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应该东进还是北上?未来,历史会怎样选择?


这个问题看似不再需要讨论,主要是已经既成事实,但是利与弊以及未来的变数还是可以讨论的。目前,成都发展主战场肯定是东进区域,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区就是东进的两大桥头堡,发展成效也很喜人,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大概不出10年,在这两个区的携手之下,应该会再造一个新成都出来,到那时,高新区的繁华将黯淡不少,甚至被取而代之。

成都东进,一方面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个国家战略,成渝相向而行,合力打造“两中心两地”(即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另一方面,也是成都打破“两山”(龙门山和龙泉山)夹一城不利局面的突破之举,这样会给成都未来发展赢得更多空间。这两个方面,概括来说,就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把国家的战略部署和成都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这样的布局,没什么大的问题,也遵循了城市发展规律,有利于打破成都摊大饼发展的固有模式。

但是,聚力向东,难免会影响或者忽视西面和北面的发展(南面依托高新区,早就是先发者,现在和东面又形成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是新发展阶段的受益者,所以,南面不需要担忧)。

成都的西面,是传统的商贸节点和旅游胜地(有金温江银郫县,有都江堰—青城山、大邑—西岭雪山等),北面,则是传统的工业基地和创新中心。N年前,在西面和北面充分发展、一片繁荣时,东面还是一片纯朴的农耕场景和原始的山山水水。

从成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来看,西面和北面一直是成都的顶梁柱区域,但现在却正在被后起之秀东部区域远远甩在身后。这里重点说说北面。

北面的工业(有新都、青白江这样的老工业基地,还有德阳的重工业基地),一直都是四川工业的重要支撑,北面也是四川开放发展的重要枢纽(有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和自贸实验区,有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要的川陕大通道),北面也是全国分量最重的创新中心(有绵阳这个科技城,三线建设时,许多军工企业落地新都、德阳、绵阳),北面也是四川最厚重最神奇文化的所在地(有广汉三星堆,有数之不尽的三国蜀文化,够牛了吧),最后,北面还是成都平原的核心区域,成都平原大部分区域都在北面,属于都江堰精华灌区,四川最好的耕地就在这个区域。

有着这样的基础和积淀,成都北部竟然没有成为成都未来发展的主阵地,也是够可惜的。

不过,成都北部区域也不要气馁,下一步,当新城开发达到上限、城市更新成为主流之时,成都北部区域将再次成为成都发展的主阵地,历史应该会这样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成都   大邑   郫县   成都平原   都江堰   德阳   绵阳   青白   区域   未来   历史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