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者威廉既是英格兰国王,还是诺曼底的大公。他的国土分布在英吉利海峡两侧,形成盎格鲁—诺曼底二元王国。
威廉一世自始就明了治理两地的艰巨和复杂性。他离开诺曼底时,委托王后玛蒂尔达行使摄政权,管理故乡臣民,防备斯堪的纳维亚人侵袭和法兰西人的觊觎;并不时来往于两地之间,镇压反抗。
就经济价值来看,英格兰是他主要的收入来源。王室财产和完善的财政机构,给他提供了巨大的款项。所以,他宁愿费时数年制服英吉利人。1071年,威廉对英格兰的控制趋于完备,便在尔后13年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大陆战争和外交上。
法兰西国王、安茹大公和佛兰德大公都妒忌他在英格兰的成功,总想趁他离开时蚕食诺曼底。威廉的长子、头脑简单的罗伯特成了可被利用的工具。他在1078年就卷入一系列的阴谋之中。还在一次战斗中,亲手将父王刺伤。
威廉一世逝世之前,就认为罗伯特无力统治整个王国,便把公爵封号和故土留给长子罗伯特,把王冠和英格兰留给次子威廉·鲁夫斯(即威廉二世,1087—1100年在位)。这样安排的弊端,是把王国最高统治权一分为二,使贵族面临着如何对两个主子效忠的问题。
其中诺曼籍贵族在海峡两边都有地产,却很难对两个敌对主子同时效忠。他们为保全在欧洲大陆的权益,大多支持罗伯特,反抗威廉二世。而且,威廉面红口赤,生活方式怪诞,即位后故意使主教职位空缺,以攫取教区收益,为教士所不齿。1088年,王叔奥都纠集一些大贵族叛乱,要拥戴罗伯特为王。英格兰出现了分裂。
面对严峻局势,威廉二世依靠一些王室大贵族、主教以及人数众多的中下级贵族,调兵平定各地叛乱,打退了罗伯特的海上舰队。
自1089年起,威二世有意扶了些新族1095年,不列北贵,尔人顾边事,并1096罗尔二所导的征,急,使正成为英格兰和的0光线上屡操胜券,其威势比其父王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1100年8月2日,威廉二世在新森林被蒂雷尔射死。这是偶然事故是蓄意暗杀,成了历史之谜。王弟亨利很快被一伙贵族拥戴为王,是为亨利一世,5日隆重加冕。他发布宪章,声称将按照旧制征收赋税,制造上等钱币,恢复信士爱德华时期的法度,不再盘剥教会。可事后证明这仅是敷衍之词。
此时,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正值盛年,刚柔相济,文化素养超过两个胞兄。他登基不久,拥戴罗伯特的贵族在海峡两边发起叛乱。英格兰叛军以蒙哥马利伯爵为首,厉兵秣马。王军发动强攻,将之平定。反叛贵族的庄园归入王室领地。
亨利深知叛乱祸根远在欧陆,他处理好英吉利事务后,于1105年率精兵挺进诺曼底。翌年9月,两军在坦什布雷决战,王军全胜,罗伯特被俘,在牢狱中度过了28年。撒克逊人则认为坦什布雷的胜利消除了他们的亡国之辱。
1106年他从长兄手中夺取了诺曼底,一人同时治理两国。29年里约有一半时间不在英格兰。
鉴于大贵族屡次叛乱的教训,亨利一世在加快中央政府机构建设的同时,注意提拔重用一些出身平平,但忠诚可靠的“新人”,改变贵族成分。他们多在地方政府中行使行政、司法特权,是支持王权、遏制旧贵族的力量。一些旧贵族则明显失势。
亨利一世为加强对贵族的监督和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还对郡区加以改造,挑选忠于王室的小贵族担任郡守,削弱大贵族在地方上的势力。同时,还常让郡守调换任区,防止他们结党营私,尾大不掉。他还指令王室法官在巡回审判时,检查郡守工作;发现玩忽职守者,即由法官代行其职责。亨利将北部边远地区划为5个国王直辖区,并委任军政长官专司镇守。
亨利一世的擢新抑旧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从1102年至亨利统治末期,英格兰保持了30余年的和平局面。随着岁月流逝,撒克逊人渐渐不把亨利一世及其继承人看做异邦征服者。不列颠已开始吸收同化诺曼人。英格兰—诺曼底王国的“跨海而治”形势空前好转。
1120年,王储落海丧生。亨利一世只好将王位传给公主玛蒂尔达,可大贵族不愿裙下称臣。亨利两次召集贵族训话,命令他们郑重宣誓,保证支持公主,但未能免除疑虑牢骚。亨利一世还把玛蒂尔达嫁给安茹伯爵,企图以此稳定英格兰与诺曼底的关系。但这种安排展示出一个由安茹人统治整个帝国的前景,贵族们更加不满。
1135年12月1日,亨利一世去世。玛蒂尔达正在安茹,未及时获讯。威廉一世的外孙斯蒂芬迅速渡过英吉利海峡,在贵族拥戴下尽快登基加冕。
然而,斯蒂芬缺少驾驭权贵的魄力。1139年圣诞节,亨利一世的私生子、艾利主教尼杰尔在康沃尔兴兵造反。苏格兰国王兴兵南侵。玛蒂尔达来伦敦索取王冠。斯蒂芬没有趁机将她羁押。玛蒂尔达留居英格兰,四处纠集支持者反抗“僭主”。1041年内战爆发。斯蒂芬在林肯战役中被俘,英格兰由玛蒂尔达统治。不到一年,众多贵族难以忍受女王的傲慢,上层集团发生分化,内战重起。
