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谁》看懂卫国平隐瞒八八案真相,才明白他为何不惧吴克逼问

#电视剧他是谁征文#

卫国平从来没有那么接近八八案的真相,也从来没有如此沮丧过,薛家健不是碎尸案凶手,和1988年的割喉案更是没有一丝关系。


其实,从二哥开始质疑薛家健年龄不符开始,从指证人张波说谎开始,从徒弟的笔记开始,从顾开岩把案件锁定在猥亵案开始,早就偏离了轨道。


不撞南墙不回头,刑警也不例外。人终究是情感动物,一旦有了私情,便很难再冷静了。





所有人都知道卫国平之所以如此偏执,就是因为他是八八案的参与者之一,亲眼看着战友死在眼前却无能为力,那种自责愧疚又无助悲愤的感觉,很少有人能轻易逃离。


只不过,奇怪的是不管是4年前,还是4年后,他始终眼瞒着真相,他是发现嫌犯的第一人,也是亲眼目睹嫌犯逃跑的最后一人,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中间的时间差,因为这牵扯的是一条人命,而他却始终守口如瓶。




隐瞒真相

陈山河死了,卫国平却被评为三等功,这样的结局在旁人眼里是极其不公平的。


虽然陈父说既然做了警察,就要做好牺牲的准备,但陈山河的弟弟却把所有的恨记在了他的头上,甚至诅咒为何死的不是他。


这是一个心魔,难以磨灭的心魔。






卫国平不止一次地懊恼为何自己不能早点追上陈山河,为何不能赶在嫌犯割喉之前出现,甚至想如果是自己死了倒也一了百了。


很多时候,留下来的人远比死了的人更难过,痛苦加倍,悔恨不止。






当时在场的人除了嫌犯,陈山河和他,还有受害者聂小雨,也就是说事情的真相除了他和聂小雨知道,便很难再考证了。


但聂小雨却坚称自己没有被侵犯,那就意味着嫌犯是作案前被发现的,而他在抓捕过程中本应该紧跟嫌犯,根本不存在赶不上,或者错过第一案发时间的事情。而这也就是陈山河弟弟为何对他恶言相向,骂他是胆小鬼的原因。






更让人不得不起疑是在流言四起的时候,案件却迅速定案了,他还在备受质疑中被授予三等奖。不过,三等奖的背后不是因为认可他的功劳,而是平息谣言的最好方式。


第一个发现却最后一个出现,这个问题不仅是横在整个警局的迷雾,对卫国平来说更是一块烙铁。因为他没有坦白当时是聂小雨死拉着他的手臂不让走的。


聂小雨没有说,他也没有说。





这中间又有个疑问,如果他用尽全身力气,真的挣脱不了一个女人的束缚吗?也就是说在拉扯中,他有没有胆怯,有没有迟疑,要知道在与恶徒搏斗的时候,一分一秒都是在与死神赛跑。


4年时间过去了,他依旧没有说,只不过这一幕却如电影倒带一样,无时无刻不出现,鞭挞着良心,摧毁着意志。失眠、心绞痛、贫血,年纪轻轻地却被多种疾病缠绕着,折磨着。


不过,不解释并不代表真的怕了。因为这中间的时间差藏着一个女孩的清白,既然聂小雨否认了自己被强奸的事情,那他就不能说自己被困住了。






同事已经死了,如果活着的人还不能挣脱噩梦,那他背负的就是两个人的债。


默认了聂小雨的说法,但内心的谴责却越来越盛,有口不能言,心却绞痛不已,连同自责和愧疚,就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是一个死结,说出了真相,聂小雨将耻辱一生;隐瞒了真相,却种下了心魔。掐灭了新仇,旧恨却伴随终生。




逼问

且不论吴克兼职教授和政委的身份,单从和卫国平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不对付,一个大肆宣言逃课,一个劲劲的不服气,这样的气氛几乎不能有和平相处的机会。


自从基本确认了薛家健和碎尸案无关的时候,卫国平整个人都很颓废,别说收回破案的心了,就连说话都没力气。但就在这个时候吴克却偏偏组织了刑侦课,而且要求每个人着警服参加,还着重强调不漏一人。


卫国平是被刘副队长逼着去的,但也是全场唯一一个穿便衣的人。






吴克就讲了一个中心“恶意”。说实在话,来听课的都是刑警,不仅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理解能力也非常强。


