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孙子被举报贪污,中纪委去调查:李厅长20年骑坏4辆自行车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5年,北京中纪委办公室收到了一封特别的匿名举报信,立刻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举报人煞有介事地直指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李宏塔在当地肆意敛财,大行贪污腐败之风。

而比起副厅长这个身份更加引人注目的是,李宏塔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孙子。

李大钊先生是我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为我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宁死不屈,从容就义。

出生在革命世家里的李宏塔真会愧对遗训,腐化堕落至此吗?

鉴于李宏塔的多重身份,如果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将会在整个社会层面引起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中纪委立马着手成立专案组,到李宏塔所在的安徽省调查取证。

住破房子

李宏塔在安徽工作生活了二十年之久,身居高位。

本着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不冤枉一个好同志也不放过一个社会主义蛀虫的原则,专案组决定绕开了省纪委,直接下到基层,在李宏塔平时生活工作的地方调查取证。

可当工作人员来到李宏塔所居住的小区时,眼前的一幕却令他们惊呆了。

与其说是小区,其实就是一个老破旧的职工宿舍,这里甚至连天然气都没有开通。

根据工作人员过往的经验,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往往会在住房上犯错误。现实中的李宏塔怎么跟举报信上说的不一样呢?

工作人员带着疑虑走进了幽暗陈旧的宿舍楼,顺着水泥台阶拾级而上,两侧斑驳脱落的墙皮随着楼梯的震动时不时掉下来一两块。

来到李宏塔的家中,工作人员更是为之一惊。

一眼望穿的五十平米的三居室又小又挤。屋顶上用了二十多年的吊扇正吱嘎吱嘎作响,屋内没什么像样的装修,唯一值钱的是单位发的福利,一张三人木沙发。

李宏塔连忙将工作人员迎进屋内,难为情地说道:“不好意思,刚在下牛肉面,家里有点乱。”

说是牛肉面,可碗里却是一点荤腥都不见。

一位厅级干部的家怎会如此一穷二白,甚至还可以说有些落魄呢?这会不会是他欺世盗名的障眼法呢?

在得知工作组的来意后,李宏塔并没有着急为自己辩解,反倒十分从容地说:“我愿意配合组织的调查,我也相信组织会还我一个清白。”

李宏塔住的这套房子是1987年他来民政部门任职时分的。

这期间二十年,李宏塔不是没有机会给自己换个像样的房子,只是他自己不愿意而已。

在他任职民政厅副厅长的这16年里,他先后四次主持厅里的建房分房工作,经手近200套住房,愣是没给自己留一套。

因为每次到分房子的时候,李宏塔总想着那些身体不好的,快退休的,或者是祖孙三代挤在一起的同志,从没考虑过自己家的情况。

直到2000年的时候,省里不少同志看已是正厅级别的李宏塔还住在老破小的房子里,便提议为他补一个临街的小洋房。

可李宏塔却嫌那个房子车来人往的很是吵闹,便让给儿子住进去,自己和老伴依旧呆在这个老房子里。

生在红旗下

李宏塔出生于1949年5月,那时距离李大钊牺牲已有22年之久。

虽然他从未见过祖父李大钊,但却时刻被祖父一心为公的精神所感召。

父亲李葆华和祖父一样也是个坚定的无产主义者。

1927年4月,李大钊被捕牺牲时,李葆华年仅18岁。他因亲眼看到父亲惨死在军阀手中而痛苦万分,但却没有丝毫退缩。

1931年,心怀国仇家恨的李葆华继承李大钊的遗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北平等地从事秘密抗日斗争。

抗战爆发后,李葆华还参加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解放战争时期,李葆华在大后方积极奋战,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李葆华被任命为北平市第二副书记。

李葆华夫妻为了能将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去,忍痛将刚出生的李宏塔送到了托儿所。

虽然李宏塔的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但他却十分懂事乖巧。他知道父母是在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父亲李葆华虽然身居高位,但从不自视甚高。上下班能走路就走路,很少坐车。

