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岭海回澜处,尽是人间美景

西江、北江、绥江在三水相汇,江水携带的泥沙沉积出了珠江三角洲,浩瀚的广府人文画卷就此展开。

尽管三水并不以风景名胜见长,却拥有一些颇具价值的历史遗存。“广东第一村”大旗头古村、广东三大古庙之一的芦苞胥江祖庙、广东现存最早的火车站旧址、珠三角所剩无几的疍家人聚落,都是不容错过的人文景点。

大旗头古村

三水有很多岭南特色的古村落,其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当属乐平镇的大旗头村。

三水大旗头村原名“大桥头”,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村里的居民多姓郑和钟。在2003年,大旗头村就与宏村、西递、田螺坑等古村落一起入选了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第二年又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第一村”。

因为这座古村的名头实在有点太过响亮,翔哥好奇之下翻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这座古村的背后的确有一段不寻常的历史,绝非浪得虚名。


实际上,大旗头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条默默无闻的村子。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村里才出了个大人物——郑姓的第十五代传人:郑绍忠。

郑绍忠本名郑金,相传他嘴大食量大,所以又绰号“大口金”。郑金早年是反清农民军的一员,后来倒戈降清,改名郑绍忠,率清军先后平定了太平军和广东客匪。再后来他又参加了中法战争,被左宗棠喝张之洞赏识,一路平步青云,最后当上了广东水师提督,加兵部尚书衔。


这位郑将军颇得慈禧太后器重,曾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获朝廷恩准并得赐银六万两回三水大桥头建宅。于是郑绍忠就在田间地头建起了一组规模浩大的镬耳屋,分给村中族人居住。

郑绍忠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逝于广东水师虎门驻地,享年六十二岁。他死后葬于村西南的老虎岗,墓远远看去就像大旗飘展,于是后人就将村名改为“大旗头”并沿用至今。


时至如今,大旗头是粤中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之一,拥有整个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镬耳屋建筑群,二百多座清一色的硬山顶镬耳屋,坐西向东整齐划一。


在岭南地区的古村落,时常能看见镬耳屋式的建筑,但像大旗头村这样拥有如此大规模的清代镬耳屋,实属罕见。

镬耳屋是典型的广府民居特色建筑,其中两座山墙形似镬耳——又称鳌鱼墙,并引申为独占鳌头的意思。在过去,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才有资格建造镬耳屋,而且镬耳墙的尺寸规模,还需要按照官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寡来制定。

可以想象,假如时光倒流到一百三十年前,清代的大旗头村是何等风光。


在大旗头村里有祠堂、家庙、府第、民居、晒坪、广场、池塘,其中最重要的建筑是村口的文塔和村里的五座祠堂:郑氏宗祠、尚书第、裕礼郑公祠、振威将军家庙、建威第。

其中,村口大榕树旁的文塔,高三层,里面供奉文昌君和魁星。因为这座塔的外形酷似一支笔,所以又被村民称为“笔塔”。塔旁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木棉,树龄已有一百三十余年。每逢初春便会铁枝繁花,殷红如火。


不仅如此,还有村前的池塘象征了洗笔的墨池,文塔下的方石象征了纸,池塘旁的晒谷场象征了砚。这“笔”、“墨”、“纸”、“砚”凑在一块,就组成了一副文房四宝。

从这儿,我们能看出郑邵忠将军对村中后人的期盼。据说,郑绍忠本人并不识字,只是因为擅武而从一介武夫打拼到了广东水师提督的位置,因此他希望郑氏子孙能发奋读书考取功名做官,而非像自己那样靠“打打杀杀”来建功立业。


大旗头村口有两棵树龄二百年的大榕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被村民称为“双榕桂月”。我们从大榕树下的拱北门走进村里,首先会看到郑氏宗祠和尚书第。


郑氏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大门联曰:纶音荣凤阙,将业焕龙坡。这儿是旗头村祭祀祖先,办理婚、丧、寿、喜,以及商议村内重要事务的场所。


郑氏宗祠旁边的尚书第,曾作为郑绍忠的私宅。这幢建筑的设计很注重防卫性,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大门的两侧有射击口。

如今的尚书第仅有第一进保存了下来,后面部分已经被毁坏,这里早年作过村里的食堂,现在是军事博物馆,里面展出了郑绍忠任广东水师提督时的一些实物和图片资料。


郑绍忠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被朝廷委任为广东水师提督,清光绪二十年(1894)又被赏加兵部尚书衔,并诰封为光禄大夫赐头品顶戴。

