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险狡诈,玩弄皇权,明朝大奸臣严嵩的“摄政”之路

文|阅栀

编辑|阅栀

严嵩是明朝中期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将领,被认为是明朝第一奸臣之一。他在明朝历史上的地位非常复杂,既有一些成就,也有许多黑暗的历史记录。

严嵩是明朝中期的一位重要官员,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他担任过很多高级职位,包括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

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干的官员,对明朝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加强边疆防御、重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等,这些措施有助于促进了明朝的繁荣和发展。

严嵩的政治手段也非常毒辣和阴险。他善于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力,打压异己、迫害政治对手、排斥异端思想等。

他通过收买官员、制造谣言、打击异见人士等手段,迫使他的政治对手退位或自杀,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他还极力主张儒家礼仪思想,打压佛教、道教等宗教,使得明朝的思想文化发展受到了限制和束缚。

利用皇帝的信任

严嵩在明朝中期曾先后担任过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重要职位,他通过巧妙地利用皇帝的信任,逐渐壮大自己的权势。

严嵩曾经担任过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重要职位,在这些职位上,他深得皇帝的信任,得以掌握了非常重要的权力。

在明朝中期的政治斗争中,严嵩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排除异己,集中权力于自己手中。

严嵩和朱厚照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从一个事例中窥见端倪。据史书记载,朱厚照在位期间,曾经派遣宦官前往严嵩家中送礼。

严嵩家中一名仆人曾问宦官:“这份礼物是给太子太保的还是给礼部尚书的?”宦官回答:“这份礼物是给皇帝的亲人的。”这段对话暗示了严嵩与朱厚照的关系密切。

严嵩与明武宗(朱厚照)的关系密切。在明武宗在位期间,严嵩曾经担任太子太保等重要职位,深得明武宗的信任。

据传说,严嵩曾经私下教导明武宗读书写字,还带他去民间游历,使得明武宗对他非常信任。

严嵩借助明世宗(朱厚熜)的皇位,掌控朝廷大权。在明世宗继位后,严嵩被任命为礼部尚书等重要职位,继续执掌朝廷大权。

严嵩利用明世宗年幼、无政治经验的优势,将其视为傀儡,掌握实际的决策权。

严嵩通过削弱皇帝的权威,巩固自己的地位。严嵩在明朝中期的政治斗争中,排除异己,弱化皇帝的权威,将大量的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

他还利用宦官、内侍等势力,控制了朝廷,成为明朝中期的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政治家。

打击异己

严嵩在权力高峰期对待异己非常残忍,他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力,打压异己、排斥异端思想,迫害政治对手、让他们下台或自杀。

严嵩通过削弱皇帝的权威,弱化内阁、六部等朝廷机构的权力,同时将自己的势力扩大到东厂等情报机构,掌握了情报、监视、审讯等权力,对反对派进行打压。他利用东厂的情报机构,打击异己,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

严嵩在明朝中期的政治斗争中,打压异己势力的行为比比皆是。

钱宁案:钱宁是一位官员,在官场上与严嵩产生了矛盾,遭到了严嵩的打压。严嵩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通过谣言、陷害等手段打击钱宁,最终钱宁被罢官下狱,后来死于狱中。

高拱案:高拱是明朝中期的一位官员,他与严嵩产生了矛盾,遭到了严嵩的打压。严嵩通过掌握东厂情报机构的权力,打击高拱的地位和声望。最终,高拱被贬谪到边远地区。

梁储案:梁储是明朝中期的一位官员,他与严嵩意见不合,遭到了严嵩的打压。严嵩利用诬告、谣言等手段陷害梁储,使他被罢官下狱,后来梁储死于狱中。

陈云案:陈云是明朝中期的一位官员,他与严嵩在官场上产生了矛盾,遭到了严嵩的打压。严嵩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通过掌握情报机构和情报网,打击陈云的地位和声望,最终使他被罢官下狱。

清洗异己官员

严嵩在朝中的地位日益巩固后,开始清洗异己,大量地罢免、贬谪、处死反对派官员,以加强自己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他还利用诬告、陷害等手段打击异己,以期达到清除异己、巩固自己的目的。

严嵩最著名的清洗异己官员的事件之一,是他在嘉靖年间对刘基的打压。刘基是一个有才华的官员,曾经在明世宗朱厚照时期任职,后来被严嵩打压,甚至被指控谋反。最终,刘基被逼自杀身亡。

严嵩还曾经清洗过徐阶、李贽等一批官员。这些官员多半因为反对严嵩的政策或者行为,或者因为和他存在利益冲突而遭到清洗。

严嵩通过清洗异己官员,一方面确保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另一方面也破坏了明朝官僚制度的稳定性,给明朝政治带来了负面影响。

严嵩还利用官吏选拔制度来清洗异己官员。明朝实行的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而严嵩在科举考试中的干预十分明显。

