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蒋颖:女性遇到机会别设限,给自己够得着的幸福

晚上七点,刚结束了一天会议的蒋颖匆匆回到房间,连胸牌都没来得及摘下就全身心投入了下一场采访。这是蒋颖连任全国政协委员后开启的新一个五年,身为德勤中国主席的她不仅在业务领域拥有极高的水平和威望,还因长期关注数字经济、女性权益、环保、营商环境等热点话题,在全国两会期间备受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

在和蒋颖的交谈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和谐共同存在于她的身上——除了作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中国“掌门人”的气场和魄力,也能体会到有两个女儿的她作为一位女性前辈和母亲的温柔知性。因此,无论是谈起经济发展、数字化进程,还是女性力量等话题,她都游刃有余,“输出”不断。

今年,蒋颖带着八份提案来到全国两会,其中一个关注方向是很多人不太熟悉的“民间外交”。她表示,政府应借助国际专业服务机构平台,聚焦于对外经贸合作的痛点,鼓励专业界积极参与民间外交。用外商听得懂的话,通过适合各利益相关方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真正让外界了解我国的情况,让更多投资落地。“一些外籍人员在疫情期间可能离开了中国,我希望把他们再吸引回来。”

谈女性力量

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被看见,就要努力“举手”让自己被看见

南都:你去年升任德勤中国主席,也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第一位担任此职务的中国女性。在女性的领导力和影响力方面你有何看法

蒋颖:当前的生活环境纷繁复杂,拥有多元化、包容的价值观很重要。我始终认为,一个完整、具有包容性的团队会具备各种各样的思维,包括理性的、感性的、理工的、文科的等等,这有利于他们在工作中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越多元的团队往往能产生越高的回报。因此,女性在任何工作团队中都有非常大的发挥应有作用的空间。

我认为如今女性可以做的还有更多,问题在于该怎样去支持她们,让她们能非常自信地担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角色,参与到数字经济发展的进程中。

南都:当前社会对女性有哪些刻板印象?

蒋颖:很多人都听过一种说法,即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都属于“硬”科技,而擅长理工科的女性数量比较少,女性更适合学文科——我认为这是个伪命题,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刻板印象。

事实上,“硬”科学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软”科学应用需求端的配合。研发供给端和应用需求端都需要各种各样的能力,女性在其中同样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我看来,女性有自己特质,无需与男性相比较。我曾总结过女性十分突出的三方面特质,一是“美商”,即对美的追求;二是“爱商”,即丰富的情感和同理心;三是“融商”,指融合的能力。在数据时代,如果女性不能在提升数字化能力方面与时俱进,会面临一些隐患。如果我们能更好地利用这三项特质,相信女性在数字化时代中都能拥有一个独特的站位。

南都:你曾就推进性别多元化问题提交相关建议,德勤在性别平衡方面做得如何?在激发女性力量方面,你有何建议?

蒋颖:如今我也会有意识地去争取、追求一个多元包容的工作环境。比如当企业举办研讨会、调研会、论坛时,我希望能体现出一种性别上的平衡,如40%或更高的参与者是女性。如果全部是女性或男性,我就会认为它不够多元化,探讨的角度可能相对单一。我所在的德勤在这方面算是走在前面——在德勤中国的员工中,经理以上级别女性员工占比达到46%。

在激发女性力量方面,我对广大女性有三方面的建议。

一是不要陷入纠结。很多女性在一定年龄会陷入家庭服务和职业上升的“两难”中,甚至因此错失一些机会。我认为这是不必要的,女性遇到机会时应该领先一步,不要给自己设限,认为一段时间里只能干好一件事情——事实上,你可能被自己无限的潜力吓到。

二是要更加自信。我们女性在任何小事里都要保持自信,自信能带来更多可能性,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被看见,就要努力“举手”让自己被看见。

三是给自己一种“够得着”的幸福,根据自己的情况为理想生活设定合适的目标,适度满足带来的幸福感也很有意义。

谈国家数据局

有很大期待,将在一定程度发挥统筹、规划效力

南都:你去年提交的关于数字政府发展的提案入选全国政协2022年度好提案名单,今年对这一话题还有何思考?