此时的郑绍忠已年过六旬,本已是告老还乡的年纪,可是因广东海防内忧外患,所以朝廷诏令他留守虎门驻地,最终在两年后病逝于虎门水师驻地。


尚书第后方的建威第,是郑绍忠的府第。建筑原来有花园、通德门和轿厅,可惜现在均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是作为村史文化馆名人馆。

除了清末水师提督郑绍忠,大旗头村在民国时期还出了一个名人,那就是郑绍忠的侄子郑润琦。他曾任粤军第三师师长,授中将衔,后因牵涉进了廖仲恺被刺案,从此结束戎马生涯。


裕礼郑公祠,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裕礼郑公祠是郑绍忠的祖祠,平面形式与其他祠堂略有不同,旁边多了一个开间,一些祠堂活动的辅助工作会在开间里完成。


振威将军家庙,建于清光绪年间。郑绍忠于虎门任上病逝后,朝廷追封他三代为振威将军,所以“振威将军”是郑绍忠曾祖的封号。

家庙大门的檐廊及大殿内的梁架均以木雕装饰,在屋面与墙壁的交接处有花木风景等题材的彩绘。现在这里是三水旅游文化创意展馆和非遗展馆,但翔哥这次来的时候并没有开放。


振威将军家庙前有一口古井,除此之外在村前的池塘边还有另一口古井。据说,在当年为了显示郑绍忠家族地位的尊贵,只有郑绍忠家族的村民才能使用家庙前的古井,其他村民就只能使用池塘边的古井了。


大旗头村的街坊布局,同样很巧妙。四五条深巷将古村分为几片,每条深巷的一端堵死,另一端修有门楼,在防火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防卫功能。

若遇到外人入侵,可将门楼上的铁闸落下,村子便自成一个坚固的防守体系,这在曾经匪患猖獗的年代显得非常有必要。


这些深巷皆为青石板街,每隔数米便有一块石板凿空成铜钱的形状。仔细看的话会发现石板的下方有暗渠,可将村中的污水顺着地势送到村前的池塘再排往河涌。

这样的设计,让大旗头村在近一百多年来,即便是暴雨季节,也没发生过水浸街的事件。


实际上,大旗头村里的居民现在全都搬去了旁边的新村,但还有不少人家在老宅子里供奉着自家的祖先牌位,甚至还有来上过香的痕迹。最后,我们从南定门走出了古村。

芦苞胥江祖庙

在珠三角地区,人人皆知佛山禅城有一座香火鼎盛的佛山祖庙,却很少人知道在三水芦苞镇的北江河畔还有一座胥江祖庙,同样非常“灵验”。

实际上,这座胥江祖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寺庙——它不仅是三水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庙宇,还与佛山祖庙、悦城龙母庙并称为广东三大古庙。

胥江祖庙与佛山祖庙主要供奉的神祗一样都是北帝,即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正值农历新年,所以来胥江祖庙祈福的游客特别多,有不少还是扶老携幼来这儿上香,祈求新一年合家平安。


胥江祖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在此后,历经了元、明、清等朝代的多次修葺与重建,赋予了这座庙宇瑰丽多姿的外表,成为一座富有艺术性的宫殿。

然而,自清末光绪年间起,胥江祖庙因为多年失修,导致了不少建筑损毁,庙内供奉的神龛神像也已经荡然无存。元、明两代的遗物,仅剩下了武当行宫前的石狮子与部分柱础,所以建筑整体呈清代的风格。


胥江祖庙前的禹门牌坊,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原本位于武当码头,1993年因修北江大堤而迁移到了现在的位置。

在传说里,北帝为掌管水域的神灵。对于河网密布的珠三角来说,古时的交通以船渡为主,所以“北帝”是极为重要的神袛。行驶在北江上的船,会由芦苞的武当码头登岸,经禹门牌坊到胥江祖庙祭拜北帝,以求平安。


胥江祖庙建筑群由三座庙宇并列组成,道、佛、儒并立。武当行宫(即北帝庙)作为主庙居中,左侧为普陀行宫,右侧为文昌宫,分别供奉着北方真武玄天上帝、观世音菩萨、文昌帝君的神像。

三庙的建筑均为二进院落,结构基本一致。祖庙的北侧还有一座华山寺,是后来重建的建筑,风格与三座庙宇迥异。


芦苞胥江祖庙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它汇聚了岭南建筑最精华元素:三雕二塑一彩,即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和彩绘。其建筑工艺极具艺术张力,瑰丽精巧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武当行宫在三庙里居中,由山门殿和主殿组成,武当行宫是芦苞胥江祖庙的主要建筑,也是宗教崇拜的中心。

