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抱团涨价,打响房价保卫战,是否能给2023年的楼市推波助澜?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599篇原创文章


一个正常健康的市场,供应和需求是互相影响的,动态平衡的,涨跌行情交替出现的。

但是一旦投机,炒作,还有套利这样承载欲望和人性贪婪的因素进入了市场,供需关系就会被彻底打乱,隔离开来,从逐利的角度出发,必然需要营造供需撕裂,不是囤货居奇,抑制供给,就是营销包装,刺激需求,这是最基本的市场经济运行逻辑,没什么稀奇的吧?

当然,不管是囤货居奇还是过度营销,实际上对于管理层而言,都是必然会出手去整治的市场乱象,绝大多数正常的商品市场,其实能玩这些投机手段的空间和机会,并不多。

但是,中国的楼市,却长期是一个例外,时间来到2023年,投机炒作的风气,又一次跑到了需求端的前面,开始作妖了:

号称中国炒房第二城的杭州,炒家汇聚,一个项目的业主群体率先打响房价保卫战,抱团涨价了!

互联网时代,没有信息差的说法,更别提这种利益关联的事情了,有样学样,很多城市也陆续出现了“抱团涨价”的动静。

这就很搞笑了,虽然2023年春节假期以后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楼市开始出现明显复苏和回暖的表现,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三年疫情的抑制下的需求释放,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的政策放松叠加的综合作用下的这一波市场回暖,实际上只能说方兴未艾,苗头初现而已,距离说全面升温,还远远谈不上,甚至可以说,复苏的根基并不牢靠,这一轮恢复能持续多久,也没办法预判的很准。

但是有些人,已经等不及了。

“抱团涨价”这样的房价保卫战,甚至可以说是市场收割行为,给2023年中国当下的楼市,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或者说现实意义?

是火上浇油,推波助澜,拉动楼市加速升温?

还是起到反向作用,给依然还是复苏苗头状态下的楼市浇上一盆冷水?

这篇文章,就基于对2023年3月份以来,在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出现的“抱团涨价”动向的梳理和复盘,深入挖掘这个动向背后的市场心态和因果逻辑,并对后续这样的动向可能给市场带来的影响,进行有依有据, 客观理性的分析和研判。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2023年3月以来,多地二手房主抱团“喊涨”,是怎么一回事?


2023年中国楼市的“小阳春”,才不过“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有一些群体迫不及待,想要做“早有蜻蜓立上头”的那只虫儿了。

2月份下旬以来,多个城市的新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暖迹象,但是这一轮的回暖很特殊,基本上都是量升价不动的状态。

这不是很好么?房价稳定,成交复苏,市场信心和预期的修复,这可是最理想的状态。

但是有些人就坐不住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好不容易等来的回暖复苏,自己手上的房子不涨价怎么行!?要知道,过去几轮房价暴涨,躺赚升值没赶上,这一次可不能错过!

心态一急,利欲熏心,总是有人会按耐不住,率先跳出来秀一波操作的。

深谙炒房之道的杭州,在这个小阳春率先“觉醒”了。

嗯?炒房第一城不应该是深圳么?没错,但是深圳开年以来,政府一边和市场各种传闻和观点打太极,一边就是大几千套的廉价人才房集中推出,简直就是把深圳本土的炒房群体和资金按在地上好生教育着,别说反抗了,就是声音都叫不出来。

要论懂市场化运营和管理,要说会造形势教做人,城市化全国第一的深圳,是懂行的。

苗头都不屑去掐,直接几盆冷水浇小去,帮一些躁动的群体和心思醒醒神。

但是杭州就不一样了。

西湖区有个小区,有人直接修改了业主群公告,向全体业主喊话:

请不要再贱卖自己的房子!

图片来自网络

与此同时,还建议大家在原来的房价基础上,向上调整1万+。

以该小区最常见的89平户型举例,总价至少提高89万。

刚去看了一眼绿中介的成交数据,小区一期最近半年的成交单价在4.45-6.58万/平。

可是现在,小区几乎找不到单价低于7万/平的房源了,甚至还有人挂9万+。

难道说已经有人响应了?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些业主,自信满满给自家小区定了个“宏图霸业”:

三年之后,房价翻倍!

