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胡鑫宇事件:终于明白他为何走向那片森林?两条退路都被断了

2023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陈玮建议:为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不要让胡鑫宇事件重来!

陈玮代表认为“胡鑫宇事件”暴露出了两大问题:一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二是、网络情绪宣泄。

至此,终于明白了胡鑫宇为什么会在上晚自习的前夕,通过非正常的途径偷偷离开学校,并走向了那片森林。

在踏入铅山致远中学的44天里,15岁的高一学生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如:学习上的跟不上,家人的不理解,精神上的极度压抑等,一切的一切在10月14日这天爆发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悲剧的发生绝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在踏入高中校园的44天里,胡同学遭受了一些人生的挫折,或许在常人看来是成长代价的事情,却最终压垮了胡同学生的希望。

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人生规律,要不是迫不得已没有人愿意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

在走向学校附近的那片森林之前,胡鑫宇在自己的书本上写下了失眠、失落等字样。他也曾通过电话向妈妈诉说了自己的不如意:睡不着觉,休息不好,想家了

与此同时,他还曾多次站在宿舍阳台上眺望最终走向的那片森林,心中若有所思。并在录音笔里留下了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我试着销声匿迹,原来我真的无人问津。

事发当天,胡鑫宇吃完晚饭以后回到三楼的寝室里短暂停留后,先后两次来到了5楼的阳台上,并留下两段录音:

“真站到这里反倒是有点紧张了,心脏在狂跳,说实话没有理由,只是觉得没意义,如果真跳下去了会怎样?不确定。”

“刚刚又不跳,哎,我真的是想跳,不想,我应该是不想。”

最终,胡鑫宇在上晚自习的前夕,趁着大多数人同学都回教室上课的时机走出了宿舍楼、离开了学校,走向了学校附近的那片森林。

事发当天的17时49分,胡鑫宇从学校的监控画面中彻底消失,最终发现地却是距离学校直线距离数百米的国家储备粮库内,同时也找到了和他一起失踪的录音笔。

录音笔里最后一段录音内容为:

已经没有意义了,快零点了,干脆再等一下,直接去死吧。

可以的,因为我今天已经有点不清楚了,现在我好想去死,感觉已经没有意义了。

从胡同学从学校的监控画面中消失到他来到国家储备粮库,中间间隔了五六个小时,在那寒凉的秋夜里,胡同学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无处可去的他最终还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胡鑫宇无处可去呢?

首先,在大多数家长看来,要想改变命运就只能读书,胡鑫宇的父母也是这样想的。当胡同学向父母诉说学校生活中的不如意时,异常的反应并没有引起妈妈的重视,只是以为孩子在为厌学找借口,因此安慰他要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如此,断了胡同学回家的路。

其次,致远高中有学生违纪劝退的八项禁令。其中第三条为:外逃出校,第一次警告处分,缴纳保证金500元;第二次留校查看,停课反省一周;第三次全期退学。这些规章制度相信学校里每一个学生都很清楚,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还私自外逃出校,等待他的将是什么?既有学校的处罚、家长的责备、还有同学的歧视以及老师的不欢迎。如此,断了胡同学回学校的路。

要想杜绝此类悲剧的发生,或许如陈玮代表所说:建议为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减少忌讳,在课业负担繁重、课时紧缺的情况下,将生命教育融入现有课程体系中。另外,呼吁老师、家长坦荡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关注生命教育。

对此,你们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现地   走向   森林   录音笔   晚自习   退路   不如意   胡同   青少年   悲剧   当天   家长   意义   事件   生命   学校   学生   胡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