不列颠经历了一场更漫长的战乱,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纲纪荡然无存。1048年,玛蒂尔达返回欧陆。斯蒂芬虽保住了王位,但与世俗贵族的合作关系破裂,集权君主制不复存在。多数贵族恢复了法律裁判权,拥兵自重。王室岁入明显减少,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被严重削弱。斯蒂芬在王位上勉强支撑了10余年,鲜有作为。历史上把这段历史称为“大动乱”。
1153年1月,玛蒂尔达的儿子亨利凭着他在欧洲大陆的军事实力和战果来到英格兰,索取本应归属其母的王权。斯蒂芬无心迎战,主动收亨利为义子。翌年,斯蒂芬去世,诺曼王朝终结;安茹王朝建立,又称金雀花王朝。
安茹帝国疆域辽阔。亨利二世从母亲手里继承了诺曼底,从父亲手里继承了安茹、曼恩、布列塔尼,通过与妻子爱琳娜女大公的婚配合并了阿奎丹、波瓦图和加斯科尼。他在欧洲大陆的领地不少于法兰西国王,加上不列颠的领土,势力格外强大。
亨利二世即位后立意革故鼎新,强化君主集权统治,遏制贵族权势。中小贵族和民众渴望加强中央政权,实现社会安定。鉴此,亨利二世下令拆除所有擅自建造的城堡,勒令贵族补交欠税,镇压抗税或骚动的领上。
另外,他还收回内战中大贵族侵占的王室地产,恢复中小贵族的封地,倚重王室和王亲大贵族掌权辅政;并有意延揽社会政治精英,逐步提拔,使之成为当朝新贵。1168—1187年间担任宰相的卢西和格兰威尔均属此类典型。
军事上,亨利二世取消了由威廉一世创建的封建骑士军队,实行雇佣军制度,改组民军,以适应海峡两边作战需要。王国有骑士数千人,每年仅有40天役期,无法满足亨利在大陆上长期作战的需要。所以,自1159年起,他下令征收代役税,取消封臣原有的骑士职责,并用此款招募雇佣军。1181年颁布《军事敕令》,规定各类臣民均要准备武器,以备国王征召。军事改革削弱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减轻了国王对贵族封臣的依赖。
作为安茹王朝的首位君主,亨利二世是一位典型的多国之主。他除任英格兰国王外,又是诺曼底公爵、阿奎丹公爵和安茹伯爵,并通过婚姻关系拥有曼恩、布列塔尼、波瓦图和加斯科尼等地区。其帝国从苏格兰延伸到比利牛斯山,疆域之广袤在西欧诸国中首屈一指。
治理这样一个强邻窥伺、兵衅屡起的帝国,要求亨利二世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欧洲大陆。亨利二世在位35年,起码有22年是在大陆度过的,亨利二世统治其领土的任务格外艰巨,常骑马奔波各地,德威兼施,维持臣民对他的忠诚,直到去世。
在英国历史上,亨利二世的儿子理查德一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物,生性好战,15岁(1173年)就为争夺王位继承权发动叛乱反对父王。1189年,理查德与法王菲利浦合兵打败了亨利二世。老国王悲愤而逝,他高兴地继承了王位(1189—1199年在位)。
理查德即位前,已经举起了十字军东征的旗帜。以后在位10年,仅有6个月在英格兰,无政绩可言;但东征时勇猛过人,被称为“狮王”。东征使理查德疏于王权行使,1190年他立他大弟弟的儿子、布列塔尼的王子约瑟为王位继承人,其幼弟爱尔兰公爵约翰背弃诺言,带兵骚扰英格兰。
1192年理查德在回师途中,成了奥地利人的俘虏,英格兰为赎他花费了10万英镑。在此稍前,约翰又在法兰西制造阴谋,听说王兄被俘,就到英格兰挑动叛乱。1194年理查德被释放回国,约翰赧颜求饶,得到宽恕。翌年约瑟被俘,他终于成了王兄的继承人。1199年理查德逝世,约翰继位。
1202年臣服于法王的约瑟为夺回王位兴兵侵入诺曼底,夺取许多城池。约翰率兵鏖战,俘获约瑟和叛乱贵族。约翰为斩草除根,令将亲侄阉割。约瑟痛苦至死。法王恼羞成怒,宣布没收约翰在法国的领地,激起大规模战争。翌年,约翰惨败,诺曼底、安茹、曼恩和波瓦图等领地相继丢失。贵族利益受到空前严重的伤害。跨海而治的局面结束了。
昔日的诺曼底征服者现在彻底失去了异地的采邑,只得把英格兰看做自己的仅有祖国,集中精力处理不列颠的内部事务。英国因此摆脱了沉重负担和危险纠葛,把注意力和财力集中在国内事务上,使诺曼底贵族加快了英国化过程。英国上层阶级的利益认同感和民族意识无形中增强。
所以,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两地分离对英国相对独立的发展,以及以后英吉利民族的形成,不无积极意义。英国历代国王依然保留了“安茹国王”、“诺曼底大公”等称号,甚至以法国国王的名义自诩。英国上层的这种复仇心理,最终导致了“百年战争”的发生。
更新时间:2024-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