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之李香君,“青楼容不下灵魂,尘世容不下肉身”

李香君(1624年-1654年),原姓吴,又名李香,号“香扇坠”,生于苏州。

无奈沦落风尘

李香君的父亲是朝中的低等官员,被阉党治罪后,家道败落。8岁的李香君开始了异乡漂泊的日子。后在金陵,被时为江淮名妓的李贞丽收养,从此二人母女相称。

而李贞丽也不过只年长李香君9岁而已,时年17,小小年纪就已经名震江南,她着实也是过早沦落风尘的女子,因同病相怜,她也算待李香君不错。

就这样,李香君从那时随了李贞丽的姓氏,从此,在这个世上,父母给的名和姓再也不复存在,那个曾经无忧无虑、单纯美丽的小女孩再也不复存在,从此开始了自己身不由己的一生。

声色犬马的青楼,无处安放的灵魂

在李贞丽的调教下,李香君丝竹琵琶、音律诗词亦无一不通,尤其特别擅长弹唱《琵琶记》。

李香君身材娇小,且清丽风雅,肤白如玉,活脱脱一枚小巧玲珑的玉坠,挂在扇子上,出入烟花柳巷,香风阵阵,顾得号“香扇坠”。

李香君歌声甜润,深得四方游士追慕,在秦淮两岸,“香扇坠”的名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数名人志士不远千万里,只为一睹李香君的盛世美颜,聆听她那清越婉转的歌声。

虽然其中不乏年少有为的翩翩公子和正直忠耿之臣,但他们却无法扣开李香君的心扉,她那颗冰冷的心,需要懂她的人来融化。

而她,也不轻易为人弹唱,在她心里,她不属于青楼,她只愿为懂她的人唱,只为爱她的人绽放。

彼时的她,也在渴望属于自己的爱情,渴望那个能带她逃离青楼、给她一个家的那个人。

一见倾心,许下终身

终于,她的等待没有太久,那个值得她托付一生的人来了。

他是侯方域。

侯方域是朝廷户部尚书之子,出身名门,当时就已经是“明末四公子”之一,写得一手好诗文,可谓年少成名。

确认过眼神,你就是对的人。有人日夜相对,也难有结果,有人只要一瞥,就下决心,托付终身。这就是所谓爱情吧。

二人一见倾心,便在李香君的住处“媚香楼"定下终身。

李香君被李贞丽保护得不错,仍是贞洁之身,根据规矩,需要梳拢,即花钱赎身。当时,侯方域正要进京赶考,身上无太多银两,在朋友帮助下,凑够了梳拢之资本。当晚,李香君以清白之身给了侯方域。

侯方域将一柄上等的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送给了李香君做定情之物,扇子上系着侯家祖传的琥珀扇坠,并作诗曰:“清溪尽种辛荑树,不数东风桃李衣。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争御富平车。”

此身已许,此心、此生亦许!最初的贞洁,也是一生的贞洁!

妾身许君,亦许国

不久后,侯方域与李香君才得知,原来那天送侯方域梳拢之资的阮大铖,帮助侯方域是假,拉拢侯方域是真。阮大铖多年在朝中为官,此人阴险诡诈,与宦官魏忠贤狼狈为奸。

当魏忠贤被杀之后,阮大铖作为逆贼同僚被朝廷削籍免官,退居南京,在南京广交江湖人士,准备东山再起。

侯方域和李香君了解真相后十分气愤,他决定立刻把钱还给阮大铖,此时的李香君毫不犹豫地从头上拔下发簪,脱掉身上的罗衫,变卖了心爱的首饰,又从姐妹们那里借了些钱,总算凑够了数。 她劝慰侯方域:“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

好一个贞洁烈女!

后来侯方域落榜,而此时天下大乱,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

福王朱由崧在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朝,阮大铖重新得到了重用,成为朝廷重臣,魔爪也伸向了侯方域,他只能暂时逃避、离开南京。

李香君以弹琵琶词相送,并说:“夫走后,妾不复弹。”二人洒泪而别。 李香君嘱咐侯方域坚守气节道义,并鼓励他与权臣阮大铖划清界限,支持他去投奔史可法的抗清斗争。

从此,李香君她闭门谢客,等候侯方域归来。

血溅折扇

阮大铖不肯罢手,在他的鼓动下,南京巡抚田仰想纳香君为妾,在阮大铖的怂恿之下,田仰吹吹打打地来到媚香楼迎亲。被李香君拒绝后,田仰十分恼怒,派人抢亲。李香君以死相拒,义无反顾的从媚香楼跳了下去,血溅折扇。

