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预计全市矿业总产值达60亿元

惠州不断提升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推动资源利用绿色转型。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如果说广袤的土地面积为惠州产业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丰富的矿产资源则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做足了要素保障。一方面,砂石骨料为产业项目建设落地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地热资源和矿泉水的提质开发则为区域的产业延伸提供了机遇。

进入奋进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新征程,惠州矿产资源迈出了提质升级的“急步子”。日前,惠州印发实施《惠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下称《矿产规划》),提出在规划期内全市划定开采规划区99个,矿山总数不超过85个,建筑碎石类矿山开采总量为3000万立方米/年以上,到2025年预计全市矿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

针对全市矿产资源的开发,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规范石场、地热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持证在采28座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矿产的开发利用必须是科学合理有序的,生态保护优先,做好矿区的生态修复,科学调控开采总量。”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将紧密围绕城市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提升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率,推动资源利用绿色转型,实现矿山规模化发展,提升建筑石料保供能力,为城市更高质量发展做足矿产资源要素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 张峰 通讯员 陈佛良 马正波

矿产资源丰富

开发利用矿产23种

陆域面积11350.3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520平方千米……因土地面积广、开发强度不高,惠州的发展前景备受各界看好,同样被看好的还有城市丰富的矿产资源。

位于南海之滨的惠州,土地面积大,地大而物博。

查阅城市地理信息资料,惠州市处于华南褶皱系,分布有罗浮山断裂带、紫金-博罗断裂带、莲花山断裂带。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截至2020年,已发现矿产43种,发现矿产地285处,其中已开发利用的矿种为23种。

具体到各矿产资源类型情况,《矿产规划》介绍,惠州的有色及稀有金属矿产资源较丰富,具有一定区域特色。铌、钽是惠州市优势矿产,主要分布在博罗县、龙门县,中等规模以上的矿产地6处,其中大型3处。建材非金属矿产丰富,具有较好的资源开发潜力。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砂岩、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页岩、陶瓷土、萤石等为惠州市优势矿产,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基础。

除了矿石类别,处于东南沿海大地热流高值异常区的惠州,地热资源、矿泉水资源均较为丰富。截至目前,全市已发现地热田26个,主要分布在龙门县和惠东县,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条件成熟,开采前景好。矿泉水已发现矿产地17处,已探明资源储量的10处,分布于惠阳、惠东、博罗及龙门等县(区),属偏硅酸低矿化度矿泉水,属较好的优质矿泉水,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禀赋的资源如何转化成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直言统筹好保护与开发是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必须是与城市阶段性的发展需求相匹配、相融合,节约节约利用,高效高质开发。

他介绍,聚焦当前的惠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将以优势矿产为重点,围绕区域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惠州地热、矿泉水及建筑用石料等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密切关注城市产业和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切实有效地做好建筑用石料资源有效供给,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是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元素,矿产资源的挂牌出让和开发本身也是重要的城市产业类型。建筑石料供应、矿泉水开采和地热温泉景区运营等均已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在该规划编制前的“十三五”周期,全市开发利用矿产种类达23种,登记有效采矿许可证总数53个。在2020年,全市矿业总产值已达到了34.28亿元规模。

规划中的“十四五”周期也提出了新的建设目标。《矿产规划》介绍,到2025年,惠州将建设一批现代化绿色大型建筑用石料矿山,培育装配式企业,形成绿色建筑一体化产业链;打造温泉旅游度假胜地及高质量知名矿泉水生产基地,大力促进品牌经营,提高矿业及其延伸产业总产值。至2025年,预计全市矿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展望2035年,惠州矿产资源将得到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实现矿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全面建成绿色矿业格局。

合理开发利用

“十四五”矿山总数不超85个

“矿产资源是自然的珍贵馈赠,我们必须分区域、分阶段、按时序做好统筹规划,在做好城市产业保障供应的同时,也要有效地守护好资源。”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直言,保护是开发的前提,一方面表现在合理开发,分步开发,避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表现为开采矿山的同时及时做好生态修复,恢复矿区的自然生态。

这一理念在《矿产规划》中得到了有力的践行。记者注意到,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要求,规划结合全市矿产资源分布情况明确划定各维度开采区。对国家规划矿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区、重点勘查区、重点开采区、集中开采区,以及重点开采的矿产总类都作出了相应规划布局。

对于稀土、磷钇等国家能源资源,分别设置了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和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区等,作为战略储备资源严格保护起来,优先保障稀土资源勘查开发,原则上禁止其他矿种或其他主体进入区内勘查;而在重点勘查、开采和集中开采区则统筹资源开发供应,促进规范化、规模化开采,实现建筑石料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基地化建设。

