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今年即将开启楼市狂飙行情!

今年楼市上涨的逻辑,多少开始变了。

进入2023年之后,楼市行情就开始不一样了。

——二线城市的火热远超一线城市!

还记得疫情前的那一轮上涨吗?

2019年年底的那一轮启动,是由一线城市开始溢出的,尤其是深圳,自豪宅税取消之后,横盘的房价开始飙升。

恰逢2020年疫情还来了一轮大放水,更是让房价上涨一发不可收拾,连带着旁边的东莞一跃成为了全国房价涨幅第一的城市。

于是,那一年的房价规律变成了:一线领涨,二线轮涨,环一线跟着涨。

可2023年开始,规律却显然失效了。

因为这轮上涨,直接从强二线城市开始了。

一线按兵不动。

到现在稳得一批的,当属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该降首付的、该降利率的、该松绑限购的、该送名额的,反正能干的基本都干了。

反观一线城市,太稳了。

深圳前几天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说取消二手房指导价,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结果消息存活1小时就被删了。

这或许也在告诉我们,想等一线城市的松绑,大概率不可能。

深圳出了名的敏感,但凡一点小动静,都有可能直接推高房价。

但大涨的结果肯定不是上面所看到的,所以政策一直悬而未出。

何况深圳2月份的成交数据已经有明显好转:

2月份深圳二手住宅成交2509套,这是时隔18个月后,深圳二手房成交量重新回归到2500套以上。

虽达不到火热预期,但至少是从低谷缓过来了。

既然好转,又何必继续添把火?

至于北上广,从1月份成交量就够亮眼的了。

2月份上海总成交预计在18800套左右。

并且新房再现抢购热潮,华发半岛华庭335套房源吸了1640组认购,实际接近惊人的500%;

保利越秀和樾天汇认购率达到319%,人数突破1000;

华发古美华府更夸张,1000多人直接让认购率冲上339%。

毫不夸张地说,上海楼市是四大一线城市中,最火的一个。

深圳、北京是成交量起来了,但价格尚未有异动。

广州是珠江新城的豪宅价格起来了,其余依然稳。

而上海,则开始有量价齐涨的苗头。

但总归来看,一线城市稳得一批,并没有出现飙涨行情。

原因无他:政策够稳。

回顾2019年,深圳是确定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叠加取消豪宅税,才达到瞬间点燃市场的。

后面也马上补救,用调控手段收紧市场。

如今四大一线城市,依然是调控收得最紧的城市,而且短时间松动的可能性不大。

换言之,今年楼市的火热行情上涨,大概率不会从一线城市开始。

二线蠢蠢欲动。

最近的火热消息,主要来自二线城市,尤其是强二线城市。

成都:

新房2月成交11312套,对比1月成交8479套,环比上涨了33.4%;

二手房2月成交突破19061套,对比1月成交10162套,环比上涨了87.6%。

强二线城市中最火的一个,当之无愧。

南京:

新房认购量7171套,成交量4408套,创下实现近8个月来新高,仅次于去年6月新房认购超8000套的峰值。

杭州:

新房2月共摇号34次,推出了5610套房源,共计11315组家庭参与/入围摇号,平均中签率49.58%。

二手房成交了6894套,环比1月直接增加了140%,创下近20个月以来新高。

苏州:

2月新房成交4065套,环比1月份增加了1479套,环比上涨57.19%,同比去年2月份增加了920套,同比上涨29.25%。

武汉:

2月新房成交12421套,环比上涨87.18%!同比上涨108.51%!创下17年新高,并且击败了去年的旺季!

青岛:

2月新房成交6805套,环比增长约92.9%,二手房成交5609套,环比实现翻番。

还有更多的数据,均在说明同一件事:

一众强二线城市,楼市热得发烫。

到底这是为什么?

1、政策面,能松的基本都松了。

利率普遍下调,首付普遍降低,南京从高冷期的8成首付降低到3成首付,苏州从二套未还清8成降低到4成。

像郑州、天津这样有条件的强二线城市,更是直接把利率降到4%以下。

合肥、杭州、苏州、南京、武汉更是执行分区限购,或黑科技破限购。

总之,政策就一个字:松。

2、门槛低,上限高。

如果说现在的强二线城市,就是未来的一线城市,那毫无疑问,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

机会体现在哪里?

一个是政策,一个是价格。

相比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的价格更低。

北上深,均价接近7万,400万能买的基本是老破小,上涨潜力还堪忧。

但400万的预算,甚至300万已经能买到强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上涨动能更强。

关键是,多数中产家庭够得着。

一线城市还能继续翻番的价格门槛,基本是600-800万的区间,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

所以一线城市,注定是高阶家庭的游戏,但强二线城市依然有大部分家庭买得起。

我记得4年前有个地产老总说过一句话:

未来,如果一线涨2倍,那么二线就会涨3-4倍,三四线涨幅会小于2倍。

显然,也是认可强二线城市的涨幅空间。

此外,是政策。

哪怕你有钱,一线城市也不是你想买就能买,限购卡在那,名额卡在那。

只要不放松,你就只能等。

3、二线城市的基础面越来越好。

近几年的抢人大战中,最出色的反而是二线城市。

2021年人口增量排名第一的是成都,第二是杭州,霸屏榜单前10的,除了嘉兴,清一色的二线城市。

京沪是主动控制人口,早就退出了人口爆发增长的时机,但广深一直是霸屏人口增长的冠亚军。

可近2年,局势有变了。

这里面有房价因素,有生活成本因素,但更重要是,强二线城市发展越来越好了。

4、政策的主动倾斜

大家应该关注到,这几年很多省份开始打出强省会的战略。

在强省会战略之下,各省都在把资源往自己的省会城市中倾斜。

如成都、武汉、杭州、郑州、西安、长沙、合肥、南昌等。

这样的战略之下,各省的省会发展速度非常快。

很多二线城市基建配套越做越好,比如杭州、南京,地铁的落地速度非常快,甚至已经修建到临市去了。

各种国际品牌,在一线城市才出现的商业品牌,也早就布局强二线城市了。

一线城市所谓的光鲜生活二线城市同样有,论起医疗和教育配套,许多二线城市也根本不输一线城市。

这就是人口逐渐回流二线城市的核心原因。

而这也是,未来房价升值速度能跑赢二线城市的原因。

对于够不着一线城市的人来说,换个思路,换条赛道,用低成本换取大机会,也是一个选择。

我相信,这就是近期强二线城市如此火热的原因。

只要一线城市不放松,短期楼市火热行情不会有太大变化。

热闹注定属于一批强二线城市,但火热之际,别忘了辨别。

焦虑情绪影响决策并不可取,还得回归城市基本面和逻辑。

当前值得重点关注的强二线城市,以及一小批环一线城市:

成都、南京、苏州、重庆、杭州、武汉、西安、郑州、东莞、珠海等等。

没提的不是没价值,以上只是需要当下重点关注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城市   首付   苏州   二手房   成都   南京   杭州   狂飙   深圳   楼市   新房   房价   行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