她的人、她的心,只属于侯方域,哪怕死,也不能受此侮辱。

当时正巧画家杨龙友在场,他拾起宫扇,就其鲜血画了几枝桃花,始有“桃花扇”之称。

天地之大,何处容我

李香君独自一人疗愈体伤和心伤,可是世间终究容不下她。她被阮大铖想方设法献给了弘光皇帝。这一次,她无力抵抗。只是始终紧紧握着那把桃花扇和侯方域送的定情之物。

她日夜思念自己的爱人。

后来,清军攻破南京,李香君得以逃脱,可是天下之大,哪里才是容身之地,辗转许久,等不到爱的人,她早已厌倦青楼生活,厌倦红尘俗世,李香君躲进栖霞山,和同为情所伤、为爱痴情的姐妹卞玉京,相伴出家。

一路颠簸的她病倒了,她挣扎着让好友卞玉京为自己剪下一绺青丝,小心翼翼地用红绫包好,再把它绑在比生命还珍贵的桃花扇上,然后交给卞玉京,请她转交给侯方域,并留下遗言说:“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

此时的她,依然不忘家国,不忘自己的爱人。自爱之人必有天爱。

久别重逢

她期待的爱人终于来找她了。

侯方域辗转得到了李香君的讯息,他来到栖霞山,相爱的人历经磨难,终于见面了,一个紧紧的拥抱,无语凝噎。

二人携手渡江北上,前往侯方域老家商丘。李香君渴望的爱,渴望的人,渴望的家,历经磨难,终于得到了。从此不是青楼女子,不是道观出家之人,而是人妻,是一个家的女主人,这怎能不让她欣喜。

李香君隐瞒歌妓身份,以吴氏女子、侯方域妾的身份住进侯家。在这里,她与公婆和睦相处;也与侯方域的元配夫人常氏相敬如宾,姐妹相称;与侯方域伉俪情深,琴瑟和谐。 李香君与侯方域在壮悔堂(今侯方域故居)吟诗弹唱,琴瑟相拥,出入皆成双入对,真是恩爱的才子佳人。

在这里,李香君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女人的幸福,那是她梦寐以求的的生活,哪怕只是片刻拥有,也抵过过往的所有。

夫妻恩爱,李香君渴望为侯方域传宗接代,她渴望跟爱的人能有爱情的结晶。那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也是李香君下半生的依靠,侯方域为李香君到南京祈福求子,很快,李香君就怀孕了,此时的她,满眼的幸福。

尘世终究容不下肉身

可是李香君的歌妓身份也被侯府知晓,侯府根本容不下歌妓出身的李香君。 公公侯恂令李香君搬离翡翠楼,侯方域哭哭讲情,侯家心不甘情不愿地让她住到离城十五里的侯氏柴草园——打鸡园。

那里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凉村落。而此时得知李香君已身怀有孕,引起婆婆和常氏夫人的同情,二人一再向侯恂求情,侯恂才勉强答应派一个小丫头去那里服侍。

被赶出来的李香君因不得见侯方域,终日郁郁寡欢,日久成病,无奈患上肺痨而死,享年三十岁。

这世间终究容下一个李香君,尽管她清白贞洁,尽管她爱国守节。

李香君在打鸡园生下一个儿子,因为自己身份低贱,孩子只能随自己姓李,不准载入侯氏家谱。孩子生下不到几个月,李香君便含恨离开了人间。李香君生下的儿子,原先一直住在打鸡园,后来搬迁到离侯府南园一里路的侯宅——雪苑村(侯方域号雪苑)居住。

侯府一再严厉申明,无论到什么年代,李香君遗留下来的那一支,都“只准口传,不准入家谱”。

可怜的女子,可怜的孩子。

可恨的人间,青楼容不下灵魂,尘世容不下肉身。

李香君去世后,侯方域悲痛万分,为其立碑,并题一联:“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碑前有一石桌,桌前有一圆形“愧石墩”,侯方域经常去香君墓,坐在愧石墩上久久不忍离去。

为悼念爱妻,侯方域创作《李姬传》,为这段爱情,画上句点。

一年后,(1654年)十二月十三日,侯方域也郁闷而死,终年37岁。因李香君身份低贱,未能与侯方域合葬。

清朝初期,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桃花扇》,从此李香君永远留在历史之中。

她不再是青楼女子,而是对国家、对爱情忠贞的传奇女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青楼   秦淮   扇坠   沦落风尘   生下   贞洁   肉身   南京   朝廷   尘世   灵魂   身份   女子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