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你了解多少?

妊娠是机体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肝炎是在人群中广为流行的传染病,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互不影响。

但是,医学研究告诉我们,妊娠与肝炎有着密切的联系。

研究显示,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其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及新生儿病死率风险均有上升。

这是由于妊娠期糖类代谢剧增,肝脏负担加重,机体免疫力下降,再加上孕期常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阻碍了膳食营养的正常摄入,易出现维生素及无机盐的缺乏。

以上情况不仅为肝炎病毒的侵入提供了有力条件,还对已是肝炎患者的康复颇为不利,特别是在妊娠后期,易发展成急慢性肝坏死,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安全。据临床观察,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时,死亡率高达10%。

国内有资料报道,乙型肝炎抗原阳性的急性期肝炎病人,将其周围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作培养,发现染色体畸变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出7倍,提示妊娠早期罹患病毒性肝炎,还可能会引起胎儿畸形。

另有不少专家认为,肝炎暴发大流行之后,与染色体畸变有关的新生儿疾病,特别是先天性愚型的发生率有所增加。现已有研究证实在脐血里找到了乙型肝炎的抗原,充分说明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

如此严重威胁母子健康的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使不少孕妈乱了阵脚,常常容易把妊娠期一些特殊表现误认为是肝炎症状。

比如说,孕期转氨酶增高。人体有许多种转氨酶,在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上,常采用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的测定作为重要标准。

妊娠期由于内分泌的变化、血流量的增加,肝脏负担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在妊娠中期,胎儿发育迅速,肝脏功能下降就更为显著,加上肝脏受增大的妊娠子宫挤压,其血液供应也受到一些影响。

如果这期间有关肝脏功能的检验数值的改变较大,其实一般多属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并不能仅仅根据这一点就确诊为肝炎。

再比如,孕期皮肤黄染,有时也被误认为是肝炎。其实这个特殊时期的皮肤黄染原因比较复杂,像妊娠期特发性黄疸、妊娠呕吐、妊娠中毒症,大量注射其他药物都有可能使皮肤造成黄染。

但有些原因导致的黄染是无需治疗的,分娩后即可恢复正常,所以也不能单一作为确诊为肝炎的标准。

不过,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孕期如果出现转氨酶增高或皮肤黄染,虽然不能就此单一诊断为肝炎,但可能是更加恐怖、更加致命疾病的征兆,比如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肝功能衰竭等。

所以一旦发生症状,首先需要排除的是有无和肝炎患者的接触史,并同时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面抗体、核心抗体及e抗原等项目,根据临床情况,再进行综合评估,以便耽误病情的诊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妊娠期   病毒性肝炎   转氨酶   畸变   乙型肝炎   抗原   孕期   肝炎   肝脏   胎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