具体到区域的划分,该矿产规划指出,规划期内,全市明确划定开采规划区99个,面积92.45平方千米;划定建筑用石料开采规划备选区22个,面积14.4平方千米。在开发指引环节,重点推动铁、地热、矿泉水、萤石、建筑用石料、饰面板材、水泥用灰岩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与此同时,该规划还明确要求规划期内全市矿山总数不超过85个。“周期内矿山的总数定下来,这就倒逼着全市每一宗采矿权的出让都将慎之又慎,对于选取哪种矿产类别也将更加精准。”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相关专家对此直言,这将使得采矿权审批管控更为有效,准入门槛也将变得更高,真正让有限的资源用到最为迫切的地方去,更有效地发挥矿产资源效能,助力城市经济的提质发展。

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未来将严格控制采矿权指标,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以及提高矿产资源保障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深化全市矿产开发统筹,合理调控采矿权投放时序和数量。”该负责人直言企业要开大矿,开好矿,成规模生产,提高开采水平,提升矿产利用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结合惠州“2+1”现代产业集群、“3+7”工业园区,以及轨道交通和城市建设加剧的局面,除了各县区按照矿产类别划分采矿权指标归属,规划还设置了7个不限矿种的惠州市本级采矿权,这也为动态调配矿产资源开发服务城市产业需求提供了灵活性。

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严格管控,除了表现在采矿权数量的约束上,还体现在了开采总量和单个矿山的生产规模的约束里。

《矿产规划》显示,全市地热资源最大允许开采量为4823万立方米/年,矿泉水总允许开采量为7915.05万立方米/年。规划期内,全市地热、矿泉水开采总量控制在最大允许开采量的70%以内,防止因过量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或诱发地面塌陷;建筑碎石类矿山开采总量为3000万立方米/年以上,机制砂开采总量为975万立方米/年以上,保障城镇化建设需要。新建矿山生产规模须符合最低开采规模准入要求(建筑用石料开采规模不低于30万方/年,水泥用石灰岩开采规模不低于100万吨/年)。

资源永续开发

开采总量控制在最大允许量70%以内

在博罗县横河镇,绿水青山间隐藏着一座座生产车间。地下水层中的矿泉水被抽取至车间,沉淀、提纯、灌装、贴牌……经过一系列的制作供需,一箱箱景田百岁山矿泉水经过转运经销,被送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上。

在龙门县龙华镇的高沙片区,S119省道两旁各色民宿酒店林立。随着高沙片区供排污一体化改造完成,地热水资源经过集中开采通过管道转运至周边的各个商户家中,规范化的运营正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地热水为村民打开了“致富门”。

这是惠州地热资源、矿泉水资源开发带来的城市发展的鲜活例子。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博罗和龙门,该类矿产资源还分布于惠城、惠阳、惠东等多个城市片区,为城市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这一情况在《矿产规划》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示。规划内容显示,截至2020年,全市已发现地热田26个,主要分布在龙门县和惠东县,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条件成熟,开采前景好。矿泉水资源同样丰富,已发现矿产地17处,已探明资源储量的10处,分布于惠阳、惠东、博罗及龙门等县(区),属偏硅酸低矿化度矿泉水,属较好的优质矿泉水,开发利用前景广。

然而,作为地下水资源,地热资源和矿泉水资源并非取之不竭。当开采量超过允许开采量时,将可能导致资源枯竭,或者造成水质变化,地面塌陷等问题。如何引导资源的规范有序开发,成为了规划的重点。

对此,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当前正在对地热、矿泉水矿山进行全方位的水质、地下水位、水温动态监测。同时启动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动态信息智慧管理平台,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将惠州打造成温泉旅游度假胜地及高质量知名矿泉水生产基地。

在统筹规划层面,该规划针对两类资源的开发限额也作出了明确要求。提出全市地热资源最大允许开采量为4823万立方米/年,矿泉水总允许开采量为7915.05万立方米/年。在“十四五”期间,全市地热、矿泉水开采总量控制在最大允许开采量的70%以内,防止因过量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或诱发地面塌陷,实现资源的循环永续利用。

具体到实施环节,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适度开发利用地热、矿泉水。在规划周期内,惠州将以惠城区黄沙洞地热田、惠东县安墩地热田、龙门县南昆山地热田、罗浮山矿泉水为重点,推进6个地热及4个矿泉水矿山的挂牌(延续)工作,引导地热、矿泉水资源整合开发利用,提高产业集中度,有效提升矿业及其延伸产业总产值。

