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呈现香港新变化

香港,带给人们最直观的印象应该就是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了。今天,我们就从邮票上来看一看香港回归祖国后的城市变化。

维多利亚海港(下称“维港”)位于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当你漫步在维港湾畔,会发现在不同的时间,维港会呈现不同的面孔——白昼,太阳从海平面升起,阳光折射在摩天大楼的玻璃外墙上,让人们不自觉地被带入国际金融中心的朝气蓬勃中;入夜,璀璨耀眼的霓虹灯点亮了维港上空,在星河的映衬下流露出浪漫与温柔。


香港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早在20世纪中叶,填海造陆在香港大规模展开,尤其是自香港回归以来,当地加大了填海造陆的力度。


如今,站在太平山顶眺望维港,你会发现回归前后的维港景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填海工程的带动下,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标志性建筑物扎根在维港湾畔,当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矗立在维港两岸的超高层建筑物。



位于香港岛一侧,楼高415.8米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于2003年落成。它不仅是香港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更是香港财富的象征——在这座摩天大楼里,有不少跨国公司的办事处,就连管理上万亿港元财富的香港金融管理局也把总部置于其中。2011年5月,楼高484米的环球贸易广场在西九龙拔地而起,成为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两座“巨人”隔海相望,映射出香港经济强大的活力。



在面向维港的香港岛北岸一带,有一个名叫“添马舰”的地方。那里曾经是英军的海军基地。香港回归祖国以后,特区政府决定在此建立新的“政治地标”,将行政长官办公室、政府总部、立法会综合大楼搬迁到维港边的这一地段。

2005年2月,“添马舰发展工程”动工,工程项目以“门常开、地常绿、天复蓝、民永系”为设计理念,反映特区政府秉持开明开放的施政态度以及市民对香港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经过历时6年的施工,发展工程于2011年底完工,富有时代感的行政、立法机关办公大楼美轮美奂,与城市轮廓线自然融合。大楼的前方是一片片如茵绿草,行人信步其中,飞鸟翱翔天际,呈现一派新的气象。


202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重要时刻。作为一份贺礼,香港故宫文物博物馆(简称“香港故宫”)于7月2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西九文化区的一座新晋地标,为风景秀美的维港增添了一股雍容华贵的文艺气息。经中央批准,来自故宫博物院的914件珍贵文物赴香港故宫展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出香港便可欣赏到中华文化的绚丽瑰宝。


时间回溯到2017年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和故宫博物院共同签署《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西九文化区位于维港的最后一块人工填海区。香港把这一片黄金地段交给了文化,未来这里将聚集艺术教育空间、演艺场馆、博物馆等众多文化场所,成为世界级的文化枢纽。



在“十四五”规划中,“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首次被写进国家规划。随着香港故宫等一系列文化新地标纷纷落成,香港与内地的文化血脉将相融相促,未来的香港将肩负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香港   海相   故宫   文化区   摩天大楼   地标   建筑物   邮票   博物馆   祖国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