蒋颖:去年的这份提案主要是围绕如何以需求端为导向,挖掘数字生产力来提出建议。今年再谈这个话题,我还有几点想法想要分享。

首先,从社会治理能力来看,如今大多危险性较高的公共安全事件都是依赖于事后机制进行处理,我认为应寻找一种事前处置方法,比如有监管危险品储运的需求时,是否能通过数字化手段事先进行充分了解,并且预判一些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其次,从赋能的角度看,我认为数字化的尽头就是要惠民。从需求端出发,惠民的基础是普惠,普惠意味着大家都能从数字化赋能中得益。那么就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有效赋能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在我收到的数字政府提案的回复中,也有大量关于如何真正做好“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受益的内容,这将是我们进一步探究的重要方向。

南都: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等工作,由国家发改委管理。你认为这将如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蒋颖:我对此次组建的国家数据局抱有非常大的期待。推动数字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社会效能,如何让数字化赋能政务、企业,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一个部门来统筹,我很期待接下来会怎样一步步落实它的职能。

至于大家很关注的能否解决数据监管分散、根治“九龙治水”的问题,我觉得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仅靠一个数据局就很快解决掉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不太可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国家数据局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统筹、规划的效力。

谈民间外交

将因疫情离开中国的外籍人才再吸引回来

南都:能否介绍下你今年带来的提案?

蒋颖:我今年带来了八份提案,最想分享的一个可能涉及大家不太熟悉的领域,即《关于鼓励支持专业服务机构以“民间外交”讲好中国故事的提案》。

据我观察,作为官方外交的有力补充,民间外交正在成为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民间外交活动以科教、文体、妇女儿童发展等领域为主,而专业界的民间外交力量仍有巨大发挥空间。像德勤这样立足本土,又有国际品牌的专业服务机构和网络专业服务机构,就应成为民间外交的积极参与者。

不过,要实现让海外政商界“听得懂、听得进”中国故事这一目标,还存在一些困难。首先是外资对于中国营商环境信心不稳,西方媒体长期对于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存在“选择性倾听”和片面解读,影响了外资企业对于中国营商环境和发展格局的信心。

其次是影响全球布局调整和供应链搬迁决策。当前跨国企业处于全球供应链布局调整的关键时期,对外沟通的渠道不畅、专业度不够,都会影响海外决策层对于中国的投资及产业政策的理解,增加其不理智预判或决策的可能性。

此外,海外人才流入减少或出现流失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外籍员工流失减少了专业知识和最佳实践赋能我国发展的机会,同时跨国公司总部的高级决策层容易失去对我国的“第一手”经验,导致对我们的了解程度进一步下降。

南都: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蒋颖:根据上述观察,我在提案中向外交部、商务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其他相关部委提出了三方面建议。

一是稳预期。国际专业服务机构与官方传播的叙事角度和针对性不同,建议上述党政主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借助专业服务机构的沟通平台,如全球管理层知识分享、企业高管政策宣讲会、专业机构研究报告发布活动等,提升外界对中国发展的积极预期。

二是稳投资。建议各级政府定期与专业服务机构进行多层次交流,借助专业团队引导外企理解中国市场优势和趋势,辨识商机,同时为提升当地营商环境出谋划策。

三是稳人才。通过把握外籍人才管理政策的新机遇、着力提升国际化人才的工作体验,可以润物无声地将这些人才转化为民间外交使者。建议政府鼓励人才管理部门与专业机构合作,调研分析紧缺人才供需缺口,系统了解国际高端人才诉求,优化新形势下的引才、留才政策。

我希望能以多层次的数据案例,用外商听得懂的话,通过适合各利益相关方的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真正让外界了解我国的情况,让更多投资落地。一些外籍人员在疫情期间可能离开了中国,我希望把他们再吸引回来。

南都全国两会报道组

策划:程姝雯 潘珊菊 蒋琳

统筹:梁建忠

采写:记者樊文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惠民   女性   服务机构   政协委员   提案   中国   外籍   外交   民间   需求   力量   建议   数字   幸福   机会   人才   数据   全国   专业   蒋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