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主席定都北京,何人在幕后进行指点?意外粉碎了一个阴谋

1949年,北京、哈尔滨、南京、西安、承德等地都在新中国定都的候选名单上。正当领导人们为此思虑时,有一个高人提议定都北京,他认为北京是最合适作为新中国首都的“风水宝地”。

在这位高人的讲解和分析下,毛主席最终选定了这个方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定都北京一事还意外地戳破了蒋介石的阴谋。那么这位高人到底是谁?他为何认为北京适合做首都?蒋介石被破坏的阴谋是什么?

哈尔滨“差点”成为新中国首都

新中国定都一事要追溯到辽沈战役之后,当时最被看好的城市是哈尔滨。因为哈尔滨很早就被我军解放,有着雄厚的人力物力,根基深厚。不仅如此,哈尔滨的工业水平在当时名列前茅,能够作为战争时期的实力支撑。

俗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哈尔滨早在清朝就没少受到外敌侵略,也正是由于这个历史原因哈尔滨的商业逐渐繁荣,汇聚了多国的贸易往来,连领事馆就有十多个。

在那个时期的哈尔滨街头,来自纽约、伦敦、莫斯科、柏林的商品普遍存在于商铺中。

哈尔滨成为首个新中国备选首都还有一个重要的国际和军事原因,哈尔滨距离苏联很近,有利于两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沟通。

随着国民党节节败退,新中国首都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很多人认为哈尔滨虽然各方面条件都符合当时的建都需要,但是它毕竟位于北方高纬地区,战略格局变化飞快,像山西、南京等地也应该重点考虑。

南京还是北京?高人一语道破

正当领导人们为此感到犹豫时,王稼祥对毛主席提议:西安和南京都不如北京。

王稼祥在这方面算是“高人”,关于城市的问题在当时几乎无人能出其右。王稼祥用排除法和比较法讲解了他对西安、南京、北京这三个地方的看法。

先说南京,王稼祥认为南京不是“风水宝地”,这一点是参考历史得出来的。纵观那些建都南京的古代王朝,大多数以衰亡为结局,有的割据有的溃败,基业难以久安。

从地理上来讲,南京偏东南,距离东海很近,而离中原较远,不易于掌控全国,也没有天然的防守屏障。

再说西安,虽然在地理位置属于交通枢纽,看起来四通八达,但是缺少工业、商业的积累,尤其是现代化设施不发达。而北京在这方面就有很大优势,不仅上指北下指南,处于祖国的“心脏”位置,还有繁荣的经济政治基础。

王稼祥的一番话为在场人们指点了迷津,对比看来,北京确实略胜一筹,王稼祥的观点与毛主席心中所想正好契合。

虽然有很多人觉得北京乃是苦寒之地,又曾被傅作义把控,但是王稼祥和毛主席都认为傅作义在其中难以长久,北京的结局已是板上钉钉的。北平变为北京,这座拥有着数百年建都历史的城市最终成为了新中国的“心脏”。

意外被粉碎的阴谋

或许是妙不可言的巧合,新中国定都北京一事还破坏了蒋介石的一个阴谋。蒋介石当时虽败局已定,但他心有不甘,仗着仅存的制空权暗中策划轰炸行动,意图破坏新中国开国大典。

毛主席也提前计划好了应对方案,命令阅兵仪式上的飞机大炮全部备好真枪时代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国民党的飞机并没有出现,蒋介石的阴谋落空,原因是国民党的飞机没能获得汉城机场的起飞允许,距离北京最近的起飞地点只有舟山群岛符合条件。

关键问题来了,从舟山群岛到北京的距离足够国民党的飞机飞三个多小时,就算国民党战机轰炸成功也是天色已晚,在我军早有防备的情况下国民党战机好去不好回,很有可能在开国大典上全军覆,无论怎么算结局都逃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新中国首都的位置很关键,具有极高的政治、军事、经济的战略性意义,稍有不慎则悔之晚矣,北京是众多选项中最合适的一个。不愧是城市问题专家的王稼祥,在众多选项中认定北京是新中国首都的最佳地点。

在此事中,毛主席的深谋远虑更是令人敬佩,既解决了定都难题,又巧妙了化解了敌人的阴谋,可谓两全其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北京   阴谋   舟山   风水宝地   哈尔滨   西安   南京   新中国   蒋介石   国民党   高人   幕后   首都   意外   飞机   距离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