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制让美国无计可施,芯片产业遭重创!外媒:科技衰落将到来

芯片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核心和引擎,也是各国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生产和消费国,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打压中国的芯片发展,阻碍中国实现半导体自主可控。

然而,中国并没有被美国的制裁所吓倒,反而以更加坚定和积极的姿态应对挑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反制措施,不仅保护了自身利益,也给美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外媒纷纷警告说,如果美国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将会面临科技衰落和失去领导地位的风险。

中国为何能够有效地反制美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拥有庞大而稳定的市场需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在2019年就占据了全球半导体市场近60%的份额。

这意味着中国有足够强大的议价能力和影响力,在与美国等供应商进行合作或谈判时有更多主动权。同时,中国也在不断扩大自己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和话语权,在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都有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因此,如果美国对中国实施过度或无理性的限制或禁令,则会损害自身利益,并可能失去部分市场份额。

  1. 中国加快了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面对美国长期以来对华为、中兴等企业实施“断供”的打压行为,中国意识到了依赖外部供应链带来的风险和局限性,并加大了投入和支持,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例如,在封装测试领域,中芯国际等企业已经具备了先进水平,并可以绕开美国对光刻机等设备出口限制;在存储器领域,长江存储等企业已经实现了64层3D NAND闪存量产,并正在向128层甚至256层迈进;在设计领域,海思、紫光展锐等企业已经推出了多款高性能低功耗芯片产品,并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1. 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合作。中国认识到,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高度全球化和协作的产业,没有哪个国家或企业可以独自完成所有的环节和任务。因此,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合作,与各国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共同促进技术交流、市场拓展、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进步。

例如,在材料领域,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家有着紧密的合作,在硅片、化学品、气体等方面互相供应;在设备领域,中国与欧洲、美国等国家有着广泛的合作,在光刻机、刻蚀机、检测仪器等方面引进先进技术;在封装测试领域,中国与东南亚、台湾等地区有着密切的合作,在BGA、CSP、WLP等方面共享资源和能力。

美国为何会陷入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美国过于自信和傲慢,忽视了中国的发展速度和潜力。美国一直认为自己是半导体产业的领导者和霸主,拥有绝对优势和话语权。然而,这种优势是建立在过去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垄断上,并不意味着未来也能保持不变。事实上,随着科技发展和竞争加剧,美国在半导体产业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滑坡趋势。例如,在制造领域,美国已经落后于台湾、韩国等地区,在7纳米以下工艺上无法量产;在设计领域,美国已经失去了手机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并且在5G芯片上也遭遇了挑战;在封装测试领域,美国已经被东南亚等地区超越,并且缺乏高端产品。

  1. 美国过于狭隘和霸道,损害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地位,不惜采取各种非公平竞争手段来打压中国及其他竞争对手。

例如,在政策层面,美国通过出台《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法律法规来限制对华出口技术,并将多家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或未核实名单;在商业层面,美国通过施压或收购其它供应商来阻止它们向中国提供产品或服务;在舆论层面,美国通过散布谣言或诬陷来抹黑中国及其企业的形象或声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国及其企业的正当权益,也破坏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1. 美国过于疏于投,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有效的激励政策。美国虽然在半导体产业的研发和创新方面仍然保持着全球领先的地位,但是在半导体产业的生产和制造方面却逐渐落后于亚洲地区。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没有足够的投入和支持来建设和维护本土的半导体制造基地,而是将大部分的生产外包给了海外的合作伙伴。这样做虽然可以节省成本和提高效率,但也使得美国失去了对半导体供应链的控制权和影响力,同时也削弱了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

例如,在晶圆制造领域,美国目前只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2%,而亚洲地区则占到了75%;在封装测试领域,美国更是只有5%的市场份额,而亚洲地区则高达88%。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美国近年来开始加大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和扶持,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来促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例如,在2020年12月,美国通过了《2021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DAA),其中包含了《创建领先边缘技术保障网络法案》(CHIPS Act),该法案旨在提供约230亿美元用于支持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研究、教育等方面。

在2021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21财政年度创新与竞争法案》(USICA),其中包含了520亿美元用于支持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研究、教育等方面;在2021年9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构建更好未来法案》(BBBA),其中包含了550亿美元用于支持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研究、教育等方面。这些法案都表明了美国对于重振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决心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美国   中国   芯片   反制   无计可施   法案   半导体   本土   领域   产业   地区   半导体产业   全球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