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需求瞄准痛点 变促消费为愿消费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媒体梳理发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一词被提及23次,由此可见消费的重要性。提振消费,亦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表述不难看出,消费的地位非常突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以来,国内消费市场迅速升温,春节对消费的拉动效应尤其明显。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国内旅游收入和人次分别为3758亿元和3.08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0%、23.1%,这两个数字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3%、89%;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5%。

消费市场的回暖,以文旅消费为代表,代表委员们对此感受颇深。“随着当前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文旅行业迎来回暖复苏。”全国人大代表刘忠斌观察到消费升温的迹象。他告诉南都记者,随着居民出行热情高涨,文旅行业成为拉动消费的突破点之一,而夜间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文旅消费各地近来都在做文章,文旅局局长们纷纷“出圈”,通过直播等方式推介地方旅游资源——之所以作出类似的举动,显然是看到了文旅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春节消费市场的反弹被媒体解读为“报复性消费”,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是压抑已久的消费冲动带来的结果。不过,从近来诸多行业的消费情况看,这种“报复性消费”的势头有望延续。一方面,疫情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已经降到最低,消费的外部限制逐渐解除;另一方面,各地在促消费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从发放消费券到举办各种类型的消费活动,大大提振了市场消费潜力。

以广东为例,各地在春节期间发力促消费。如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整合全市1700多家文旅企业资源,面向全社会分次发放2000万元文化旅游消费券;春节前后累计售出5万多件特惠产品,政府让利资金直接带动10倍以上文旅消费。

接下来,广东将继续改善消费环境。据介绍,今年广东将全面开展省民生实事“放心消费粤行动”,其中包括提升全省放心消费承诺单位和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消费者举报投诉处理效率等一系列具体措施。近日发布的《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2—2025年)》更是提出,要把广州打造成全球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力争成为引领中国现代消费潮流的标杆城市。

从这一系列行动不难看出,促消费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相信后续各个细分行业还会有具体的方案出台。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余淼杰认为,要找准拉动消费的发力点,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和大型家电下乡。针对城乡不同的消费环境,他表示,要根据城乡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扩大消费举措。“对城市而言,要着力打造社区便民消费,创新消费场景;对于农村而言,更重要的是实现快递物流畅通,打通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

余淼杰代表的看法很有现实针对性。促消费不单纯是一种短期行为,必须找准需求和痛点。而且,促消费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单方面的行动,企业也要打好配合。在这方面,商界人士的感触最为深刻,全国人大代表贾少谦在谈及企业应如何支撑扩大内需时向南都记者表示,关键在于高质量供给,在于企业持之以恒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在于围绕消费者需求不断优化解决方案,让国内居民“想消费”“愿消费”。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居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会变得越来越显著。在这个阶段,提振消费将成为一种长期行为,无论对政府还是企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两会期间消费话题受关注,无疑是一个好的迹象,期待看到更多好的建议好的政策,为消费需求的提振再添一把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报复性   广州市   广东   疫情   城乡   全国人大代表   居民   需求   代表   政策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