他通过设置难题、批判文章等方式,来打压那些不符合他意愿的考生。同时,他也利用自己的权力,提拔自己的亲信和门生,以保证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严嵩还通过设立私人情报机构,监视和控制官员的言行,以便及时制止那些可能威胁到他的政治利益的行为。

这种监视机构被称为“严公公府”,据说拥有大量的密探和特工,对官员的活动进行密切监视,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举报和打压。

严嵩在明朝中期的政治生涯中,通过清洗异己官员、利用科举选拔和设立私人情报机构等手段,成功地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

但这些做法也给明朝政治和官僚制度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对明朝的长治久安和国家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利用言官巡视地方

严嵩通过利用言官的巡视权力,清查地方政绩,打击异己地方官员。他利用言官的控制力,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控和干预,以达到巩固自己地位的目的。

言官是明朝中央政府设立的一种监察官员,主要负责监督官员的廉政和履职情况。

严嵩在掌握朝廷大权之后,开始利用言官巡视地方,监察官员的政绩和廉政情况,以此来削弱对手的政治地位,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

严嵩任命自己的亲信担任言官,然后指使他们到各地进行巡视,并收集地方官员的廉政和政绩情况。

一旦发现有不听从自己指示的官员,严嵩就会利用言官的监察权力,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惩罚,如罢免、下狱、流放等。

通过利用言官巡视地方,严嵩成功地打击了一批政敌,并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这种做法也导致了地方官员的不安和恐惧,破坏了明朝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信任关系,对明朝的政治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

严嵩利用言官巡视地方的做法,也引起了一些贵族和文人的不满和批评。他们认为,这种做法破坏了明朝的官僚体制,使官员们失去了独立和自主性。

同时也侵犯了地方权利和自主权。而且,严嵩对言官的控制,也让他们的监察工作受到了干扰,导致了监察的不公正和失衡。

严嵩利用言官巡视地方的案例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四川三司官场惊魂”和“三松堂案”。在四川三司官场惊魂中,严嵩利用言官巡视了四川的三司官场,发现了一些地方官员的贪污和腐败行为,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打击。

而在三松堂案中,严嵩则是利用言官监察了一个名为“三松堂”的私人藏书馆,发现了一些涉及到贵族和文人的政治问题,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和迫害。

制造谣言

严嵩经常制造谣言攻击政敌,对他们进行污名化,以此来陷害他们,削弱他们的声望。

岳飞被诬陷叛乱罪。严嵩曾经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指使他的亲信李景隆和李成梁,制造了岳飞谋反的假象,最终导致了岳飞和他的儿子被诬陷叛乱罪,遭到了严重的迫害和杀害。

张士诚被谣告反叛。严嵩曾经利用自己的职权,让言官前往徐州进行巡视,并派遣秘密探子跟踪和监视张士诚的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严嵩散布了大量虚假消息和诽谤性言论,将张士诚诬告为叛乱的首领,并最终导致了张士诚的被捕和处决。

赵贞吉被污蔑谋反。严嵩利用自己的职权,诬告赵贞吉和他的支持者密谋反叛,向皇帝呈报了一份虚假的密报。

在经过严嵩的操纵和影响之后,赵贞吉和他的支持者遭到了严重的迫害和处决。

收买官员

严嵩利用权力和金钱,收买官员,使他们成为自己的盟友,从而加强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

收买言官。严嵩利用自己的权力和财富,积极收买了一些言官,让他们成为自己的走狗和助手。这些言官可以通过纠正官场上的不正之风和制止不法行为,来增加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而严嵩则可以通过这些言官,来打压和排挤异己,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收买地方官员。严嵩在担任南京户部尚书和大理寺卿期间,通过贿赂和威逼利诱等手段,收买了一些地方官员。

这些官员可以为他提供情报和支持,也可以通过控制地方资源和人口,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和实力。严嵩则可以通过这些官员,来巩固自己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控制着全国各地的政治和经济生活。

收买皇帝。严嵩在后期利用自己的女儿成为了明朝皇帝的皇后,掌握了皇帝的信任和依赖。他通过控制皇后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赠送珍贵礼物和厚礼,来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他也利用皇帝的信任,来打压和排挤其他官员,甚至将自己的儿子任命为皇帝的重要官员,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严嵩的历史地位非常复杂,既有一些成就,也有许多不光彩的历史记录。他的政治手段和思想观念反映了明朝中期政治腐败和文化封闭的一面,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教训。


参考资料

徐则臣:《明代严嵩政治生涯研究》,福建师范大学,1998.

杨成:《明代中期严嵩的权力与地位》,山东大学,2002.

杨淑琴:《论明代宦官严嵩的政治手段与政治作用》,西南师范大学,2005.

黄伟勋:《论严嵩与“反贼”战争》,吉林大学,2009.

赵振宇:《明代大臣的政治形象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明朝   异己   皇权   奸臣   狡诈   尚书   阴险   影响力   官员   皇帝   权力   地位   政治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