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价有机框架上设计Cu单原子位点用于选择性光催化CO2还原

河北大学Small:在共价有机框架上设计Cu单原子位点用于选择性光催化CO2还原

文 章 信 息

在共价有机框架上设计Cu单原子位点用于选择性光催化CO2还原

第一作者:张义泽

通讯作者:白国义*,兰兴旺*

单位:河北大学

研 究 背 景

光催化二氧化碳(CO2)转化为高价值化学品是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一种很有前途的途径,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由于CO2分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稳定性,吸附、活化和转化过程受到极大限制。然而,CO2转化通常受到较差的产物选择性和催化效率的限制,因此经常需要昂贵的光敏剂。此外,还原产物主要以CO的双电子还原初级产物为主。共价有机框架(COFs)作为一类新兴的多孔材料,被认为是光催化的潜在候选材料。但COFs的无金属性质在CO2光催化还原中通常表现较低的活性,因此在COFs中加入金属位点被认为是实现高光催化活性的成功策略。

文 章 简 介

基于此,河北大学白国义教授、兰兴旺副教授团队在国际纳米领域顶级期刊Small上发表题为“Engineering Single Cu Sites into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for Selective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通过联吡啶单元的螯合配位制备了2,2′-联吡啶基COFs,其具有非贵金属Cu单原子位点,用于光催化CO2还原。实验表明Cu单原子位点不仅显著增强了光的捕获并加速了电子-空穴分离,还为CO2分子提供了吸附和活化位点。Cu-Bpy-COF作为代表性催化剂,在不使用光敏剂的情况下,对将CO2还原为CO和CH4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令人印象深刻的是,CO和CH4的产物选择性仅通过改变反应介质来调节。实验和理论结果揭示了Cu单原子位点在促进光诱导电荷分离和调节产物选择性中的溶剂效应方面的关键作用,为选择性光催化CO2还原的提供了重要手段


要点一:基于联吡啶单元与金属离子的螯合配位制备了配位结构精确控制的Cu-Bpy-COF

联吡啶是一种著名的金属位点锚定配体。受此启发,利用Bpy-COF中的联吡啶位点连接非贵金属活性中心,得到M-Bpy-COF (Figure 1)。通过一系列表征评估了Bpy-COF和典型Cu-Bpy-COF的合成。

Figure 1. Synthetic scheme of Bpy-COF and its post-synthetic modification to M-Bpy-COF.


XPS光谱确定Cu-Bpy-COF中金属离子的表面电子状态以及金属与Bpy-COF的相互作用。采用原位CO-DRIFTS和XAS光谱证实了Cu单原子位点的存在,表明单Cu单原子被锚定在COF的联吡啶单元上。

Figure 2. a) Cu 2p XPS spectra of Cu(OAc)2 and Cu-Bpy-COF. The in situ CO-DRIFTS for b) Bpy-COF and c) Cu-Bpy-COF. d) XANES and e) FT-EXAFS spectra at the Cu edge of Cu-Bpy-COF, CuPc, Cu2O, CuO, and Cu foil sample. Wavelet transform (WT) spectra of f) Cu-Bpy-COF, g) CuO, h) CuPc and i) Cu foil sample.


要点二:光催化CO2还原通过改变反应介质可以选择性地生成CO和CH4且选择性接近100%

在可见光光照(λ>420 nm)下研究了Cu-Bpy-COF的光催化CO2还原性能。首先在饱和CO2的纯水中与三乙胺(TEA)进行催化反应,在最优条件下CH4产率为70.0 μmol g-1,CO产率为6.4 μmol g-1,选择性为97.8%。考虑到CO2光还原过程中溶剂对最终产物的产率和选择性影响很大,因此在Cu-Bpy-COF上探索了一系列溶剂。然而,当DMF取代H2O时,出现了奇妙的变化。仅检出CO,产率为40.8 μmol g-1, CO选择性接近100%,表明溶剂对CO2光还原产物的选择性起关键作用。

Figure 3.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a) The yields for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to CH4 and CO over Bpy-COF and M-Bpy-COF in H2O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for 4h. b) Photocatalytic selectivity of Cu-Bpy-COF in different solvent system. c) Replacing H2O using pure DMF as solvent. d) Control experiments of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performance. Cycling experiments with Cu-Bpy-COF in e) H2O and f) DMF


要点三:揭示Cu位点在骨架结构和溶剂效应控制反应路径中的关键作用

实验和DFT计算表明,Cu单原子位点可以作为促进CO2活化和吸附的活性中心,这有助于仅通过调节反应介质就能实现CO2定向转化为CO或CH4的高选择性光催化活性。同时,Cu单位点在促进光致电荷分离和溶剂效应调节产物选择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三乙胺具有空穴牺牲剂和CO2还原质子转移催化剂的双重功能,由于其解离能较低,可以从H2O中捕获质子,进一步将*CO还原为CH4。

Figure 4. a) Carbon dioxide sorption isotherm profiles of Bpy-COF and Cu-Bpy-COF. The in situ DRIFTS spectra of CO2 adsorption over Cu-Bpy-COF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b) CO2 + H2O interaction and c) CO2 + DMF interaction under the dark (0–20 min) and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20–40 min). d) Free energy diagrams of CO2 photoreduction on Cu-Bpy-COF. e) The free energy diagrams of *CHO to CH4 in H2O. The “*” represents adsorption on the substrate. f) Proposed reaction mechanism for photocatalytic CO2 to CO in DMF or CH4 in H2O conversion over Cu-Bpy-COF


文 章 链 接

Engineering Single Cu Sites into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for Selective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300035


通 讯 作 者 简 介

白国义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高分子材料与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天津大学本硕博、博士后 (1994-2005),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2012)。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河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河北省杰青、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被推选为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化学会常务理事、《精细化工》等杂志编委。迄今为止,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在内的20余项纵向和横向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已经在ACS Catalysi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近五年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4篇,包括中科院一区论文12篇。

兰兴旺 副教授

201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被引进至河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迄今为止,已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包括ACS Catalysis,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Small, Green Chemistry,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Chem. -Eur. J.。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等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选择性   原子   光敏剂   光催化   河北省   吡啶   溶剂   产物   活性   框架   金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