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起致敬她力量

你是否留意过,她们的力量?


她们有的是乡村校长、全职妈妈,

有的是刚毕业的
大学生或是都市丽人;

但她们都选择听从内心的召唤,

扎根自己熟悉的一方故土,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潮中
乘风破浪、播种梦想与希望。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

千千万万新农人中的优秀女性,

为了开拓更加富足的生活,
收获更加精彩的人生,

用一技之长,
在田野间挥洒汗水,
在平凡中留守初心,

她们用地方产业
带动农民创富、乡村发展,

激励了亿万和她们一样的女性
勇毅前行,

这份“女性力量”,
正在祖国的大地上生机勃勃地传递。




当“90后”撞上茶生意

王欢:用坚守与热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好时代



陕西汉中市西乡县的王欢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当“90后”碰上茶叶,还能玩出更多有趣的新思路!她在大学毕业后没有遵循父母的建议留在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是回到家乡农村,接手了家中的秀国茶厂,经营起看似传统的制茶生意。

胆子大、脑子活、善于接受并尝试新鲜事物,是王欢的优势。春茶采过后,不够鲜嫩的夏秋茶通常被作为废枝废叶丢弃,地方政府引进技术,将夏秋茶经过深加工附加更多价值,延伸了茶叶产业链条,解决了茶农夏秋茶无销路的难题。王欢夫妻正是西乡“第一批吃螃蟹”的茶人,搭乘亚欧铁路的快车,他们经营的茶厂开足马力生产夏秋茶,将这些茶叶沿丝绸之路发往中亚,摆上乌兹别克斯坦各大商场柜台。

“不要去羡慕别人的光鲜亮丽,坚守自己一亩三分地,把它做好。”王欢说,她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愈发清晰的规划。她始终认为,女性只要带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拥有丰富独立的灵魂,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好时代。


都市丽人化身“茶园守护者”

刘霞:一句承诺换来一生相守



来自陕西汉中西乡县的刘霞曾在武汉拥有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然而因为对父亲的一句承诺,她返回家乡,接手自己熟悉又陌生的茶园,从此开启了一种别样人生。


2015年,定居武汉的刘霞突然得知父亲病重,无力再经营茶园,“我建议他把茶园卖掉,跟母亲一起来武汉,方便治疗和照顾,但他不舍得。”刘霞回忆说。为了不让父亲一辈子的心血付诸东流,她和先生商量,带着年幼的儿子回到西乡,一边照顾父母,一边接手茶园。


从大城市一下子回到农村,落差感曾让她不适,但渐渐地,或许是万亩茶园独有的平和安宁,抑或是采茶工人们收获时满足的笑脸,刘霞在日复一日的奔波和劳作中找回了茶人的道与初心,“每年我们都会雇用大量留守老人做采茶工人,平均几千块的工资对于她们来说可能是一年的零花钱。”


对于行业的热爱与尊严感,一直鼓励具有匠人精神的奋斗者一路前行。刘霞说,“我想带着知识、技能,继续做好茶文章,打造茶旅融合新业态,带动更多家乡人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赋能!”

乡村校长成为农业带头人

涂燕:责任成就更大的梦想



来自重庆酉阳的涂燕有很多身份:她是酉阳县翔燕教育集团校长,曾连续3届当选县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


因为对乡村教育的一份赤忱热情,涂燕与丈夫先后创办了酉阳翔燕中学、酉阳翔燕外国语学校和酉阳翔燕民族中学,在这片土地深深扎下了根脉。涂燕常常带领团队走访学生家庭,记录下每个孩子急需的帮助。这些年,她共资助了600余名学生,资助资金达600多万,不少孩子因为她的支持得以考上大学,走向更大的人生舞台。


“我的一个梦想就是,让‘翔燕’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一次次的走访,让她对于家乡这片土地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涂燕看准时机主动布局,带领乡亲们闯进新农业这条赛道。


在涂燕看来,女性的力量无需定义,只需忠于自己,尽情绽放。她的梦想仍在继续。


全职妈妈也有创业梦

吴和雨:相信自己,每一个人都能闪闪发光



在重庆酉阳,作为全职妈妈的“85后”吴和雨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创业之路。现在,她是重庆爱妈妈家政的创始人,也是3个孩子的母亲,更帮助了不少和她一样的宝妈群体。


吴和雨曾做过5年全职妈妈,在2021年,在她最小的宝宝只有1岁多的时候,吴和雨锁定家政赛道,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她并不介意招募0基础员工,保洁、整理收纳、养老护理、小孩接送等也都在她和团队的服务范畴。在丈夫的支持和鼓励下,吴和雨的公司一步步走上正轨。


目前,她已经吸纳了20多位员工,绝大多数是全职妈妈和留守女性,她们不用再选择外出务工,而是可以在工作的同时照顾家庭、支持生计,这也间接改善了当地的留守儿童问题。吴和雨依旧在坚持自学管理知识,希望在员工福利、企业管理等方面做得更加完善。


吴和雨说想对和她一样想要创业的宝妈们说:“理想和现实中间隔着忠于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 只要相信自己,每一个人都能闪闪发光。”


网红“银耳姐姐”成长记

张家巧:女性的人生不该设限



在福建古田,早已事业有成的张家巧,因为内心深处的菌菇梦回到家乡二次创业,带领团队从零起步,一点点掌握了工厂化、智能化栽培无公害银耳的“秘方”,带动几十户贫困户脱贫;又用直播带货的方式把冻干银耳羹卖成网红产品,打开了崭新的消费空间。


古田是中国银耳之都。从小闻着银耳香长大的张家巧夫妻,像每一个古田人一样,心中都有一份深深的银耳情结。2013年,女儿出国留学后,张家巧和丈夫决定重返家乡。经过无数次起早贪黑的探索,终于实现了无公害银耳四季稳产,并开发出方便速食的冻干银耳羹。


在女儿的建议下,张家巧自学直播带货,成为古田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达人,公司也因此拓宽了新媒体平台销售渠道,2022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带动周边20多家农户种植银耳,先后帮扶25户贫困家庭顺利脱贫。


学习新玩法、新知识,已经成为张家巧生活和工作的本能。在她的公司里,80%的员工是女性,她常常鼓励她们主动挑战重要岗位,“女性的人生不该设限,无论在什么年龄,都应该勇敢去尝试!”


以上5位女性,均是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组织的小微赋能培训活动的学员。2022年2月,度小满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就“可持续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签署合作协议,拟在未来4年在多个县域地区开展相关项目活动。


2022年,项目在福建古田、陕西西乡、重庆酉阳三地落地,将在四年期间通过在县域层面搭建“可持续发展创新服务中心”和数字化产业服务平台,使金融机构能够为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融资提供更有效支持,通过激励机制引导当地农村产业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书写乡村巾帼的“硬核”担当,

交出乡村共富的时代答卷,

她们的力量值得被看见!


2023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责编/田园黄蝶

审签/一帆
监制/志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西乡县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古田   西乡   银耳   陕西   茶园   武汉   重庆   乡村   家乡   员工   力量   妈妈   女性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