课堂上,虽然宋哲一直在很积极地表现自己,但吴克还是把目光盯在卫国平身上。





“卫国平,以你自己的工作经验,在破案过程中有没有有过因为这种特殊的恶意,而影响你的判断,甚至判断失误。”


这句话有很明显的针对性,大家都知道是卫国平一直把薛家健作为八八案的嫌犯,导致整个三队,或者说整个警局的人都跟着走了很多弯路。


从满身鸡血到铩羽而归,本就够卫国平颓废一阵子了,而吴克的这段话无异于公开刑罚。卫国平也陷入了回忆和自责里,甚至开始了自我怀疑。






而吴克在得到卫国平艰难地回答“好”字之后,又开始了自己的长篇大论。


“很好,承认自己有就是消除恶意的第一步。卫国平很真诚也很勇敢,说一个警察是不是勇敢,还不光是看他是不是奋不顾身、不怕死,还要看他敢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敢于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推翻自己否定自己。因为人要做到否定自己,这是最难的,这个过程非常痛苦,非常折磨人,一点都不亚于那些没日没夜地蹲守,大海捞针地排查,流血流汗地抓捕。作为警察,这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一课,你要是做不到,对不起,可能你还不是一个合格的警察。因为我们破案,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还是错,而是为了追求真相。为了这个目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推倒重来的,包括那些自己认为是确切无疑的东西。只有你敢推翻它,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接近真相,而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本质。请大家都记住这一点,没有真相,就没有正义。”


这段话慷慨激昂,又正义满满,只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用意也相当明显。






有一个细节是当吴克说到“确切无疑的东西”时,卫国平悄悄地流了眼泪,但在大手的掩盖下却露出了一个久违的笑容,只不过转瞬即逝后又是满脸的泪水。


卫国平是足够骄傲又足够自负的人,即便有陈山河这座大山压着,但他依旧是那不羁的美猴王,有足够的敏锐度,更有强大的能力。


碎尸案是他从几百个失踪名单里一眼锁定了余爱芹,也是他在医学院阻碍抓捕的前提下,依旧准确地判断出嫌犯薛家健逃跑的出口。






强摁牛喝水的后果,不是被牛撅了,就是被踢飞了。想要这样的一个人当着所有人的面承认错误,很难。


意外的是,卫国平不再抗拒了,或者说即便面对的是吴克的逼问,即便回答的有些不够气魄,但他就是第一个坦诚自己存在恶意推断的人。


诚如吴克所说的否定自己、推翻自己,远比流血流汗难得多,尤其是让一个众人公认的老刑警承认错误,跨越的不只是心理障碍,更是固化思维的打破。




卫国平又回来了

以前的卫国平是只刺猬,怼天怼地怼领导,做事一意孤行,听不进旁人的只字片语。


尤其表现在薛家健的审讯上,他是打定了主意认定薛家健就是八八案和碎尸案的主谋,即便连最基本的左撇子特征都不符合,更何况4年前薛家健还只是个大学生,但都没有丝毫改变他的看法。


哪怕证人已经承认了伪证,哪怕刘敏雅也已经站出来控诉强奸的事实。但他也是真的太想破案,太想给八八案画上句话,太想给好兄弟报仇了。






他数次打断顾开岩的审讯节奏,多次跟顾副局抱怨,和宋哲对着干,就这么别扭着,刺杀着,没有一刻是安定的。


卫国平早就被心魔牵着走了,早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冷静。


震惊、愤怒、悲伤、自责,甚至一遍遍反问为什么死的那个人不是自己,因为活着有太多沉重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变得恐怖,恐惧一切清醒的东西。


因为清醒就意味着良心的谴责和心魔的折磨,所以破案就是唯一告慰战友,解脱自己的方式。






当那个“有”字被卫国平艰难地吐出之后,好像突然间顿悟了一般,原来束缚自己的不只是元凶,更是自己。


一次的失败不代表什么,反而给了他醍醐灌顶的机会,真相始终在那里,他要的不是围绕真相而寻找真相,而是在坚守正义中坚守初心。


卫国平从来都不是谁的卫国平,更不是被八八案捆绑的卫国平,他是一名刑警,一生要破获的大案要案不计其数,每次面临的考验也不尽相同,而他只要砥砺前行、不忘初衷,便终能勇往向上,直破云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真相   时间差   嫌犯   刑警   山河   战友   自责   正义   小雨   恶意   只不过   事情   警察   东西   发现   卫国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