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丰:ESG不是骗局,应得到重视

来源:环球时报

ESG是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的简称,是本世纪初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牵头发起并推动的企业更可持续框架体系。近年来,ESG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但也在美国等不少国家引发激烈争论。这不单是因为ESG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公司的夸大和“漂绿”行为,还因为其标准不统一而导致对不同公司的评级结果差异较大。比如马斯克就曾因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被标普500指数评为全球最佳ESG的前十名,但特斯拉却没上榜,而谴责ESG是一个骗局。还有更恶劣的,是一些机构或企业把ESG当生意做,通过不实和虚假信息博取名声、获得利益。对于这些问题,当然都需予以及时和针对性的处理,但同时我们也需注意,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对ESG加以否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尤其需要讲清楚实施ESG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讲清楚为什么各国应大力推动ESG。

推动ESG的必要性是什么?就是人类正面临多重危机,尤其是联合国说的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三重星球危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在所有这些危机中,气候变化危机是特别紧迫且需要世界各国紧急行动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过去三十多年汇集全世界的相关专家发布了六次报告,在科学上已经充分证明气候变化的存在和人类活动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IPCC用大量科学证据表明人类必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国际社会达成的诸多应对气变条约也在政治和法理上表明世界大多数国家在认识上的一致。

其次,推动ESG在经济学上是有学理基础的。很多质疑的人都会搬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话: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是使股东回报最大化。这种“弗里德曼主义”有两方面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

一是其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提供公共产品需要由政府通过从企业那里获得税收来实施,企业没有法理上的责任做相关工作。这个问题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世界各国及其企业都有责任应对人类面对的危机,气候变化等三重星球危机已威胁人类生存。通过碳配额、碳市场和碳税等机制来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正越来越具有法律层面的强制性。欧盟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不久前通过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已经明确要求所有在欧运营的大型企业均须报告可持续发展政策和绩效。

二是“弗里德曼主义”的经济学基础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了。传统的经济学没有充分考虑企业活动造成气候、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方面的负外部性,当这些负外部性越来越显著甚至达到危机程度时,仅以利益来衡量和指导企业的活动,这样的经济学理论是有严重缺陷的。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学的理念和理论必须改变,要把气候、环境等因素作为要素纳入企业生产和经营计量中来。

总之,希望通过当前围绕ESG的争论,能让世界各国对ESG有更全面的认识,让世界各地的企业能够积极推动ESG,共同应对人类面前的多重挑战。(作者是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联合国   法理   世界各国   骗局   经济学   气候变化   重视   危机   人类   环境   责任   企业   王元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