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个音乐人工智能创新基地成立,探索艺术技术结合新路径

幕后配乐、虚拟偶像、ChatGBT……创新、跨界、开放,正在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下新的人才标准。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主任于阳教授在音创微课上讲述幕后配乐、虚拟偶像、ChatGBT等前沿知识。

“这是首个音乐人工智能创新基地。”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音乐学院附属黄浦比乐中学校长罗立新说,“我们希望在人工智能的国家战略下,为‘元宇宙’时代储备复合型的,有艺术创造力的,能够使用信息技术创作音乐和声音的创新人才。”

音乐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启动。本文图均为上音比乐中学供图

3月11日,作为上海市黄浦区创新英才培育“登峰”计划的子项目——音乐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启动仪式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属黄浦比乐中学举行。

通过2轮筛选,黄浦全区一共有25位同学成为了首届“黄浦区音乐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学员。这些中学生们将展开为期2年的学习、实践和探究,系统学习《音乐创编基础乐理》《音乐创作理论与实践》《计算机音乐制作实践》《大型音乐创编技巧与升华》《拓展提高课程》等课程,利用计算机为工具,创作并全流程的制作原创音乐,夯实音乐素养,激发多方面的音乐创新能力。

中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大师讲堂”,听到上海音乐学院资深教授的微课、讲座。并与上海音乐学院本科生、研究生结对,共同参与课题研究。

音乐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中学生成为艺术创新人才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沉浸式体验音乐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上音比乐中学党总支书记王竻为特聘专家——上音音工系主任于阳教授颁发聘书。随着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余维永摇响上课铃,于阳教授以《走进音乐科技》为主题开讲微课程,带领大家感受音乐工程领域的发展与未来前景。

据介绍,首个音乐人工智能创新基地旨在将音乐与科技深度融合,激发学生创造思维。黄浦区教育局、区教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上音比乐中学将四方联手,为具有音乐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中学生提供更好的探究、创新和实践平台,培养、输送更多的艺术创新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人工智能   音乐学院   上海   黄浦区   黄浦   基地   音乐   人才培养   路径   教授   中学   艺术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