■相关

惠州发布绿色矿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

持证在采矿山

今年全部达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紧随《矿产规划》,惠州市政府办公室再度印发《惠州市绿色矿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下称《发展行动》),明确今年底全市持证在采矿山100%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动态信息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基本建成。到2025年底将全面实施绿色勘查开采,形成勘查开发布局合理、矿地和谐发展、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恢复治理和保护发展的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

梳理近年来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的石料矿采矿权出让信息,除了在明确价格、矿区、开采规模,以及详细介绍矿区的情况外,产权交易须知均明确了绿色矿山创建需求,详细地约定好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地和谐创建等方面的投入资金额,作为合同约定确保矿区的绿色发展、和谐发展。

“绿色矿山是实现矿产集约高效发展的基础,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发展绿色矿业的必由之路。”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事实上,总体规划中就关于绿色矿山的阐述,之所以出台发展行动,就是为了深度践行绿色矿业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保护好矿区生态。

关注动态的矿产开发表现,惠州近年来绿色矿山创建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据市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和矿产管理科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建成绿色矿山35个,其中已被列入国家级绿色矿山目录的绿色矿山4个,已通过省自然资源厅评审的绿色矿山31个,绿色矿山完成率66%,共计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工程34项,在采矿山完成治理面积216.74公顷,历史遗留矿山完成治理面积161.8公顷,惠州市绿色矿业事业长足发展。

随着发展行动的施行,惠州绿色矿业事业也将迈入新阶段。市自然资源局上述负责人介绍,根据行动要求,2023年底,全市持证在采矿山100%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到2025年底,全面实施绿色勘查开采,形成勘查开发布局合理、矿地和谐发展、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恢复治理和保护发展的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为惠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建筑石料资源保障。

具体到实施路径,该发展行动从矿产资源调查、勘查、规划审批,以及各类综合利用均作出指引。明确通过“淘汰一批、整合一批、修复一批、新建一批”的方式,加快小型矿山整治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同时鼓励大中型绿色示范矿山企业以兼并、重组、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牵头整合资源,鼓励地勘单位、科研院所等以技术入股方式参与资源开发整合。到2025年底,大中型矿山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

与此同时,在矿产出让环节全面推进矿业权“净矿”出让。“真正让企业摘牌采矿权之后就能够迅速入场建设,快速投产。”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将不断提升矿产资源综合管理水平,科学有序出让矿业权加强矿业权出让前期准备工作,依法依规避让禁止、限制勘查开采区,科学合理确定出让范围,并做好与用地、用林等审批事项的衔接,有序提升矿产的开发效率。

针对记者询问将如何保障各项行动举措的有序落实,该负责人介绍,全市当前正在加速构建市、县(区)和各有关职能部门联动机制。要求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矿山安全、水土保持等政府职能部门按照各自涉及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职能,对照本部门审批(备案、评审)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技术方案,细化分解各项工作指标并进行列表排期,强化批后监管,倒逼各单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到今年底全市持证在采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链接

惠州划定6类矿区

能源资源基地

落实上级规划部署的新丰雪山-左坑稀土矿国家能源资源基地1处,该区域涉及韶关、清远、惠州三个行政区,区内已设稀土探矿权1个、采矿权1个,总规划面积为659.9平方千米,稀土氧化物资源储量19.7万吨,其中在惠州市境内占地面积为0.0236平方千米。

国家规划矿区

落实上级规划部署的稀土矿国家规划矿区1处,总规划面积为26.548平方千米,稀土氧化物资源储量估算为5415吨,区内已设陶瓷土采矿权1个、地热采矿权1个。

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区

落实上级规划部署的重稀土矿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区1处,面积为21.5平方千米,磷钇矿资源储量1674.4吨,区内设陶瓷土采矿权1个、地热采矿权1个。

重点勘查区

划定重点勘查区4处,总面积为933.7平方千米,重点勘查铜、铅、锌、金、银、钨、锡、地热、矿泉水等矿种。

重点开采区

结合惠州市矿产资源禀赋特征及其产业现状,围绕勘查开发保护布局及开发方向,以地热、矿泉水为主,以资源储量、成矿条件、开发规模、产业基础等因素为划分依据,划定重点开采区5处,总面积为185.17平方千米。

集中开采区

统筹惠州市辖区内建筑用石料开发大局,现行试点推行大中型建筑用石料开采加工基地建成、开展基地化建设,结合各县(区)实际,划定8个建筑用石料集中开采区,总面积为65.57平方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地热   惠州市   全市   惠州   矿产资源   石料   矿泉水   矿业   矿山   矿产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