他经常在北平的胡同里走街串巷,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被北平的老百姓称作“李青天”。

父亲这样低调务实的作风深深影响着李宏塔,等到李宏塔后来工作时也养成了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的习惯。

李葆华在家从不向子女提及祖辈的荣耀。因此,李宏塔直到上学后才知道自己是李大钊的孙子。

从那之后,他经常将自己是李大钊孙子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不能给祖辈丢脸。

没想到父亲李葆华知道了他的想法后却批评道:“作为一名中国人,你应当为了国家富强而努力,而非某个人的荣辱。”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宏塔茅塞顿开。此后,不论何时何地,他都以平常心来对待工作生活。

在学校里,他喜欢和朋友同学们打成一片,从不摆官二代的架子。

1965年,李宏塔初中毕业后报名参军。入伍前,一向忙碌的李葆华特意抽空回到家中给他践行。

李葆华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刚开始当兵时,李宏塔和众多热血青年一样,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但没想到他只是被分到江苏一个农场里当了一名普通的农垦兵,这让他有些泄气。

不过父亲的话言犹在耳,他很快又调整好心态。农业是国之根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活一样可以为国做贡献。

李宏塔在部队里勤学苦干,插秧、施肥、灌溉,样样不在话下,年年都被评委劳模。

退伍后,李宏塔也没有选择走捷径,而是服从组织安排转业到合肥化工厂当一名普通的工人。

化工厂不仅不是一份好差事,更是一份苦差事。

每天都要跟有害气体打交道,稍有不慎,身体就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可李宏塔从来不叫苦叫累,在化工厂继续发扬能吃苦干,乐观向上的精神。

很快,他凭借自身的本领赢得了厂领导的赏识,厂里决定推荐他上大学。

在那个年代,从厂里出去的知识分子大部分都会有更好的前途,不会再回来。

可李宏塔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定回到化工厂当一名技术骨干。

星光不负赶路人。

没过多久,李宏塔因业务能力出众和其高风亮节的行径,被推选为共青团代表,开启了仕途之路。

合肥市共青团市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安徽省委副书记等职务。

中纪委工作组将李宏塔的履历从头到尾,翻来覆去地看了个遍.

最后,向来铁面无私的中纪委也不得不不由衷地感叹道: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到市领导,再成长为省级领导,李宏塔的确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

第一辆骑自行车

从李宏塔的单位民政厅出来后,中纪委的同志来到门房。

“大爷,请问李厅长的公车在哪?”工作人员循例要检查被举报人的车辆。

门房大爷笑了笑,指了指不远处地自行车棚,“在那呢!”

看到工作人员满腹疑惑的神情,门房大爷洋洋洒洒地念叨起李厅长的好来。

“别说你们想不到,就连我第一次见到骑自行车来上班的李厅长,都以为是哪个单位的保安走错了!”

李宏塔喜欢骑自行车不爱坐汽车这件事的渊源还要追溯到他儿时的一件事。

读书时,李宏塔一直是乘坐公共汽车上下学。但他所住的大院里其他孩子进出都有专车接送,思想还不成熟的他难免会心生不悦。

李宏塔问父亲:“你有司机有车,为什么不送我上下学呢?”

父亲李葆华斥责道:“司机和车是国家分配给我方便我工作的。你有什么贡献值得国家为你配车配司机?”

一顿训斥说得李宏塔面红耳赤,从此他再也不提坐小轿车的事。

后来李葆华得知李宏塔上学的确不方便,就在二手市场给他淘了一辆旧自行车。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就成为了一名“自行车健将”。

1961年,李葆华调任华东局,全家搬到上海,那辆旧自行车也跟着去了上海,李宏塔依旧骑车上学。

1962年,李葆华调任安徽省,李宏塔和他的自行车也跟着去了安徽。

再后来,李宏塔当兵了,没法带走自行车。但他退伍回到化肥厂工作后,他又骑上了这辆自行车。

几十年来,他骑自行车上下班这个习惯也从没改变过,风雨无阻。

直到他升任为民政厅的一把手后,单位坚持要给他配备公车接送,依旧被他婉拒了。

工作人员为难地说:“厅长,您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那其他几位副厅长怎么办?”

