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曾有机会获得一颗能够毁灭地球的行星,但是它消失了

如果有它,地球上的生命将没有立足之地。

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存在着所谓的小行星带。近日天文学家发现,假如小行星带所在之处有一颗行星,那么地球将被甩出太阳系,或进入不再适宜生命繁衍的轨道。幸运的是这颗行星今天并不存在。

自从大量的系外行星被发现以来,天文学家一直都感到太阳系里似乎缺少了什么。

首先,地球是太阳系最大的类地行星,海王星是太阳系最小的气体巨行星——这两者的体积差得太大了——在这里似乎存在着某种缺失。而当数以千计的系外行星被发现后,人们发现宇宙间确实有许多行星的体积介于这二者之间。那么为何我们的太阳系存在这种缺失?

另外一个让人迷惑的现象是,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质量加起来不过冥王星的一半。在这样一个空旷的地方,只分布有如此之少的质量,天文学家从中嗅出了某种“浪费”的味道。

为了破解迷思,天文学家在计算机中,将不同质量的行星安置在今天小行星带所在的位置,试图通过模拟来看看最终会得到怎样的结果。

结果令人吃惊,因为无论怎样安排,太阳系都将不再是今天的太阳系,地球上的生命也将没有立足之地。

研究人员解释说,木星的质量巨大,其质量是太阳系所有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两倍以上。这导致木星的引力场也十分强。而假如在小行星带的位置上有一颗类地行星,它会干扰木星的轨道,并进一步打乱太阳系所有其他行星的运行。

在很多情况下,这颗行星的存在都会把水星、金星和地球甩出太阳系。不仅如此,它还会导致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失去稳定。这两颗气体巨行星最终也将飞向茫茫的太空。

即便在极其苛刻的条件下,地球没有被甩出,其轨道也会发生巨大变化,要么离太阳很近,要么离太阳很远,失去可供生命繁衍的基本条件。

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太阳系的布局比我们之前认为的要精巧得多。以人类的立场来看,它就像一块被精心设计的手表,无论多一个还是少一个部件,都无法正常运行。而科学家要做的,或许就是发现它的设计原理。

参考
The planet that could end life on Earth
https://news.ucr.edu/articles/2023/03/07/planet-could-end-life-earth
The Dynamical Consequences of a Super-Earth in the Solar System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PSJ/acbb6b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太阳系   行星   地球   火星   天文学家   木星   轨道   生命   发现   质量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