山门殿屋脊上的清代陶塑雍容华丽,二龙戏珠和人物栩栩如生,署名“文如璧”,为清光绪十四年重修时所制。文如壁是清康熙年间石湾窑制陶名工,他的子孙以“文如璧”作商号名,佛山禅城祖庙、广州陈家祠和仁威庙的陶塑瓦脊均出自他们家。

除此之外,屋脊还保留了部分清咸丰三年塑造的石湾陶瓷装饰,是现存于建筑上有历史记载的年代最早的石湾陶塑。


山门殿屋檐下方的左右石雕虾弓上,各置小石狮一头。在檐柱与山门墙之间饰有两组镂金横梁木雕,内容一面为“瓦岗寨”故事,一面为“西辽国”故事,也是光绪十四年重修时所制。


武当行宫主殿前的檐廊木梁枋和雀替上,雕刻有祥瑞的鸟兽图案,加上梁枋至屋檐间的十二座大型莲花托斗拱,使大殿显得更加富丽华贵。

此外,在天井的庭栏和大殿石级护栏上,还有明代“三羊启泰”、“麟吐玉书”、“双凤朝阳”等祥瑞画面的石浮雕。


主殿中央的紫宵宫,供奉的是主神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即北帝。在他的旁边还各有一个神像,左侧拿印章的是掌印文臣,右侧执黑旗的是司旗武尉,文左武右拱卫着紫宵宫,外侧还有十大元帅。


在武当行宫天井院落两旁的女儿墙上,各有一组大型陶塑:左侧是“聚义梁山泊”,右侧是“三英战吕布”,均为佛山工艺美术大师凌国礼在1991年胥江祖庙大修时所重修。


左侧的“聚义梁山泊”,描绘的是《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的场景。只见梁山好汉一个个刻画得细腻鲜活,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让人拍案叫绝!


从陶塑的细节可以看出,制作的工艺极为精湛。


“聚义梁山泊”的下方是一组灰塑,题材为“郭子仪祝寿”,即唐代郭子仪七十寿诞,他的七个儿子和八个女婿身着官袍跪拜堂前,为老人庆寿的情景。

值得一提的是,这组灰塑的装饰手法很奇巧:在灰塑的背后用了玻璃镜作为垫底,可以将阳光反射,使之闪闪发亮,令灰塑人物美轮美奂。


右侧的“三英战吕布”,刻画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的故事情节。吕布虽勇,但毕竟以一敌三,最终败走。

“三英战吕布”的下方,理应也有一组灰塑,据查到的资料说是“韩熙载夜宴图”,然而此组灰塑的人物却不见踪影,不知何故?


武当行宫左侧的普陀行宫,俗称观音庙,主殿供奉观世音菩萨。

建筑格式与武当行宫类似,但主殿前的檐廊梁枋上独具匠心地设置了一块驼墩,通体镂刻了各式祥瑞画面,精美绝伦。


武当行宫右侧的文昌宫,建成年代较晚,为清嘉庆年间加筑。大殿前檐柱上的对联,为著名书法家秦咢生手书,1985年补刻。右为:肄水涌文澜学海无涯冲碧浪;左为:玉衡司桂籍蟾宫有路步青云。


文昌宫的主殿内供奉文昌帝君,即掌管士人功名禄位的神灵。民间认为文昌帝君负责人们的学业和考试,所以虽然他是道教的神,却又有浓厚的儒家色彩。

主殿两旁是六十甲子神像,又称岁神或本命神。每逢农历新年,道教信徒都要为自己的岁神烧香、叩拜。

河口火车站

建成于1903年的河口火车站,可以说承载了几代三水人的记忆。

河口的广三铁路三水火车站旧址,据说是广东现存最早的火车站,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筹建,五年后竣工,位于当时的三水县城——河口。

广三铁路是中国最早的复线铁路之一,东起广州芳村石围塘,经佛山禅城至三水河口,这座火车站就是当时广三铁路的终点站。


因为三水河口地处西江、北江、绥江的汇合处,所以自古是河运中枢。在1945年以前,三水的县城一直是河口。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缅甸条约》,条约规定广东三水为通商口岸。同年,英国在三水河口设立了三水海关税务司公署,关税收归英国所有,如今在河口依然能见到当年的旧海关大楼。

在广三铁路通车后,更多的客流和货物通过铁路从广州运至河口,然后再用船只水运发往西、北、绥三江上游各地,“水陆联运”让三水河口成为了当时珠三角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抗战胜利后,三水县城从河口迁移到西南。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随着三水至茂名的三茂铁路通车,客货运业务转由新三水站承担,河口火车站成为了一个“死角”,逐渐失去交通运输的功能。

