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软件名城到软件名城标杆城市,济南软件产业提档升级之路怎么走?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

近年来,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和数字经济引领战略,软件产业是主攻方向之一。作为全国第二个软件名城,2019年以来,济南市先后出台《加快软件名城提档升级 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深入实施“五名”工程,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获批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从产业规模方面看,2022年,济南市软件业务收入4382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目前,全市行业纳统企业超过2000家,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规模总量占据全省半壁江山,创新平台、资质资格、重点企业、优秀产品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首批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国字号”招牌。

从名企名品方面看,累计培育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11家、全国软件百强企业13家,上市软件企业达到19家;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工业软件优秀产品、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省级软件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省级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省级大数据“三优两重”项目、省级工业领域优秀数据安全产品等入选数量均居全省首位。浪潮云蝉联中国政务云市场第一位,华天软件的三维CAD平台打破了国外巨头在航天、船舶的垄断地位,金现代、山大地纬、普联软件、山大欧玛、积成电子、兰剑智能等企业在相关领域市占率排名前列,自主品牌应用软件数量国内领先。

从产业生态方面看,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国产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和信息安全软件生态链,先后获批省级软件名园、省级大数据集聚区、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部省市共建中国算谷重大产业生态项目,华为三大创新中心及区域总部、阿里区域总部、百度山东数据标注基地等项目先后落地济南,为加快软件名城提档升级,推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支撑。

不过,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软件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2022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中国软件名城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名城管理工作,确定了名城建设由产业规模导向转为高质量发展导向。

近期,济南市出台《济南市加快软件名城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未来软件产业下一步发展明确了“施工图”。

《行动计划》提出,聚焦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和数字经济引领战略,加大软件名城品牌建设力度,拓展软件产业规模厚度、创新深度、应用力度、空间广度,打造产业实力领先、创新活力迸发、应用赋能多元、产业生态繁荣的中国软件名城标杆城市。

提档升级,从软件名称到软件名城标杆城市,济南制定四大行动、16项具体任务。一是产业创新体系强化行动。围绕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开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支持技术开源开放3项具体任务。二是产业链供给水平提升行动。围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分类,开展聚力攻坚基础软件、突破发展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应用软件、培育壮大新兴平台软件、加速提升嵌入式软件和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6项具体任务。三是融合应用赋能深化行动。围绕发挥“软件定义”作用,开展推进重大工程软件应用和推动行业应用场景开放2项具体任务。四是产业生态体系构建行动。围绕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开展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支持信创产业链式发展、加强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培育集聚软件人才5项具体任务。

不难看出,《行动计划》高点定位,重点任务谋划明确,且每项任务都给出了推进路径和具体举措,软件“五名”工程调整为“七名”工程(名城、名园、名企、名品、名人、名院和名展),同时应用牵引的导向更加明确。

蓝图已就,下一步如何落地落实?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汲佩德介绍,将按照《行动计划》明确的“施工图”,坚持目标、问题、结果3个导向,进一步加大推进落实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提升园区能级。加快推进中国算谷、国家大数据产业基地等核心载体建设,吸引和集聚一批优质软件企业;推动齐鲁软件园提档升级,提升承载能力,争创中国软件名园;支持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长清软件园等园区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争创省级软件名园;围绕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市级软件园区,到2025年,新增市级以上软件产业集聚区10个以上。

突出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着力做好存量升级、增量加力、成果转化三篇文章。全力推进华为区域总部、开源工业软件研究院、工业软件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建成、早达效;聚焦全球软件500强企业、国内软件百强企业、国内外上市软件企业等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着力引进一批软件领军企业和优质项目;依托各类创新平台,促进“双创”成果项目化产业化,新培育一批高成长性软件企业。

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围绕“七名”工程,持续优化政策举措,加快出台软件产业专项人才政策;支持企业申报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信创适配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强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软件园区管理服务机构专业化发展,为企业提供测评、咨询、认证等全方位公共服务;加大政策宣贯力度,真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段婷婷 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名城   济南市   软件   济南   标杆   中国   省级   产业   项目   工业   数据   城市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