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顶替上大学的农家女,否认卖学籍,父亲:自己无能把孩子耽误了

2020年6月,山东省的陈女士因为成人高考成绩出炉而要去填报志愿,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学籍信息在16年前高考后被人篡改。

这个篡改了她学籍信息的人,竟然顶替她上了大学,这个消息后来传到了陈女士的老家,山东冠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乡亲们得知这个此事又是气愤又是惋惜。


陈女士是他们村这些年来成绩最好的孩子,原本以为可以上大学,结果因为没收到录取通知书而作罢。

陈女士的父母欲哭无泪,尤其是她的父亲更是情绪激动,“觉得自己无能把孩子耽误了”。

16年的时间,如果信息没有被修改,现在的陈女士必然是另一番光景。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村里出了名的好成绩,却没学上?

很久以前,乡亲们谈到陈女士的时候,都夸赞这是村里成绩最好的女孩。

那个时候陈女士读书时成绩很好,即使家里情况困难她的父母仍要供养女儿读书,希望女儿将来能走出村子,看更大的世界。



陈女士理解父母的用意,平时学习非常的努力,数载寒窗苦读不过是为最后一战准备,她定要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高考结束那天,全家人都来到考场外接陈女士,看着女儿脸上欢喜的笑容,夫妻二人觉得肯定是没有问题。

半个月之后高考成绩出炉,陈女士查到了自己的分数,在当时来看那个分数完全可以上一本的好大学,也就是说陈女士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不久之后,陈女士有条不紊地填报志愿,接下来就是等待录取通知书送到自己手上。酷热的夏天终究是难熬的,但只要有所期待一切都是值得。

可是,时间已经来到十月份,陈女士还是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对于这件事不仅陈女士和她的父母觉得奇怪,周围所有关心陈女士的邻居都很奇怪。



这是他们村子里十几年来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怎么填完志愿就没消息了呢?困惑不解的陈女士四处找人询问原因,却都没得到一个合理的答复。

又过了一段时间,陈女士依然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她主观上认为自己没有被录取。

陈女士有个哥哥,很清楚妹妹的成绩,对于妹妹没有学上这件事一直觉得是运气不好。

后来,哥哥劝陈女士要不要再复读一年,可是陈女士考虑到家里现在的情况,不想再让父母破费,于是乎选择了外出打工帮家里减轻负担。

这一切夫妻二人都看在眼里,但是他们什么忙都帮不上,女儿既已决定,他们也不能再改变什么。所有人的生活又都走上了正轨,就这样多年的时间也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被质疑“卖学籍”,父亲情绪激动

陈女士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进入社会在底层工作多年,收入稳定、生活平淡,但是她依然没有忘记那个“大学梦”。

早些年,陈女士的哥哥提议让陈女士去参加成人高考,但是那个时候自己还在打工无暇顾及这件事。

不过,这么多年来她虽然无法顾忌,但内心一直记着这件事情,没有大学学历这件事更是陈女士一直耿耿于怀。

陈女士定居在一个小城市后,人生也有了一定的时间,而且她的能力依然还在,便决定参加成人高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陈女士在高考中发挥出色,满心期待成绩的出来。



一般而言,成人高考的成绩出来的比较快,而陈女士的分数足够曲阜师范学院的投档分数。

很多人都认为幸运再度降临到她的身上,可是当陈女士再次填报志愿,打开网站的那刻让她大跌眼镜。

上面清清楚楚地显示着,十六年前她就已经被山东理工大学录取,也就是说有另外一个人顶替她上了大学,而这个人陈女士完全不认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陈女士迅速与相关部门联系,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当初她的学籍信息被人修改,而修改她学籍信息的人便是顶替她上了大学。

当年,陈女士没有收到大学通知书的原因便是如此。

这样的答复对于陈女士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一纸信息的修改便改变了她接下来的人生,而且还是先后两次。

她原本可以上大学,可以有更光明的前程,现在却都成了别人的东西。

陈女士将这个消息告诉父母和哥哥,两位老人气愤不已,陈女士的父亲更是情绪激动,骂自己无能把孩子耽误了。

在这件事情里,陈女士和家人都是受害者,陈女士的哥哥建议陈女士将那个顶替她上大学的人告上法庭,这件事一定要让对方给陈女士,给他们一家人一个说法。

媒体知道了这件事,纷纷过来采访陈女士,新闻出来后,社会上有人质疑是不是当初陈女士的家人把她的学籍给卖了。



因为他们家里情况不好,供养女儿读书又花光了所有积蓄,肯定要想办法做些“补给”。

这种揣测十分可笑,陈女士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自己的家庭从未有过“卖学籍”的想法,希望部分人不要以这种眼光来看自己的家人。

十六年的时间,陈女士的人生就因为别人的一个修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想要弄清楚此事,但有关部门提供的其他资料,对陈女士来说并没有多大帮助。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媒体的争相报道使整件事得到发酵,法院对当初顶替陈女士上大学的人做出惩处,陈女士得到一笔赔偿。

除此之外,山东理工大学也表示,只要陈女士愿意依然可以过来继续读书。



现在社会虽然学历不代表能力,但是学历却是很多行业的敲门砖。

陈女士因为没上大学,所以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局限性非常小,大部分都是工作在选择她,待遇和条件都不怎么样。

即使如此,她的工作依然不稳定,假如多年前自己的大学名额没有被代替,毫无疑问以当时大学生的含金量,她的人生将是另外一回事情。

至于是谁取代了陈女士的学籍,相关的媒体也没有过多的透露,山东大学也只是将冒名顶替者“陈某某”的学历信息给注销了,并给了陈女士第二次机会。

然而,多年后的陈女士早已经结婚,并且育有两个女儿,哪里还有时间去学校单独学习,此事也就没有了下文。



一直以来,在社会上因为没有学历而四处碰壁,这份痛苦她铭记于心。或许是因为自己在教育上吃了大亏,在对女孩的教育方面,陈女士非常用心。

陈女士在家里买了打印机,给女儿们复印题目,她还在县城买了房,给女儿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

据悉顶替陈女士上大学的陈某某,已被所在单位辞退,而其背后帮助她当年修改的陈女士信息的人,也一并受到处罚,这或许是对陈女士最好的支持吧。

法律给予公道,努力方能自保

顶替别人的学籍上大学到底是什么罪过呢?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首先就是涉嫌伪造国家公文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因为顶替别人上学就需要伪造身份证上的姓名,与盗用身份证没有什么区别。



《刑法》中对顶替身份证是什么罪过没有清晰的描述,但是对冒用、伪造身份证却有清晰的规定,被侵害个人权利的行为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有规定: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当然,这仅仅是伪造、变卖的罪行,若是行为人使用了伪造的身份证等证件,那么便构成了更加严重的罪行,一旦发现就会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甚至会多罪并罚。



顶替别人的名义也等于侵犯别人的人权,被侵权者可以依法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现在想要顶替他人上大学已不像以前那样容易,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唯有提升自己才能应对万难。

但前有罗彩霞事件、王娜娜事件,后又有陈女士的悲惨遭遇,虽然相关人士已经受到处罚,但是事件背后还有更多我们不知道的利益关系。

早在2001年,国家最高人民法院就有司法解释,对于任何冒名顶替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侵犯他人依照宪法所享有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理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如果不是参加成人高考填报志愿,陈女士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被冒名顶替。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挖出这些事件背后的产业链,还所有被害人一个公道。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学籍   冒名顶替   农家女   成人高考   山东   身份证   分数   家里   学历   父亲   哥哥   女儿   父母   成绩   孩子   时间   大学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