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一生,短暂而绚丽,给后人留下的是他的爱情故事与诗歌

徐志摩18岁结婚,21岁生子并赴美留学,24岁开始写诗,34岁不幸离世。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一段段爱情被徐志摩挥洒于笔下,谱写出一篇篇经久不衰的爱的诗歌。

1897年 1月15日,生于海宁硖石。谱名章垿,后改字志摩。

1900年 进入家塾读书。

1907年 就读于硖石开智学堂,1909年毕业。

1910年 春,入杭州府中(后改为杭州一中)。与郁达夫同学。

1913年 在校刊发表第一篇文章《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

1915年 夏,考入上海沪江大学。秋,与张幼仪结婚。

1916年 秋,于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

1917年 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继续学习。

1918年 长子阿欢(徐积锴)出生。8月,由上海赴美留学,进入克拉克大学社会学系。

1919年 6月,毕业于克拉克大学。9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政治学系。

1920年 9月,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题为《论中国的妇女地位》。10月,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冬,张幼仪到伦敦。

1921年 开始新诗创作。在伦敦认识随父亲林长民游学的林徽因,后因林长民引荐,认识著名学者狄更生。在狄更生的介绍下,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秋,张幼仪到柏林留学。

1922年 张幼仪在德国生下次子彼得。3月,徐志摩与张幼仪协议离婚。7月,在伦敦拜会曼殊斐儿。秋,离开剑桥大学,年底到达北京。

1923年 1月,曼殊斐儿去世,徐志摩作悼念诗《哀曼殊斐儿》。 3月,“新月社”在北京成立。

1924年 4月,泰戈尔抵沪访华,徐志摩陪同并做翻译。6月,随泰戈尔赴日本。作《沙扬娜拉十八首》。秋,任北京大学教授。此间,与陆小曼相识。

1925年 春,与陆小曼热恋,恋情曝光。3月,由北京启程赴欧洲旅行(即第二次欧游)。3月,次子彼得夭折于柏林。8月,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10月,接编《晨报副刊》。

1926年 4月,《晨报副刊·诗镌》创刊,任主编。6月,散文集《落叶》出版。8月14日,与陆小曼订婚。8月,开始写日记《眉轩琐语》。10月3日,与陆小曼在北京结婚,梁启超做证婚人。婚后与陆小曼回海宁硖石,年底移居上海。

1927年 春,与胡适、梁实秋等在上海成立新月书店。4月,翻译集《英国曼殊斐儿小说集》出版。8月,散文集《巴黎的鳞爪》出版。9月,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出版。

1928年 1月,散文集《自剖》出版。3月,《新月》月刊创办于上海,成为“新月派”大本营。6月,进行第三次欧游。8月,出版删改本《志摩的诗》。

1929年 下半年,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31年 2月,经胡适介绍前往北平,任北京大学教授。8月,第三本诗集《猛虎集》出版。

1931年 11月19日,在搭乘邮政货机由上海返北平的途中,不幸遇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克拉克   剑桥大学   北洋   胡适   北平   泰戈尔   北京大学   散文集   新月   上海   后人   绚丽   爱情故事   诗歌   短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