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发力研究中国战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中国的解读是正确的

文/肥佬茄子

据日经新闻3月10日报道,在拜登当局将中国视为最大对手的背景下,美国著名智库组织“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低调地启动了一个代号“解读中国”(Interpret:China)的研究项目。

而在该项目的主页上,赫然写着他们的核心目的:通过研究来自中国的原始资料,推动中美关系与“中国崛起”战略话题的讨论。

(拜登已将中国视为最大对手)

而就在日前,在充分翻译和解读了超过200份来自中国的战略研究文献、学术论文和政府文件资料后,该研究所的专家们通过视频会议齐聚一堂——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恐惧中国”,而是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

专攻欧亚方向研究的战略学者莫纳汉在会议中表示,他原本以为会在中国的战略文献中看到《孙子兵法》(这可能是一种对中国的偏见),但他实际看到的却是中国研究者对美国著名政治学者谢林和施耐德的解读。他坦言自己此前对中国的认识是“很天真的”,并认为中国对美国的认识足以“令人震惊”,甚至比美国自己更了解美国!

(CSIS专家们正在开会讨论中国战略)

而另一名曾供职于美国国防部的专家埃尔布里奇则表示,通过对中国政治研究文献的解读,他发现中国对美国的分析不仅是复杂的,更是十分准确的——他毫不避讳地表示,他看到的一份中国资料已经明确地指出,美国当前的许多“威慑行动”实际上并非侵略性而是防御性的,目前是为了维持对美国有利的现状(即维持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而今天的拜登政府确实是这样做的。

(美军经常在全球范围内耀武扬威)

而莫纳汉等其他研究员也纷纷同意他的观点,并表示中国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令人感到安心——因为中国和美国对“战略威慑”乃至“威胁”等政治词汇的定义是几乎相同的。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使得中美双方在博弈时更容易理解对方、察觉对方的底线,从而避免战略误判、避免引起一场全球性的战争。

这种情况可是有着前车之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年代,美苏间严重缺乏互相理解与战略互信,以至于在古巴导弹危机中险些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这让美苏双方都认识到了这一潜在风险。从此之后,美苏双方开始加强互相理解、研究对方的“战略底线”,并专门架设了“热线电话”以免事态失控。

(古巴导弹危机曾险些引发世界大战)

毫无疑问,CSIS的研究将有助于美国正确理解中国的战略规划、以免一些别有用心的美国政客为了一己私欲而将中国“妖魔化”,试图进一步推动中美的对抗。正如该项目的领导人布兰切特所说:我们一直依赖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但我们想停下来,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一项目是在“示好中国”。这一项目采用的是当年中情局和白宫收集文献和资料,以研究前苏联政府和社会的传统模式,项目的最终目的仅仅是“降低战略对抗风险”,而不是完全停止对抗。

(项目领导人布兰切特)

不过,在白宫一心推动中美对抗乃至新冷战格局形成的当下,这一研究对中美双方来说都是有一定正面意义的——最起码,它能够给那些“害怕中国”的美国政客一些重要参考,让他们在将危险的武器部署到亚太之前,能够三思而后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中国   古巴   中美   战略   目的   政客   美国   白宫   文献   正确   政治   美苏   项目   政府   专家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