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建言提高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 调整税优政策

本报记者 崔文静 夏欣 北京报道

实施仅3月有余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两会关注的焦点。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过去5年发展时提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覆盖10.5亿人,基本医保水平稳步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3月2日消息显示,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达2817万人。尽管这一数字在符合个人养老金开立条件的10.5亿人中占比不足3%,但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内的诸多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其实施时间尚短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同时正视潜在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个人养老金吸引力。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两会代表委员有关个人养老金方面的建议发现,适当提高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完善税收优惠制度、优化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呼声较高。与此同时,深化个人养老金投顾服务体系、建立个人养老金应急支出机制等也被多位代表委员呼吁。

2817万人参加 缴费意愿有待提升

近年来,国内养老保险制度取得快速发展,随着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包括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公务员事业编为职业年金,企业为企业年金;以下统称为“企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在内的多层次养老制度正式建立,居民多元化养老再添新保障。

去年我国正式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根据人社部介绍,个人养老金当前每年缴存上限为1.2万元;享受税优政策,缴费阶段缴费金额享受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投资收益不征税,领取时按3%较低税率征税;投资产品方面,已有包括137只公募基金、19个商业养老保险、18只理财产品、465个储蓄存款等四大类共计639个产品获批,个人可以通过商业银行渠道开设账户、缴费并购买相关产品。此外,由人社部牵头的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已经建立,其为每一位个人养老金参加者建立了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参加者可据其直接掌握自己个人养老金的运行情况,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等入口即可直接登陆该平台。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个人养老金发展空间巨大且任重而道远。尽管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已经超过10.5亿人次,但相关报告显示,未来5~10年,中国预计会有8万亿~10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且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扩大,这就需要个人养老金的快速发展。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同时也是个人提高晚年生活品质的保障,正如部分市场人士所言,“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高品质的养老生活还需个人养老金的补充保障。”

毫无疑问,个人养老金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要想取得快速发展,首先需要正视其存在的客观问题。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建春看来,我国个人养老金发展主要面临两大困境:一是我国个人养老金整体规模较小,缴存意愿有待提升。截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1954万人,缴费人数613万人,总缴费金额142亿元。二是我国个人养老金的权益配置比例较低,投资收益有待提高。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多偏重于风险保障,投资属性不强,造成大部分产品的投资收益不高,吸引力不足,阻碍了个人养老金缴存意愿的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艺东同样认为,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受限阻碍个人养老金缴存意愿。他提到,现阶段个人养老金仅限投资符合要求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无法有效覆盖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经济基础的投资人。

除此以外,冯艺东认为个人养老金在投资顾问和税收政策方面亦存在待提升之处。投资顾问方面,金融机构在个人养老金专业投顾能力建设方面仍需提升。税收政策方面,年收入9.6万元及以下群体无法实际享受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在退休后领取个人养老金时须缴纳3%的税款,税收政策不够合理。

换句话说,个人养老金的一大吸引力在于能够享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税优利好,但年收入不足9.6万元者达不到税收起征点,收入本身无需缴费,其参加个人养老金无法享受即时的税收优惠。与此同时,个人养老金在日后提取时须缴纳3%的税款,对于这部分人而言,投资个人养老金看起来不太划算。

梯度设置税收优惠 让税优政策惠及更多人

根据个人养老金相关规定,凡是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均可参与个人养老金。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5亿人;人社部日前信息显示,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为2817万人,这意味着符合个人养老金开设条件者中仍有97%尚未采取实际行动。

如何让更广泛的个体行动起来?一条条建议在全国两会上被相继提出。

记者梳理发现,提高个人养老保险缴存上限和调整税优政策是被反复提及最多的两条措施。前者无需多言,即将每年个人养老金缴存上限1.2万元适当提高,人社部副部长李忠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亦表示,日后会适时调整缴费上限。

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冯艺东建议根据个税缴纳水平梯度设置税收优惠水平,针对中高收入人群适当提升可投资额度与个税抵扣水平;针对收入水平达到个税起征点前投资的个人养老金额度,在领取时免收3%的个人养老金税;探索根据持续参与时长与账户余额对养老金税率进行梯度设置,激励各收入层次群体参与、有效扩大个人养老金账户缴费金额。结合财政承受能力与个人养老金替代目标,统筹第二、三支柱的税收优惠,特别是对参与企业年金的企业员工可设置享有更高水平的税收优惠比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工作年限差异化设定税收优惠补贴比例,鼓励更多年轻群众在配置第三支柱时敢投、能投、主动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同样建议可考虑分档分级税优政策设计,对中低收入人群实行全程免税优惠。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亦建议对税收优惠制度进行完善。

优化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同样被代表委员高频提及。蔡建春建议有关部门将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可投资产品类别,扩大个人养老金可投资范围。他认为指数基金是个人养老金配置权益资产的合适工具之一,一方面,指数基金具备风险分散、投资成本低廉、持仓公开透明等多方面优势;另一方面,指数基金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市场流动性持续提升、投资环境逐渐改善,为个人养老金入市创造了良好条件。冯艺东同样建议拓展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他提议在现有基础上兼顾流动性、收益水平与风险控制,增加非养老目标FOF、公募REITs、公募基金投顾等投资品类,畅通养老金配置权益类产品渠道,促进实现退休收入保障目的。

与此同时,深化个人养老金投顾体系也被带上了两会。冯艺东建议金融监管机构在监管评价等方面制定激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投资者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管理等方面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提供个人养老金全生命周期管理专业服务。针对个人养老金投资者建立特色、专业的投顾平台,设计多套固定的金融投资组合产品并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资产配置。

此外,彭静提议建立个人养老金的应急支出机制,当发生参保人及其家庭成员发生重大疾病等情形时,可在提前领取养老金后账户资金继续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建立激励机制也被部分市场人士视为提高个人养老金个人参与度的力措之一。具体而言,即当个体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并缴费时,政府或企业为其免费匹配一定金额或一定比例的个人养老金。比如,企业和个人各缴纳8%,缴费进入个人账户。如果实行相应激励机制,个人主动缴纳个人养老金可以实实在在看到缴费金额的增加,缴费意愿自然会大为提高。

彭静还建议建立统一的养老金账户,将一、二支柱养老金的账户信息汇总到个人养老金账户中,便于查询管理,同时强化信息平台建设,为广大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保障。

此外,她还提及加强巩固第一支柱养老保险的基础地位,保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基本稳定,相应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完善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征缴制度;扩大第二支柱养老金的覆盖率,通过建立企业年金激励机制,将第二支柱剩余的税收优惠额度转移到第三支柱,允许企业员工在离职后将年金转移到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中。

人社部部长王晓萍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社保体系建设将坚持“一扩大、两完善、三提升”。“一扩大”即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两完善”的第一个完善是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的措施,积极稳妥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养老需求。第二个完善是完善社会保险待遇调整机制,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养老金   上限   政策   梯度   养老保险   政协委员   账户   支柱   意愿   金额   业界   人数   制度   建议   基金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