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夫妻俩卖包子10年不涨价 荤素都是1元1个

大小新闻3月1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何晓波 摄影报道)“老板,来3个精肉、两个粉条、两个茴香。”接着一声响亮的“微信收款7元”提示音传来,一盘冒着热气的包子端到了桌子上……近段时间来,芝罘区烟信红利市场北门附近的“天方包子”铺因为“10年不涨价、荤素都1元”而意外走红网络,大家纷纷留言推荐去吃店内的爆款包子,对老板这份坚持好评如潮。

“1元”包子铺网络走红

日前,抖音、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流传一段小视频,显示在一家农贸市场内,一家包子铺列出的价格表很是让人注意,上面“精肉馅、粉条肉、素三鲜、茭瓜鸡蛋、韭菜肉馅”等9种馅料的包子全都是“1元1个”。在视频中配的解说文字称“这家包子铺近10年都是这个价,玉米粥管够,咸菜随便取,绝对的良心老板”。同时,在该视频下方的网友留言更是好评如潮,“粉条肉好吃”“吃了好多次”“应该让他火起来”……

荤、素馅的包子都是1元1个,并且还坚持10年不涨价,这家包子铺是什么样的老板开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带着敬佩与疑惑,在芝罘区龙海社区南侧的烟信红利市场北门附近,记者辗转找到了这家包子铺。

因为“回头客”10年不涨价

3月10日8点,家住龙海家园社区的老李下夜班回家,按照多年的习惯,他要先吃了包子再回家休息。看到穿着工装的老李,老板娘王华问了句:“还是精肉2个,粉条肉4个,再加个鸡蛋?”得到肯定回答后,王华动作麻利地掀开热气腾腾的屉笼,捡好包子端到桌上。这边,老李自己盛了一碗玉米糊坐下开吃。

趁着客人吃饭的空当,王华和记者聊了起来。

王华和丈夫郑辉是从2013年开始经营包子铺的。由于包子铺在市场内,相对来说人流不如沿街店铺多,所以夫妇2人将包子铺定位在普通大众人群,方便附近一些工厂和单位上班的工人吃个简餐。夫妇决定精肉和其他馅的包子都卖1元1个。

因为包子馅足、味道正、品质好,关键是价格还不贵,“回头客”逐渐多了起来。几年下来,夫妻俩跟顾客们成了老朋友,无论张三李四还是谁,只要一进店,就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买多少。

王华告诉记者:“开餐饮的,无论规模大小,都离不开客人的支持,特别是‘回头客’的口碑效应。”也正是基于对顾客们的感恩,夫妇俩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坚持“肉选前肘,韭菜、茴香、鸡蛋等原料品质优等,价格不变”。

最难的时候已经熬过去了

王华说,她是烟台本地人,丈夫郑辉是河南人,10年来几乎每天都是早晨3点半起床,到店里和面、擀皮,包包子,上锅蒸,到5点半前后,开始迎来上早班和上学的客人,一直忙到7点半左右。8点前后,又迎来下夜班回家吃早饭的客人,差不多9点前后才能闲一会儿。10点开始,又要准备中午的了。相对来说,晚上客人少一点,蒸一大锅包子就可以了,卖完就收摊。

但是最累的还是每天收摊之后,要忙着准备第二天的食材,发面、择菜、洗菜、切菜、拌馅……差不多要到晚上10点以后才能回到家里。“我们两口子分工,丈夫负责和面调馅包包子这些体力活,我抽空协助丈夫,主要负责店堂招呼客人。”

2015年是最难熬的,当时原材料涨价,猪肉涨到30多元1斤,但他们的包子依然是“荤素都1元1个”。最让他们受不了的是,大蒜价格飙升。北方人吃包子、饺子都喜欢就着大蒜瓣,有些特别喜欢吃大蒜的顾客,差不多一顿饭能吃下一整头蒜。“本来猪肉就涨价了,这就几乎是赔本买卖”,那段时间,夫妇俩依旧没像其他店铺那样对“大蒜限量供应”。

而今,度过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度过了疫情防控艰难时期,王华、郑辉夫妇说,最难的时候都过去了。“我们不想当网红,只想老实做人,做本分事,我们依然坚持做好包子,用感恩的心回馈老客,经营好自己的生意。”

责任编辑:伟业

审校:王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包子   包子铺   肉馅   回头客   粉条   茴香   烟台   大蒜   客人   丈夫   老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