最近,西安某小区也因为“抱团涨价”,在全国人民面前出了名。

一张广为流传的业主群截图显示,我们看到了一个堪称大胆的“三年房价上涨计划”——

2023年7月,2.5万/平;

2024年7月,3万/平;

2025年7月,3.5万/平;

2026年7月,4万/平。

图片来自网络

据中房网报道,目前该小区成交价大概是2.1万/平。到2026年涨到4万/平,几乎翻倍。

为了实现目标,计划每个苑出一个代表组成“村支部委员会”。成立之后,第一个要审核的就是小区每套房的挂牌价。

如果有业主“审核不通过”,还会被“委员会”拉去谈话,并且设定一个月的冷静期。而不合格的标准,其实只有一个:

挂牌价太低了。

至于多次不听劝,执意低价卖房的家庭,则会被列入“不友好家庭”,大有被全小区孤立的意思。

无独有偶。长沙雨花区的一个业主群里,有人十分痛心地表示:

我们小区业主挂牌价太低了,便宜没好货,越贱卖越卖不掉……

图片来自网络

一言既出,居然收获了不少赞同声。有个声音附和说,挂牌价越低越难出手,支持调高挂牌价。还有人表示,咱们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一个“涨价同盟”,似乎就这么悄悄形成了。

听说,梅溪湖、滨江、洋湖纷纷打响“房价保卫战”。

图片来自网络

抛开这个事情的对错和是否魔幻来看,业主“抱团涨价”的行为,不是一件新鲜事,但在三年楼市低迷后刚开始复苏的节点,就显得有点过于着急了,如此迫不及待地“涨价”,无非就是看到了楼市热度的回温,于是有了“涨价”的底气。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有依有据,来源可溯,不说外界和市场如何评价,“抱团涨价”这事儿,是现实存在,并且还有扩大的趋势。

其他城市暂时还没有消息传出,不过相信也会有业主这样做,或许已经开始酝酿了。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因果逻辑深入挖掘:这样的动向,揭示了中国楼市怎样的一面?


不得不承认的是,2月楼市确实比去年热闹了许多,至少在一些热点城市是这样,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成交量都出现了明显上涨。

机构数据显示,8个重点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厦门)2月二手房成交套数为79438套,环比增长78%,同比增长96%。另有数据显示,西安2月二手房网前备案面积78.77万平方米(8161套),环比增长54.15%,同比增长136.05%;长沙2月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近8成,环比增加161%。而这次我们文章提到的西安、杭州、长沙三个城市,恰恰就是2月楼市表现较好的城市。

就房价而言,虽然2月部分城市成交量持续上涨,不过房价却没有出现明显回升,只不过是有了“止跌”迹象。机构数据显示,2月全国百城二手房均价环比下跌0.01%,同比下跌0.96%,其中一线城市环比止跌转涨,涨幅为0.24%;二线城市环比下跌0.01%,三四线依然下跌较多。

可以看出的是,在成交量回升的背景下,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有了好转,不过也没有好到业主们有底气“抱团涨价”的地步。

有一说一,业主抱团涨价这个事情,实在是吃相不好看的一个市场行为。

事实上,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出卖人与买受人对于同一标的物所约定的价格应当真实、合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之间禁止达成下列妨害竞争效果、排除、限制竞争协议:(一)固定或者变相固定商品价格;(二)限制商品产量或者销售量;(三)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料采购市场;(四)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五)联合抵制交易;(六)其他经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确定并公告禁止达成的协议。”因此,“抱团涨价”可能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此外,“抱团涨价”也违背了市场规律和公平原则。“抱团涨价”相当于操纵市场价格,损害了其他买卖双方的利益和权利。 “抱团涨价”也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可能造成市场泡沫和风险。

综上所述,“抱团涨价”是一种不理性、不合法、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社会和法律的制止和惩罚。作为业主,应该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尊重市场的规律和公平,理性看待自己的房产,不要盲目跟风或者贪图暴利。

为什么会有人发国难财?为什么会有黄牛和投机分子的永恒存在,实际上,这就是人性欲望在市场规则里面的一种现实体现而已,为了利益和追求收益,注定会让很多人盲目行动,甚至冒险涉险。

道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是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如果讲道理有用,还需要司法机构和市场管理做什么?

利益面前,不谈人性,就是这个意思,并不复杂。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研判:“抱团涨价”的行为,能收获怎样的结果?后续楼市,是否会受到影响?


楼市这才刚刚有了些许起色,“喊涨声”就开始了,前有房产中介大肆唱多,后有二手房业主“抱团涨价”,只不过,这样的鼓噪和躁动,能够“如愿以偿”吗?

