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西南第一城重庆,如果没去过这三个地方就等于白来

文|叫小焦

编辑|叫小焦

图|叫小焦

文章约3200字

阅读时长约6min

前言

在重庆,有一种出行方式叫爬坡上坎,有一种幸福叫开窗见绿。初冬的早晨,层层薄雾缓缓升起。如在最高处向下俯视,高低错落,活像是一座来自未来的城市。但走出门,一瞬间又会被这浓浓的市井气息拉回到当下,怅然若失。

重庆概况

重庆市坐落于我国西部的中纬度地带,简称为“渝”。北边与陕西省接壤,南边与贵州省毗邻,东边挨着湖北省和湖南省,西边连着四川省。是我国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东联西引的结合部,也是我国仅有的四个直辖市之一。

重庆市凭借着其独特的地势和城市规划被称之为“山城”或者“江城”,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也是相当独特的存在。

重庆解放碑

重庆市全市总面积为8.2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直辖市,即使北京、天津和上海加起来的总面积也不低一个重庆市。


截止到2022年末,重庆市的常住人口大约为3213万人,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不仅有汉族,还有苗族、回族、满族、壮族、土家族等55个少数民族。

壮族

重庆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热冬暖、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最高可达到18摄氏度。重庆市降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可达到1100毫米左右,尤其是在夏季降雨频次最大,占据了全年降雨量的50%,冬季则比较干燥,只占全年降雨量的5%。


由于独特的地形再加上这种特殊的气候,重庆便成为了这样一个多雾的城市,有着“雾都”的称号。


想当年号称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全年也不过只有94天有雾,那个号称远东雾都的日本东京全年平均雾天也不过是55天,而重庆一年基本有104天都是雾气迷蒙。


重庆的雾这么大,当然离不开水。重庆域内的水系十分丰富,流入重庆的河流繁多,18条河流的流域面积超过了3000平方千米,36条河流的流域面积超过了1000平积千米,207条河流的流域面积都超过了100平方千米,其中主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培江等等。

雾都重庆

重庆市国家级别的历史名城,3000多年前此地就有了相应的文字记载和文物流出,是名副其实的巴渝文化发源地。


具有3000年丰厚历史文化的重庆也积淀下了相当厚重且有趣的旅游资源,有着山、水、泉、瀑、峡、洞为一体的特点。全市有着自然和人文景点共有300余处,其中还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300余处。


洪崖洞

洪崖洞金黄的身姿与独具一格的建筑特点一直在网络热门视频上高居不下,几乎所有游客到重庆旅游必打卡的项目之一就是这个美轮美奂的洪崖洞。

洪崖洞在重庆市渝中区沧白路,位于重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与嘉陵江悬崖的交汇地点。有着相当可观的区域位置,与江北嘴中央商务区、重庆大剧院和朝天门大桥隔岸相望,灯光璀璨,繁华无比。

洪崖洞

洪崖洞是国家认定的4A级旅游风景区,是被称之为重庆市的“城市名片”和“重庆人的宴客厅”的存在。如果你来到重庆不来一趟洪崖洞就相当于去朋友家里做客,而没留下来吃饭一样令人遗憾。


洪崖洞原名为“洪崖门”,是老重庆时期“九开八闭”十七门中的闭门,也是古代巴国至明清时期的军事重地和最早最发达的通商口岸,是完完全全的巴蜀文化兴衰变化的缩影。


洪崖洞建立在高达75米上的岩石峭壁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世界奇观,也被称之为中华悬崖城。其建筑不仅复原了巴渝地区的古都风貌,还将老重庆最具有特色的吊脚楼、古牌坊、木锤花、悬挑梁、雕刻楼朗、半山街市和青石板路等山地居民的大智大慧体现的淋漓尽致。


小小的一个洪崖洞的建筑特点将整个重庆的不走寻常路、立体式交通的特点别有生趣的体现出来。


远观这座闪亮的建筑就如梦如境般鼎立于此,进入其内,在美食的香气和市井的呼喊声中行走,就像是在由真实编造的梦境中悠扬飘荡,分不清何为自己,何为他人,心中只剩下了这座不夜城。