现在,这座停摆了二十年的老火车站,摇身一变,成为了铁路博物馆和火车主题公园。只有矗立在二层黄色小楼前的文保碑告诉人们:这里就是三水百年老火车站。


趁着难得的阳光,抓紧时间拍几张人像,定格下这冬日暖阳的美好。

北江大堤

大江滔滔,大堤巍巍。

珠江干流之一的北江,自北至南贯穿三水全境,在河口一带转折向东,又通过思贤滘与西江相通。将江水与城镇隔开的北江大堤,也随之成了三水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北江大堤拱卫着广佛乃至整个珠三角,但在当地居民的眼里,它又是散步和放风筝的好去处。三水境内的北江大堤很长,若在三水的中心城区,不妨去西南武庙对开的那段北江大堤感受一下。


北江大堤下方的西南武庙,是三水西南最古老的庙宇,庙前牌坊上有浮雕大字“岭海回澜”。从字面意思看,“岭海”指代两广,“回澜”的意思是波涛回旋,“岭海回澜”就是指北江水在武庙附近回流。

北江水为什么会回流呢?这是因为这一处河段已经属于北江的河口段,水流同时受上游径流和海洋潮汐的影响,所以若遇到涨潮,海水就会倒流至此,因而称“岭海回澜”。


北江大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当时已有北江沿岸的居民修建了数道堤围以抵御北江的洪水,其中最早的一段是由芦苞至黄塘的榕塞西围。不过,因为古时生产力低下,也没有人统一指挥,这些堤围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联防体系,防洪能力甚为低下。

据《三水县志》和《北江大堤志》所载,从明代初年三水建县到1949年的四百余年里,三水共发生了较大水灾八十多次。其中在1915年的“乙卯水灾”,珠江三大干流西江、北江、东江同时发生了洪水,造成堤围崩决,沿江村镇淹没殆尽,全省死伤超十万人,就连广州的西关和河南(今广州海珠区)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直到解放后的1954年,广东省动员数万人,在原有堤围的基础上以大培修的方式修筑了北江大堤。此后,大堤又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维修加固,最终筑成了这条固若金汤的抗洪防线。


现在的北江大堤,北起清远的石角岐背岭,沿北江左岸而下,经三水的大塘、芦苞、西南,止于南海的狮山,全长63.34公里,其中三水境内38.91公里。

大塘疍家鱼市

为了寻觅河鲜的美味,我们来到上游的大塘镇,这里的北江大堤又是另一番景象。发源于肇庆广宁的漫水河,在大塘圩对开的澉鱼咀汇入北江,冲积出一片适合船只停靠的浅滩。

如今,这片浅滩是珠三角地区所剩无几的“水上族群”——疍家人的聚居地之一。被称为水上“吉普赛”人的疍家人,世代居住在江水上,以船为家,逐水而居。一艘艘渔船是他们谋生的工具,也是他们居住的家。


“疍家”这一称谓,或是因为他们以舟为家,如蛋壳漂泊于水面;又或是因为他们常年在水中与风浪搏斗,生命如同蛋壳般脆弱。

疍家人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他们的起源并不明确,只知道曾经广泛分布在两广地区。在粤语里,就有“疍家婆打仔——睇你走得去边度”、“疍家鸡见水——得个睇”这样与疍家人有关的歇后语。除此之外,某些传统的疍家美食也一直流行至今,当中名气最大的,毫无疑问是广州西关名小吃艇仔粥。


在大塘镇油金大桥附近的江边,停靠了密密麻麻上百艘疍家人的船只。这些疍家人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每天他们会带着渔获上岸摆卖,在北江大堤下形成了一个鱼市。


在以前,疍家人不获准上岸陆居,官府也不颁予户籍。直到清代中期实施海禁,部分疍家人才开始上岸定居,过上半渔半农的生活。

到了解放后,政府为疍家人提供住所和学校,帮助他们融入陆居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疍家人选择弃水上岸,至今仍守在船上的,大多都是老一辈的人。这个延续了近两千年的特殊群体,或许很快就不复存在了。


从北江大堤的台阶往下走到江滩,可以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淡淡水腥味。疍家人将新鲜的鱼获摆在铝盘里,供客人挑选购买,客人买完河鲜后,可以直接拎去大堤旁的大排档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北江   光绪   文昌   河口   陶塑   大堤   水师   佛山   行宫   广东   美景   人间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