有一说一,尊重现实的来看,很难。

业主抱团涨价,如果放到整体行情上行的环境和阶段,那么毫无疑问会起到推波助澜的市场加热效果,甚至能实现部分业主趁势完成高位套现,顺利立场,而其他业主也能实现账面财富的增长,体验到资产增值,房价飙升带来的躺赚快乐。

但是2023年,恐怕这套玩法,很难再重现曾经那一幕了。

就当前楼市现状而言,客观来讲,房价还不到上涨的时候。2月楼市成交量确实上涨了不少,但也是有原因的,一是前期楼市成交量低迷的基数,二是积压购房需求的集中释放。再从成交量上涨的城市来看,也就几个核心一二线城市,况且就这少数几个城市中,广州和深圳也还没走出来呢。

在如此高的二手房挂牌量下,今年成交的大多数二手房,无不是降价出售,就比如杭州2月二手房降价房源就达到了2万多套,整体挂牌均价比1月低了1.4%,真正最后成交的比挂牌还要低。

另一方面,不得忽视的是,当下中国楼市,供大于求,需求不足,才是真正的现实。

二手房挂牌激增,想要卖房的人远远大于想要买房的人不说,新房市场饥肠辘辘,利益关联,当下中国楼市的现实情况是什么?

最缺的不是房子,而是真金白银的购买力。

当然有些炒作心态的群体,会认为什么房子不可替代性,以及什么地段学区等等的现成价值……

2023年楼市的主要关键词,是促需求、防风险。楼市或许会回暖,但房价大涨的可能几乎没有了。

抱团涨价,是个体市场行为,当然最终的结果也是市场给的,按照当下急不可耐就要涨价的做法,除了博一个市场不承认(自行涨价和银行抵押评估价格失衡)的虚高纸面财富价值以外,顺带在二手房流通市场将自己的房子逼到绝路以外,实际上不可能有其他的收获。

从经济逻辑来看,需求挤压才会造成价格上行,这些抱团涨价的城市,是没有新房供应了吗?就连中国房价最坚挺的北上广深,房价都没有明显上行的势头,这些次一级的省会,是不是太不识相了?

看清自己,很重要。理性预判:

当下在多个城市出现的抱团涨价行为,更多的是反映小区业主的焦虑心态,联手提价的基础并不牢固。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仍需维护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抱团”行为并未受到市场认可,提价的可行性也不高。

至于说对楼市整体影响,那就更谈不上了,现在不是供不应求,而是需求不足,盲目涨价,哄抬房价,意义不大,影响更是微乎其微,除了自取其辱,实际上现实来看,没多少用。

投机炒作的动作,永远跑在市场前面,但是2023年中国的楼市,已经形势不一样了。

任何时代的前进,都需要牺牲和失败者去奠定基础的,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人性博弈的特殊时期,该如何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中国的楼市?


卖不掉的房子,挂得再高也只是纸面富贵。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每逢中国的楼市出现上行态势,有升温预期的时候,一些蛰伏许久的“妖魔鬼怪”就会冒出来。人性在现实面前,就是这么赤裸和无所顾忌。

而历史经验也同样告诉所有人,虚火炒上去的房价,迟早会显出原形。

随随便便就能掏空一个家庭三代人六个钱包的房价,以及过往几轮非常理能解释的不正常房价上涨,实际上给中国经济和民众,已经留下了非常不堪的现实印象了。

财富这个东西没有对错好坏,只有人性决定一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类似的故事,其实就是在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短短几十年里面,都有很多现实案例:

比如海南,比如环京北三县,比如第一代炒房客的家乡温州,再比如2020年就开始持续升温的武汉,郑州……

试图依靠组建涨价联盟来护住房价,甚至组团做多的,绝对不是个例,过去几十年里面售楼部被砸,无理取闹的事儿可是层出不穷。

有一个成功的“房价保卫战”案例吗?

并没有,形势比人强,现实教做人,只不过人性面前,总是不缺少前仆后继的献祭者和尝试群体而已。

说到底,房价是需要真实需求支撑的。

所以,纵使一时的群魔乱舞,人性暴露又如何?看清现实,尊重规律,顺应时代,知易行难罢了。

但是这种人性博弈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由现实来给出教育的。利益面前,和人性讲道理,还不如对牛弹琴提升奶量来的靠谱。

一切经济游戏,都需要外部增量源源不断的进场接棒,既然上家这么玩,不看现实,不懂趋势,自私自利,那么就让他们自己去玩。

看看这种自娱自乐的游戏,能玩多久?

远离过度营销,氛围炒作,2023年,请记住这么一个道理:

增量时代,才有踏空比套牢难受的说法。

存量时代,没有人会因为什么通胀,房价暴涨而受损,只有想着抵御通胀,追赶房价的人,才会有经济风险。

够直白粗暴了吧?现金为王,钱在谁手上,谁说话管事,王炸在手,真没必要慌,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对方不懂,那就让现实教他们懂就是了。

房住不炒,真以为是说的玩的?


以上,就是对2023年3月份以来多地出现的“抱团涨价”现象,进行的一次复盘和深度分析内容,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友好的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抱团   楼市   业主   房价   推波助澜   保卫战   二手房   中国   现实   需求   城市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