洪崖洞美食

白日的洪崖洞稳重又带着些神秘,一入夜,这建筑便如梦般璀璨,静中带动,热情奔放。每一层都有着不同的主题,小小的几座建筑,能够在里面待上一周不腻味,可见其一应俱全的经营模式有多大的吸引力。


磁器口古镇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嘉陵江畔,距今已有将近1800年的历史,是极具文化特色的文化景点之一。


瓷器口古镇蕴含了相当丰富的巴蜀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有着“一条石板路,万年磁器口”之说。瓷器口古镇蕴含物品种类其繁无比,是重庆古城的一个集大成的缩影和象征,有着“小重庆”的称号。

磁器口

磁器口古镇最早的名字叫白岩场,始于宋真宗宪平年间,得名于这里的一座白岩寺。清朝初建,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这里的主要产业,随着工艺的不断精进,瓷器品种也在不断增多,名气便逐渐扩大了起来,引得许多人慕名而来,只为淘到物美价廉的好辞。


久而久之这里便也成为一个藏龙卧虎的地界,谁人都不敢轻视一个随便问价的路人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商小贩。


解放以后,磁器口繁华依旧,码头从早忙到晚,这里的人员流通、上货下货不亚于如今互联网上的某家热门网店。期间还流传着“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寨明灯”一说,形容这里几乎不存在万籁俱静的时刻,几乎整日整夜都是人声鼎沸,叫价压价。


磁器口古镇是沙磁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与津沙文化区、成都金牛文化区、北碚文化区并列成为中国大后方四大文化区之一。

磁器口美食

现在磁器口古镇已经不单单是买卖瓷器了,为了迎合更广大的消费人群,榨油、抽丝、制糖、烧烤等一系列重庆特色小吃通通汇聚于此,且在中国传统假日期间也会在此举办古镇特色传统活动,吸引着重庆市内外数万市民前往参加观看,其乐融融,饶有趣味。


磁器口古镇蕴含着深厚历史人文信息,从古镇的环境到建筑再到独特的人文市井气息都吸引了海内外大量游客游玩参观,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国家级AAAAA级景区和全国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此大足石刻便成为了重庆市唯一的世界级文化遗产,不仅在重庆,在全国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足石刻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主要以佛教为主,如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造像有75处,雕像有5万多、铭文更是多达10万字以上。

大足石刻佛雕

由于独特的地势环境,大足石刻处在相对闭塞的内地山区,交通极为不便,所以不仅在几次大的战争浩劫中躲过过去,也很少遭到有组织有规模的人为破坏。


造像最初开凿于公元892年,历经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总共花费了250多年才完成,是中国石窟艺术中集大成的代表之一。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内102处摩崖雕刻的总称,其优秀的雕刻技术和展示内容都代表了公元9世纪到13世界期间,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


大足石刻主要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宝顶山石刻、华北石刻、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和石篆山石刻。


走进宝顶山石刻,随处可见的不仅仅是棱角分明的高超技艺还有丰厚悠久的历史内容,几乎随时随地就能来一节别有生趣的传统文化历史课。站在诸佛面前,扑面而来的气息足以使如今的我们感受到跨越千年的虔诚。


卧佛、千手观音、六道轮回、牧牛道场、圆觉洞等等等,每一尊石刻矗立于此,威严鼎立,其背后蕴藏的故事更是丰富多彩,极富哲理,个个都能称之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大足石刻佛雕

在大足石刻,一尊尊佛陀虽然镶嵌于山水之间,但置身其中却丝毫不觉得突兀,仿佛佛就生于此山中,它们相互交通,主次分明。


没有哪一个佛像逆着山势显得极其夺目,而是个个都依托这山形起伏不定,贯穿其中,不仅每个佛像的形状与自然造物交融得当,刻画的内容也是前后连接,形成了一个连贯有序的整体。


在绵延的悬崖峭壁之上,一尊尊佛像犹如一幅图文一样生动的展现在芸芸众生面前,彼此守望,相互祈福。


结语

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条件使重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西南第一城,不管是天时地利还是网红营销,每年将近5亿人的客流量带给重庆的绝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那么简单,这座城市的风貌和历史底蕴也在这场洪流下得到保留和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重庆   大足   文化区   重庆市   石窟   石刻   瓷器   古镇   地方   建筑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