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紧盯东盟投融资机遇,预计跨境资产配置需求将逐步旺盛

在促进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背景下,跨境投融资机遇被企业和投资机构高度关注,部分机构抢滩东盟市场。

“中国-东盟总人口超过20亿人,拥有超大规模市场。随着中国和东盟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和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深化,财富管理和跨境资产配置需求会越来越旺盛。”银河证券董事长陈亮表示。

中投公司副总经理祁斌指出,东盟得益于人口众多和5.5%左右的GDP增长,正成为快速增长的市场。地理相近、文化相通使得东盟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优先选择。

在3月9日至10日举办的中国-东盟商业领袖峰会上,对于中国-东盟的投资前景,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表示,贸易和投资仍然是东盟和中国之间经济基础的关键,近年来贸易关系不断得到加强。论坛由银河证券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邱爱军、新加坡交易所首席执行官罗文才等与会。

高金洪援引数据提到,2022年,东盟和中国之间的双向贸易总额达到9753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11%;同时,中国保持着东盟第三大外国直接投资(FDI)来源国的地位,2021年流入东盟的FDI超过143亿美元。

“这种贸易关系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多个领域不断得到加强。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应以此前成就为基础,加强现有领域合作、探索尚未开发领域,实现互利共赢。”他建议。

与此同时,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东盟是“一带一路”中的重要角色,并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重要目的地,双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陈亮表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中国东盟信息港加快建设、RCEP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将迎来更多机遇,释放更多动能。

他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下,双方在先进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正迎来广阔的合作空间,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有望加深加快,企业跨境投融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

祁斌表示,中国从疫情中复苏,并实现快速增长,得益于中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巨大的消费人口。

“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拥有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这对于全球企业而言是优势和机遇。”他指出,未来,中投公司愿促进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制造业、能源、医疗等多个领域。

邱爱军指出,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域内具有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劳动力要素齐全的协同发展优势。在后疫情时代,双方应着眼更高质量的中国-东盟产业合作交流,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

对于中资企业境外发债情况,罗文才表示,目前新交所15%的债券发行人来自大中华区。随着全球规模第二大的中国债券市场向全球投资者进一步开放,新交所和中国的合作空间将更大。

“同时,随着投资者和企业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绿色、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挂钩(GSSS)债券的需求愈发强劲。”他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东盟   机遇   需求   新交   中国企业   疫情   产业链   中国   旺盛   可持续发展   要素   资产   领域   机构   产业   贸易   全球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