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云科技张文翊:企业上云对冲“不确定性”

本报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在近现代企业的经营史上,从未遭遇过像过去三年一般密集的挑战。全球经济在疫情的冲击下,成为首当其冲的失序阵地,加之地缘冲突的加剧,全球商业公司都在疲于应对应接不暇的“不确定性”。

危机之下,应对的共识也在形成。营收的收缩,让对于降低成本更为迫切的企业更加开放地拥抱新技术与数字化转型。其中,上云成为越来越多公司的共同选项。

IDC发布的《Worldwide Semiannual Public Cloud Services Tracker》 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551.6亿美元,同比增长134亿美元,年增长率到了32%。其中,中国内地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同比增长 27%,达到 99.6 亿美元,占全球云支出的 18%。

作为全球第一大云厂商,亚马逊云科技在全球市场持续扩大部署规模,已经在全球31个地理区域建设了99个可用区,还计划新建5个国家的15个可用区,以及18个国家的21个城市推出本地扩展区。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亚马逊云科技也在获得更多的认可,瑞康医药、中集集团、李宁、三一重工、金风慧能、爱奇艺、网易游戏、携程等都在加速利用亚马逊云科技进行业务创新。

面对不确定经济环境,云计算如何助力企业发展?亚马逊云科技如何助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中国云计算市场未来将如何变化?针对上述行业关注的热点议题,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

不确定性环境下的云计算价值

《中国经营报》:回顾2022年,全球科技产业谈论最为高频的一个词就是“不确定性”。在你的观察看来,这些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张文翊:2022年对很多行业以及我们个人都是非常挑战的一年,尤其是各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挑战,诸如全球地缘冲突的动态变化、全球经济放缓、通胀与供应链中断、能源价格浮动、疫情的反复、各国持续优化的数据安全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等。

这些“不确定性”让企业的生命力更加脆弱。在标准普尔500指数里的企业,平均寿命从1958年的61年降到了2022年的不到18年。因此,在不确定性已然成为企业运营“新常态”的当下,如何赶上甚至超越变化的速度,建立业务的“确定性”,是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中国经营报》:在你看来,企业在应对不确定性时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张文翊:不确定性的因素非常多,而且变化也非常快。但就像达尔文最著名的“物竞天择”理论:“生存下来的既不是最强壮的物种,也不是最聪明的物种,但它是最能适应变化的。” 这句话对目前很多面临不确定性的企业来说同样适用。

我们的首席执行官Adam Selipsky近期也提到,应对不确定性,企业需要从降低成本、提高业务弹性伸缩的能力和加速创新三个方面着力。云计算在这三方面都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帮助企业快速适应变化。这也和埃森哲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的调研结果不谋而合,80%的企业高管都认为上“云”可以降低业务的不确定性。

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

《中国经营报》:控制成本,增加营收,是现在企业非常关注及重视的一个话题。云如何在这方面帮助到企业?

张文翊:首先,云的规模效应让企业可以低成本地获得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比如享受极低价格的冷存储,100TB的数据在云上存储一天只要几十元。

其次,使用云是按需付费,按实际使用付费,企业不用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硬件和基础设施,这就能将固定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

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充分利用亚马逊云科技的技术深度,对自身的云上工作负载进行精细化运营,并且可以充分利用亚马逊云科技不断更新升级的核心技术,建立更高性价比的云底座。以存储服务为例,亚马逊云科技的智能分层服务可以自动以最经济的形式分配云上的冷、热、温数据,优化企业的存储成本,比如,连续 90 天没有被访问过的对象将会被自动移动到归档即时访问层,存储成本可以降低近70%。

目前的统计数据,都证实云能更好地节省很多企业的成本。

《中国经营报》: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云具体起了怎样的作用?

张文翊:首先,企业迁移上云就可以降低碳足迹。例如亚马逊云科技使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为数据中心供电,同时还通过移除传统数据中心里的中央不间断电源UPS,转而采用集成在每个机架的小型电池组和定制电源等一系列措施来降低能量转换损失。调查显示,与传统的数据中心相比,迁移上云之后,亚马逊云科技可以将客户的碳足迹降低近80%。

其次,通过管理云上应用的可持续性,企业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碳足迹。亚马逊云科技提供了良好架构框架和一系列工具,帮助用户按照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来构建云上应用。比如,客户可以使用亚马逊云科技的碳足迹工具了解自己云上应用的碳排放现状,并能预测未来的碳排放。客户也可以在云上选择能耗更低的底层硬件,比如采用亚马逊云科技的自研芯片。

最后,针对不同行业的减碳场景,亚马逊云科技与合作伙伴一起,提供了通用解决方案,也针对汽车、制造、能源等重点行业开发专属解决方案。

深耕服务中国市场

《中国经营报》:现阶段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有哪些变化趋势?

张文翊: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公有云市场,但云计算仍然只占整体IT支出的不到3%,中国的云计算行业增长潜力巨大。根据我们观察,目前中国云计算产业有几个主要趋势。

第一,上云的趋势已经从互联网企业拓展到传统行业。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化创新和转型的大潮从互联网领域向传统行业渗透,我们看到应用云计算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逐渐由第一批互联网企业向传统行业,如制造、汽车、零售、医疗和生命科学等拓展,这跟中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大趋势是相符的。

第二,上云在更多向用好云发展,加大“用数”“赋智”是趋势。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不仅仅满足只是简单把业务从传统的IDC部署在云上,而是希望能够进行云原生的转型,加快云上的业务重塑和创新。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原来很多客户仅仅使用存储、计算、网络三大件,现在,使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了。

第三,在云上建立数据战略、用数据驱动业务决策是越来越多企业的核心诉求。分析人士预测,未来五年产生的数据量将会是数字时代开始以来的两倍多。企业的创新离不开数据。数据除了能驱动决策,还能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如何管理海量数据,挖掘数据价值,对每个组织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数据是应用程序、流程和业务决策的中心,几乎是每个组织数字化转型的基石。企业要发挥数据价值,需要建立端到端的数据战略。

《中国经营报》:亚马逊云科技如何应对这些变化趋势?

张文翊:首先,亚马逊云科技制定了“襄百业”的战略重点,希望通过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技术和丰富的客户实践,助力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比如,针对汽车行业,我们在自动驾驶、车联网、软件定义汽车三个重点领域发力,全面赋能汽车行业向数字化转型。在制造行业,我们从工程与设计、设备综合效率及生产优化、供应链管理、智能设备、质量管理等核心应用场景,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其次,亚马逊云科技提供广泛而深入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服务,可以全方位满足企业的需求。比如西门子的成都灯塔工厂利用我们的机器学习技术部署了全球领先的工业废料自动分类系统,帮助西门子把分类的准确率从70%提升到97%以上。

另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提供完整、全面的数据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更安全、更有效率地挖掘数据的价值。

《中国经营报》:展望未来,亚马逊云科技在中国市场有哪些期待实现的计划与目标?

张文翊:中国一直是亚马逊云科技在全球业务布局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未来,我们将通过“连中外,襄百业,携伙伴,促绿色”战略举措,持续推动中国业务的快速发展。

同时,亚马逊云科技也致力于帮助中国本土的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亚马逊云科技是全球云计算的引领者,这使得我们成为企业全球化拓展的最佳技术桥梁。同时,亚马逊云科技也致力于帮助中国本土的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我们希望可以依托我们的全球资源和优势,更好地植根本地,支持中国企业的本地创新和全球拓展,以及跨国企业的本地发展,助力更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参与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亚马逊   不确定性   科技   企业   助力   中国   支出   足迹   对冲   成本   传统   客户   业务   数据   全球   行业   张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