刻满时光的印痕。苍翠青苔附着泉壁,芊芊水草,在泉水抚摸下,盈盈欲滴。一簇簇蔷薇爬满棚架,用不了多久,密密匝匝的花朵将挤在一起,送着春去,伴着夏来。泉水亲水区,泉水漫过石板叮咚作响,水波荡漾着亭台,扶疏花木清幽了庭院。泉水触手可及的石板上,不时传来孩童嬉笑声。

人,不可能挽留住季节,花开花落中,生活还在步步前行。因为忙碌,一些人难有空闲踏青赏花。春不晚,春难留,挤点时间,来释放积蓄已久的疲惫与压力吧,一些春花还在微醺的春风里等着你呢。

2023年3月17日

段曙光,笔名曙光,济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文章散见于“齐鲁晚报”“济南时报”“老朋友”杂志等。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

壹点号 曙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趵突泉   泉水   大明   济南人   曙光   旧址   济南   塑像   春风   春天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