李宏塔哈哈大笑:“我骑自行车是为了锻炼身体,不必要求人家跟我保持一致呀!”

在他工作后的几十年里,李宏塔一共骑坏了4辆自行车,穿坏了5件雨衣,7双胶鞋。

有一次,单位的一名职工看到人行道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追上去一看,果然是李宏塔。

“李厅长,你今天怎么走路来了?”

李宏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嗨,别提了!车放楼下不知道被哪个毛贼偷走了,公交车人多,还是走路自在。”

再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年龄的增长,李宏塔曾一度将自行车换成电动车。

但就是这样,他还嫌电动车费电,便又改乘公共汽车。

没有存款

李宏塔没有买房也没有买车,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不良嗜好。以他厅级干部的待遇,应该攒有一笔存款才是。

可在工作组的调查下发现,李宏塔家的存款总共才一万多。

那么,钱都去哪儿了呢?

原来,安徽省每年都会有由民政厅主办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李宏塔年年榜上有名,而且位居榜首。

这个名单可不是因为李宏塔是厅长才将他排在第一位的。而是根据个人捐款数额的多少来排名的。

每年的捐款名单上,李宏塔都是那个捐款最多的人。

经过深入了解,工作组还发现,李宏塔在群众中有口皆碑,被称作“三视”厅长:视孤寡老人为父母,视民政对象为亲人,视孤残儿童为子女。

平时他下基层的时候,看到谁家有困难了,总是会拿自己的钱救济一番。

2003年夏天,淮河滁河发大水。政府把灾民集中安置到临时搭建的帐篷里。

李宏塔为此专门带着一根温度计跑到灾民安置点,进帐篷后发现里面跟火炉似的。

他拿出温度计测了测后便一言不发地去了省委书记的办公室。

第二天,相关部门就把办公场所给腾了出来,以便更好地安置灾民。

还有一次,李宏塔去颍上县王岗镇金岗村视察,一位老大娘正在用救灾粮做饭。他揭开锅盖后,闻到米饭有发霉的味道,便拿筷子尝了下。

接着他问大娘这救济粮是什么时候领的,大娘说是两天前。

李宏塔没有当场发火,而是请老大娘装了一把米,默默装进了公文包里......

从那之后,救济两种再也没有出现过发霉变质的大米。

两袖清风,三代清廉,家风正派。

在这场莫须有的贪腐案彻查中,李家三代人没有一个是大款,甚至算得上是清贫之家。

2008年,李宏塔的儿子李柔刚结婚。婚礼场地布置的十分简单。单位的同事纷纷前来祝贺,按照习俗,大家伙都包了红包。

没想到婚礼结束后,李宏塔竟然将红包一一返还,他解释道:这是他们家的传统,大家聚在一起热闹热闹就行。

一场诬告反倒误打误撞地让全国人民看到了李宏塔这个廉洁奉公,一心为人民办实事的好官。调查结束后,中纪委决定将他树立为正面典型进行宣传。

2021年6月28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李宏塔被授予了“七一勋章”,成为了时代的楷模。

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李宏塔依旧希望能为祖国建设发挥余热。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今天我们多做一些,明天群众的难处就会少一些。”

李宏塔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一名真正的马列主义者,是一位真正的人民公仆。

他和自己的父辈祖辈们用其一生践行着入党时立下的誓言,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与嘱托。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或转发分享给他人,也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我会努力为大家奉献更多精彩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孙子   中纪委   厅长   民政厅   北平   自行车   门房   安徽省   灾民   工作组   工作人员   父亲   房子   单位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