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都有抽动症?普通家庭怎样治疗抽动症?

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会看到一些儿童有频繁眨眼、缩鼻、努嘴、发声、耸肩、抖腿等等表现,这些可能是抽动症的表现。#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以男性居多,多见于7-12岁。在临床评估中,若抽动症孩子的症状较轻,不影响学习、情绪、交流和生活,家长不要过于焦虑,儿童可以不治疗。

但倘若抽动已引起儿童不适,造成学习下降、情绪不稳定,感到自卑,影响同伴交往时,则应当接受治疗。

抽动症儿童为何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快节奏,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抽动症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呢

一方面,人口的增长和环境污染等外部因素对人类身体的影响不容忽视。

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心理压力、不良饮食习惯以及缺乏锻炼等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儿童身体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影响。

此外,现代社会中学业竞争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社交压力等也给孩子带来了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很容易导致儿童焦虑、抑郁等问题,从而加剧他们出现抽动症的风险。

除了环境和心理因素外,抽动症也可能与基因相关。

近年来,遗传基因研究表明,抽动症有可能是由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这也意味着,某些家庭有较高的风险患上抽动症,在孩子出生时,父母需要特别关注其发育状况,注意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减少抽动症发生的风险。

总的来说,抽动症儿童的数量增多,与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有一定联系,同时也和遗传基因有很大的关系。

要想减少抽动症儿童的发生,我们需要从改善生活环境、降低生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等方面入手,同时也要注意遗传基因的传递和作用机制,以期达到减缓抽动症患病率的目的。

若怀疑孩子有抽动症倾向,识别下方获取抽动症筛查量表!

—测评须知——

1. 本测评适合3-24年龄阶段

2. 主要针对孩子的频繁眨眼、清嗓子、耸肩等方面进行评估

3. 为了评估结果的客观准确,请您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勾选

孩子若有抽动症该怎么办?

治疗儿童抽动症必须从源头着手,医生、病人、家长、教师多方面密切配合,从源头上消除致病因素,方有望完全治好抽动症,并遏制共患病的发展,避免造成更大的功能损害。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家庭咨询、生物反馈、行为治疗、团体治疗等各种手段。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是多样化的。当我们发现某些紧张因素引起抽动时,首先是消除紧张源,让孩子放松,而不是急于用药、针灸、按摩等。

其次,我们要劝导家长对孩子的抽动症状保持镇定,不要自身情绪紧张影响孩子,更不要不时提醒孩子的抽动,这样对孩子抽动的主观控制很不利。

最后,医生在用药方面,视病情而定。家长务必遵照医嘱,规范治疗。达到最佳治疗的关键是深入挖掘和找到环境紧张致病因素,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并一步步训练儿童有效控制抽动行为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孩子   基因   症状   情绪   紧张   家长   因素   压力   风险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